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297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在同一竖直线上的 A、 B、 C三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以 v、 2v和 3v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若从抛出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A、 B、 C三个小球依次落到地面。则 A、 B、 C三个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 A 1 4 9 B 1 3 5 C 1 2 3 D 1 1 1 答案: A A、 D两点各放有电量为十 Q 和十 3Q 的点电荷, A、 B、 C、 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AB BC CD。现将一正电荷从 B点沿直线移到 C

2、点,则( ) A电势能一直减小 B电势能一直增加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D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答案: C 如图所示,两同心圆环 A、 B置于同一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中 A为均匀带电绝缘环, B 为导体环,若 A 环以图示的顺时针方向,绕圆心由静止转动起来,则( ) A B环将顺时针转动起来 B B环对桌面的压力将增大 C B环将有沿半径方向扩张的趋势 D B环中将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答案: C 某种变速自行车有六个飞轮和三个链轮,链轮和飞轮的齿数如下表所示,前后轮直径为 660mm,人骑该车行进速度为 5m/s,脚踩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角速度约为( ) A 7.6 rad/s B 15.2r

3、ad/s C 24.2rad/s D 48.5rad/s 答案: B 关于能量耗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停地减少 B能量耗散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但可凭空消失 D能量耗散从能量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答案: BD 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的水银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如图所示。若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大气压强稍增大(气温不变),则( ) A试管将上浮一些 B试管将下沉一些 C试管内外的汞面高度差不变 D试管内外的汞面高度差变小 答案: BC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3V,内电阻 r=0.5,电阻 R1=2,闭合

4、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U1、 U2和 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 I、 U1、 U2和 U3表示,则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I变小, U1变小 B C D 答案: ACD 如图,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 4cm,波速为 2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 A、 B的平衡位置相距 0.8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谷位置时,质点 B在 x轴上方与 x轴相距 2cm的位置,则( ) A此波的波长可能为 0.6m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 1.2s C从此时刻起经过 0.7s, B点可能在波

5、峰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 0.7s, 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答案: BC 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并使玻璃片贴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然后用手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使玻 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关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玻璃片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支持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浮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分子力 答案: D 如图所示,两根重杆 OA和 OB,由铰链连接,并用铰链悬挂在天花板上,B位于 O 的正下方,若在 B端分别施加图示

6、方向的力 F1、 F2、 F3和 F4,则其中可能使两杆保持静止的是( )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 D 如图所示,手提一根质量不计的、下端挂有物体的弹簧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在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物体( ) A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向上做减速运动的状态 C处于向上做加速运动的状态 D处于向上做匀速运动的状态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B物体运动的越快,就越不易停下来,所以惯性就越大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D物体的质量对加速度的产生起反抗作用,所以质量是一种阻力 答案: A 一位男士由于驾车超速

7、而被警察拦阻,警察走过去对他说: “先生,您刚才的车速是 80公里每小时,已超速。 ” 这位男士反驳道: “这不可能!我才开了10 分钟左右,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 80 公里呢? ” 。根据上述对话,你认为这位男士没有明白的物理概念是( ) A瞬时速度 B平均速度 C路程 D时间 答案: A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的 at图像,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 S表示( ) A速度 B速度的变化量 C力 D质量 答案: B 我们知道,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每个分子运动的速率一般是不同的,但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却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如图所示描绘了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则二条曲线

8、分别对应的温度 T1和 T2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 C q1、 q2为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设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F,关于 F可以写出三个表达式,一个是 ,另一个是 ,再有一个是。关于这三个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两种表达的形式不同,但采用的物理观点相同 B前两种表达的形式不同,采用的物理观点也不同 C后两种表达采用的物理观点相同,表达的内容也完全相同 D后两种表达采用的物理观点不同,但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答案: B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形磁铁相当于一个电源 B穿过

9、线圈的磁通量一直增加 C线圈对条形磁铁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D条形磁铁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在减少 答案: D 如图所示,有一个人站在超市的自动电梯上,若电梯斜向下匀速运动,则此人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弹力 B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C重力、弹力和牵引力 D重力、弹力、摩擦力和牵引力 答案: B 如图所示,小球 P连接着轻质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O 点为它的平衡位置,把 P拉到 A点,使 OA=1cm,轻轻释放,经0.4s小球运动到 O 点。如果把 P拉到 A点,使 OA=2cm,则释放后小球这一次运动到 O 点所需的时间为( ) A 0.2s B 0.4s C 0.6

10、s D 0.8s 答案: B 首次用实验方法获得电磁波的德国物理学家是( ) A奥斯特 B麦克斯韦 C赫兹 D法拉第 答案: C 实验题 关于做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的实验 来源 :Z_xx_k.Com ( 1)有同学按图( a)电路进行连接,他用到的 6 根导线是 aa、 bb、 cc、 dd、de和 bf ,由于其中混进了一根内部断开的导线,所以当他按下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他用多用表的电压档测量 bc 间的电压,读数约为1.5V(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根据上述现象可推得,这 6根导线中可能哪几根内部是断开的?答: _(写导线编号)。为了确定哪一根导线的内部是

11、断开的,他至少还要用多用表的电压档再测量几次?答: _次 (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的电阻,测得了 6 组 U、 I 的数据,根据第 1、 2、 3、 4、 5和 6组的数据,他在 U-I图上标出了这些数据点,并且按照这些数据点的分布绘制了相应的 U-I图线 如图( b)所示 ,由这一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为 _V,内电阻 r为 _。如果他不利用这一图线,而是利用任意两组 U、 I数据,那么当他选择哪二组数据时求出的 E、r值误差最大?答: _(写数据组编号) 。答案:( 1) bb、 cc( 2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 2分) ( 2) 1.45(或 1.46、

