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3054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 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 89个中子 答案: D . 上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XY C 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

2、能为强碱 答案: C W、 X、 Y、 Z均为短周期元素, 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 17; X与 W同主族; Y的原子序数是 W和 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 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性: YZ B氢化物的沸点: XW C离子的还原性: 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 ZYX 答案: B X、 Y、 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 20号元素,且可形成化合物 XYZ4;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 44,且均不在同一周期,但 Y和 Z同主族,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 XYZ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盐,且 X与 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XY B XYZ4是一种微溶

3、于水的盐,且 X与 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XY C XYZ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 Y与 Z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YZ D XYZ4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 Y与 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YZ2 答案: B 已知 1 18号元素的离子 aW3 、 bX 、 cY2-、 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 cd 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原子半径: XZW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 W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D 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 8电子结构 答案: CD 元素周期表中前 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周期 1 2

4、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请分析周期表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 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是 ( ) A 18 B 32 C 50 D 64 答案: C 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为 PH3和 HI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 D该化合物可以由 PH3和 HI化合而成 答案: D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 A NaCl和 HNO3 B H2O 和 NH3 C CaF2和 CsCl D CCl

5、4和 Na2O 答案: AD 在一定条件下, RO3 与 R-可发生反应: RO3 5R- 6H =3R2 3H2O,下列关于 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 R位于周期表中第 A族 B RO3 中的 R只能被还原 C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 1 mol RO3 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 3(小于 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

6、于第三周期 答案: C 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 Li、 Be、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 O、 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答案: C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B 已知 R2 有 b个中子,核外有 a个电子,

7、表示 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答案: C 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 A I2升华 B NaCl颗粒被粉碎 C 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 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答案: C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_ 答案: D 实验题 (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 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 N、 C、 Si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 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 B、 C三处分别是沾有 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 KI试纸、湿

8、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 A_, B_, C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 _; 写出 B处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1)强酸制弱酸 稀硝酸 碳酸钙 硅酸钠溶液 CaCO3 2H=Ca2 2CO2 H2O, SiO32 2CO2 2H2O=H2SiO3 2HCO3 (2)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I- Cl2=2Cl- I2 填空题 (10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G H

9、 (1)上述元素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可能是 _(填名称 )。 (2)D的氢化物比 G的氢化物稳定,其原因是_的缘故。 (3)在一定条件下, A与 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 _性 (填 “酸 ”、 “碱 ”或 “中 ”)。 (4)现有另一种元素 X,其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所释放出的能量是上表中所列元素中最大的,则 X是周期表中第 _族元素。 (5)“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 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 _(填字母序号 )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 _。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

10、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 _。 答案: (1)碳 (2)D的非金属性比 G强 (3) 碱 (4) A (5)C、 F 2Na2O2 2CO2=2Na2CO3 O2 N2 (12分 )A、 B、 C、 D、 E、 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 (1)若 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 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 A是 D的 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D是 A的 2倍, F的浓溶液与 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若 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 D、 F是气态单质,且反

11、应 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_, 已知光照条件下 D与 F反应生成 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若 A、 D、 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 A、 D所含元素同主族, A、 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 C 4HNO3(浓 ) CO2 4NO2 2H2O (2)2Fe2 Cl2=2Fe3 2Cl- H2 Cl2 2HCl (3)2C SiO2 Si 2CO (12分 )化合物 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 X、 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 NaOH溶液反应, 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2、_。 (2)X的硫酸盐溶液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一定条件下, A和水缓慢作用生成含 Y的化合物 Z, Z分子含有 10个电子。 Z与 H2O2反应,其产物之一是 Y的单质, Y的单质的电子式为 _; Z分子的结构呈 _。 A的化学式是 _。 (4)X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 (TiO2)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 (在火箭和导弹上有重要应用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1) (2)Al3 4OH-=AlO2 2H2O (3) 三角锥形 AlN (4)4Al 3TiO2 3C高温 ,2Al2O3 3TiC 计算题 (6分 )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 10的 A、 B两种元素可化合成 X、 Y两种 气体化合物, 1分子 X中含 A、 B原子各 1个, 1分子 Y中含 1个 A原子和 m个 B原子。已知 7.0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5.6 L,同温同压下 1.0 L Y(g)的质量与 22 L氢气的质量相等。通过计算分析 A、 B各是何种元素? X、 Y各是何种化合物? 答案: A为碳元素, B为氧元素; X为 CO, Y为 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