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2929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化石燃料 C直接燃烧煤比将煤进行处理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再燃烧效果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答案: B 将 4 mol A和 2 mol B在 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 g) + B( g) 2C( g),经 2秒后测得 C的浓度为 0.6 mol L-1,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用物质 A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 L-1 s -

2、1 用物质 B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6 mol L-1 s -1 2s时物质 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0.7 mol L-1 2s时物质 A的转化率为 70% 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答案: C 已知 C( s) + CO2( g) 2CO( 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增加少量 C( s) 升高温度 容器不变,再通入 CO2

3、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A B C D 答案: D 可逆反应 2NO2 2NO + 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用 NO2、 NO、 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 2:2: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其中表示达到平衡状态的表述是( ) A B C D 答案: B 某同学对 “CO2是共价化合物和 NH4Cl是离子化合物 ”, 有下列四点感悟,其 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

4、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答案: D 下图是质量相等且形状相同的 CaCO3固体与不同浓度盐酸反应放出 CO2的图像, (纵坐标表示 CO2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 ),其中对盐酸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的浓度大 B b的浓度大 C a与 b浓度相同 D无法比较大小 答案: A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 H2S水溶液)酸性强 HCl的稳定性比 H2S强 相同条件下, Cl2与铁反应生成 FeCl3 ,而 S与铁反应生成 FeS Cl2能与 H2S

5、反应生成 S 酸性强弱:硫酸 碳酸)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 E中足量酸性 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依据试管 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_(填 “能 ”或 “否 ”),试管 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 ( 1) A:分液漏斗 B:圆底烧瓶(每空 1分) ( 2)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2分) ( 3) Cu+2H2SO4(浓 ) CuSO4+ SO2+2H2O ( 2分) 除去 SO2气体( 2分) 盛有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分) 否( 1分) S

6、O2+2HCO3-=SO32-+ H2O+CO2或 SO2+HCO3-=HSO3-+CO2( 2分) ( 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判断, A是分液漏斗, B是圆底烧瓶。 ( 2)反应装置图连接后之后,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 SO2和水,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 CuSO4+ SO2+2H2O。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要验证碳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利用较强的酸来制取较弱的酸来实现。所以首先利用SO2来制取碳酸,碳酸不稳定,放出 CO2, 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生成白色沉淀。但为了防止 SO2对 CO2的干扰,

7、必须对生成的 CO2进行除杂。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用来除去 CO2中的 SO2的。 填空题 ( 8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2NaOH+H2SO4 = Na2SO4+2H2O B.CH4+2O2 = CO2+2H2O ( 1)根据反应的本质,两个反应都为 反应(放热或吸热),判断两个反应能否设计为原电池?(填 “能或不能 ”) A B (2)如果能,最好应选择 作电解质溶液( NaOH或 H2SO4)。则负极电极反应式: ,正极电极反应式: 。(若均不能则此问不填) 答案:( 1)放热, A不能 , B能 (2)NaOH CH4-8e- +10OH-=CO32-+7H2O 2O2+8e-+

8、4H2O=8OH- (9分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B、 C、 D、 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 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 B、 D属于同一主族, 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 2倍, 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 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 。 (2)D、 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写出其结构简 式 。 (3)自然界中 B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制取 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实验室制取 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a克 C单质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测

9、得生成气体 (标况,下同 )体积为 m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 HCl溶液,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 nL。则 m: n= 。 答案:( 1)( 2)中每空 1分,其它每空 2分 ( 1)氯 、硅 ( 2) CH2 CH2( 3) SiO2 2C Si 2CO ( 4) 4HCl(浓 ) MnO2 MnCl2 2H2O Cl2 ( 5) 3:2 (6分 )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 1 mol H2SO4与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 H2SO4与 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2)25 、 101 kPa

10、 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 Q kJ,经测定,将生成的 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 25 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H3COOH(l) 2O2(g)=2CO2(g) 2H2O(l) H1 -870.3 kJ/mol C(s) O2(g)=CO2(g) H2 -393.5 kJ/mol H2(g) O2(g)=H2O(l ) H3 -285.8 kJ/mol 写出由 C(s)、 H2(g)和 O2(g)化合生成 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H2SO4(aq) NaOH(aq)=Na2SO4(aq

11、) H2O(l) H -57.3 kJ/mol(化学计量数、 H可成比例变化 ) (2)C4H10(g) O2(g)=4CO2(g) 5H2O(l) H -16Q kJ/mol (3)2C(s) 2H2(g) O2(g)=CH3COOH(l) H -488.3 kJ/mol 计算题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装置如图: (1)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 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 (2)若 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 60g,工作一段时间后, 取出锌片和铜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 47g,试计算产生标准状况 氢气的体积为多少 L? 答案: (1)Zn-2e-=Zn2 2H+ 2e-=H2 (每空 2分) ( 2)反应后电极质量是 47g,所以溶解的锌的质量是 60g-47g 13g。因此失去的电子是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氢气是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0.2mol22.4L/mol 4.48L。 ( 1)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 ( 2)因为负极所失去的电子,一定等于正极所得到的电子,所以可以借助电子得失守恒来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