12、 1.44)( 2分); 0.5(或 0.51、 0.49)( 2分); 2、 3( 2分)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继续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 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在两个对接的斜面上,让静止的小球沿左边的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右边的斜面。 ( 1)请将上述关于理想实验的描述按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 _(只要填写序号)。 ( 2)上述关于理想实验的描述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

13、是( ) A 是事实, 、 和 是推论 B 是事实, 、 和 是推论 C 是事实, 、 和 是推论 D 是事实, 、 和 是推论 答案:( 1) ( 3分) ( 2) D( 2分) 关于 “研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 ”的实验 ( 1)如图所示为本实验装置图,图中 所示的器材是 _,图中 所示的器材是 _。 ( 2)(单选题)实验时,针对同一个螺线管分别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靠近它,这是为了研究( )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 B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时间的关系 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的关系 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螺线管匝数的关系 (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

14、的结论是:若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_。 答案:( 1)光电门( 1分);螺线管(线圈)( 1分) ( 2) B( 2分) ( 3)感应电动势越大( 2分)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直木棒悬挂在 O 点,一只质量为 m的猴子抓住木棒。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开始沿木棒向上爬。设在猴子与木棒接触的时间内木棒沿竖直方向下落,并且猴子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从剪断细绳起计时,若猴子沿木棒向上爬了时间 t,则在这段时间内木棒的机械能的改变量为 _,在 t时刻猴子做功的功率为_。 答案: ;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 A、 B、 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

15、中, A=30, 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 A、 B、 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 V、( ) V和 3V,则 A、 B连线中点处的电势为_V,该三角形外接圆上的最高电势为 _ V。答案:; 5 已知 O、 A、 B、 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 A、 B间的距离为 1m, B、 C间的距离为 2m,一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物体通过 A点和 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 _, O、 A间的距离为 _m。 答案: 3; 1/8w 如图所示,是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风扇设计的一个控制电路,点火开

16、关闭合时,输入端 B为高电压;并且仅当温度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就较小,输入端 A也为高电压,那么继电器通电,磁性开关合上,冷却风扇工作。在图示虚线框内接入的门电路应是 _。若要使冷却风扇容易起动,则应_(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可变电阻 R1。 答案:与门;增大 A。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 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A、 B两球的动量均为 6kg 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 A球的动量增量为 -4kg m/s,则左方是 _球,碰撞后 A、 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_。 B。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

17、径为 r,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面处重力加速度为 g,则这颗人造卫星所需的向心力是由 _提供的,人造卫星的运行周期为 _。 答案: A A; 2 5 B地球; 计算题 “神舟五号 ”返回地球,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 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返回舱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运动的 vt图像如图中的 AD曲线所示,图中 AB是曲线在 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上一点 B,其坐标为( 6, 0), CD是曲线 AD的渐近线,假如返回舱的总质量 M=400kg, g取 10m/s2,试问:

18、 ( 1)开始 计时时返回舱的加速度多大? ( 2)在这一阶段返回舱所受的浮力多大?(保留到整数)答案:( 1) 30.1( 2分) 30.2( 1分) ( 2) 30.3( 3分) 30.4( 3分) 由 式和 式得 30.5( 1分) 30.6( 1分) 30.7( 1分 如图所示,某水银气压计的玻璃管顶端高出水银槽液面 1m,因上部混有少量的空气使读数不准,当气温为 27 时标准气压计读数为 76cmHg,该气压计读数为 70cmHg,求: ( 1)若在气温为 27 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气压读数为 64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 cmHg? ( 2)若在气温为 7 时,用该气压计测得的

19、气压读数为 68cmHg,则实际气压应为多少 cmHg? 答案:( 1) , , 31.1( 2分) 31.2( 2分) 31.3( 1分) 31.4( 1分) ( 2) , , 31.5( 2分) 31.6( 2分) 31.7( 1分) 31.8( 1分) 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图,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水平直轨 AB与倾斜直轨 CD两者的长 L均为 6m,圆弧形轨道 AQC 和 BPD均光滑, AQC的半径 r=1m, AB、 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 O2D、 O1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均为 37。现有一质量 m=1kg的小球穿在滑轨上,以 30J的初

20、动能 Ek0从 B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小球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 均为 1/6,设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无能量损失。( g=10m/s2,sin37=0.6, cos37=0.8)求: ( 1)小球第二次到达 A点时的动能。 ( 2)小球在 CD段上运动的总路程。 答案:( 1) 32.1( 2分) 32.2( 2分) 32.3( 1分) ( 2) 32.4( 3分) 32.5( 2分) 32.6( 1分) 32.7( 1分) 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 ABCD之边长 l=10cm,质量 m=50g,电阻R=0.1。让线框立在地面上,钩码质量 m=70g,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两个定滑轮,连接线框

21、 AB边的中点和钩码,线框上方某一高度以上有匀强磁场B=1.0T。当钩码由图示位置被静止释放后,线框即被拉起,上升到 AB边进入磁场时就作匀速运动。细绳质量、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均不计, g取10m/s2,求: ( 1)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时其中的电流。 ( 2)线 框全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 ( 3)在线框匀速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电能占钩码损失的机械能的百分比。 ( 4)线框从图示位置到 AB边恰好进入磁场时上升的高度。 答案:( 1) , 33.1( 1分) 33.2( 1分) 33.3( 1分) , , 33.4( 1分) ( 2) 33.5( 1分) , , 33.6( 1分) 33.7( 1分) ( 3) 33.8( 1分) (或 ) 33.9( 1分) 33.10( 1分) ( 4) 33.11( 2分) 33.12( 1分) 33.13(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