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当 H 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错误。 B选项,错误,很多反应都需要加热条件才能进行。如木炭的燃烧。 C选项,正确。 D选项,当 H 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考点:物质的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反应。 关于下列
2、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 中,盐桥中的 K 移向 ZnSO4溶液 B装置 工作一段时间后, a极附近溶液的 pH增大 C用装置 精炼铜时, c极为粗铜 D装置 中电子由 Zn流向 Fe,装置中有 Fe2 生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装置 原电池中, Zn是负极, Cu是正极,电解质里的阳离子K+移向正极,即移向硫酸铜溶液,故 A错误; B、在装置 电解池中,阴极 a极是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生成氢气的还原反应,该极附近碱性增强,所以 a极附近溶液的 pH增大,故 B正确; C、装置 精炼铜时,阳极 d极应该是粗铜,阴极 c极是纯铜,故 C错误; D、在该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 Zn即流向正极 F
3、e极,在铁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反应实质是金属锌和氢离子之间的反应,不会产生亚铁离子,故 D错误。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将纯水加热到较高温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 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 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 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 子积变大、 pH变小、呈中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pH减小,水的离子积增大,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所以水仍是中性综上所述,给纯水加热时水的离子积增大、 pH减
4、小、呈中性。 考点:水的电离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C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D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熔化时不导电,说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弱电解质的特征,如蔗糖是非电解质, HCl为强电解质,熔化时不导电,故 A错误。 B、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划分的,与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无关,故 B错误; C、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既有电解质的分子又有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如水就是,水是弱电解质,既有水分子,又有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稀溶液中已
5、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是弱电解质,故 C正确; D、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如硫 酸钡是强电解质,在水中难溶,水中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所以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故 D 错误。 考点:电解质的强弱 草酸( H2C2O4)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 0.1mol 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K+)+c(H+) = c(HC2O4-)+c(OH-)+c(C2O42-) B c(HC2O4-)+c(C2O42-) = 0.1 mol L-1 C c(C2O42-) c(H2C2O4) D c(K+) =
6、c(H2C2O4)+c(HC2O4-)+c(C2O4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 K+) +c( H+) =c( HC2O4-) +c( OH-) +2c( C2O42-),故 A错误; B、溶液中总存在物料守恒: c( H2C2O4)+c( HC2O4-) +c( C2O42-) =0.1mol/L,故 B错误; C、 KHC2O4溶液呈酸性,说明 HC2O4-的电离程度大与水解程度,即 c( C2O42-) c( H2C2O4),故 C 错误。D、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可得到:( K+) =c( H2C2O4) +c( HC2O4-) +c( C2O
7、42-),故 D正确。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 盐酸过量 氨水过量 恰好完全反应 c (NH4+) = c(Cl-) c (NH4+) c(Cl-) 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氨水为弱碱,如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 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若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则加入的氨水应过量,否则溶液呈酸性,故 正确;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可知,溶液中存在 c( NH4+) +c( H+) =c( OH-) +c( Cl-),此时 c( H+) =c( OH-),则 c ( N
8、H4+) =c( Cl-),故 正确。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的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 g) +Q( g) R( g) +S( 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 P、 Q、 R、 S四者浓度之比为 1:1:1:1 C P的生成速率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故 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 P、 Q、 R、 S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可能为 1111,也可能不是 1111,这与该反应的初始分子
9、数及转化率有关,故 B 错误 ;C、当反应到达平衡, P 的生成速率和 P 的消耗速率相等,而 P 的消耗速率和 S 的生成速率相等,所以 P 的生成速率和 S 的生成速率相等,故 C正确; D、由于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与生成物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故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在任何时候均不随时间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 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已达平衡的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已达平衡的反应 N2( g) +3H2( g) 2NH3( g),当增大 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0、移动, 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反应中 C为纯固体,增加 C的量 ,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增大N2的浓度,促进氢气的转化,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氮气的转化率减小,故错误; 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气体体积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平衡不移动,对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等的反应,平衡发生移动,故错
11、误。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气 )+O2(气 ) 2SO3(气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 O2、 SO3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 0.1mol/L、 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 0.4mol/L、 O2为 0.2mol/L B SO2为 0.25mol/L C SO2、 SO3均为 0.15mol/L D SO3为 0.4mol/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SO2和 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 SO3完全反应,则 SO2和 O2的浓度浓度变化分别为 0.2mol
12、/L、 0.1mol/L,因可逆反应,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所以 SO2小于 0.4mol/L, O2小于 0.2mol/L,故 A错误; B、 S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 SO3完全反应,则 SO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 0.2mol/L,该题中实际变化为 0.05mol/L,小于 0.2mol/L,故 B正确; C、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一定增大,故 C错误; D、 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 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实际变化小于该值,故 D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
13、性 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 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电子垃圾含有重金属,污染土地,故不能掩埋地下。错误。 正确。 正确。 电子垃圾焚烧处理后铅汞等有害物质仍然存在,污染空气土地等。 考点:化学基本常识。 在 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 Ba2+、 NO3 、 CO32 B K+、 Mg2+、 NO3-、 SO42 C Fe2+、 OH 、 SO42 、 MnO4 D Na+
14、、 Fe3+、 Cl 、 Al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选项,碳酸根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且碳酸根与铵离子双水解。B选项,正确。 C选项,亚铁离子浅绿色,猛酸根紫黑色,且亚铁离子不能与氢氧根共存。 D选项,铁离子黄色,偏铝酸根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 考点:离子共存 在密闭容器里, A与 B反应生成 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 、 表示,已知 2 =3 、 3 =2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 2vB=3vA、 3vC=2vB,所以 vA: vB: vC=2: 3: 2,即 A、 B、C对应的
15、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 3、 2,故反应方程式为 2A+3B=2C。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NH3 H2O B NaCl溶液 C CH3COOH D BaSO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H3 H2O 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NH3 H2O NH4+OH-, NH3 H2O 是弱碱,是弱电解质; B、 NaCl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它不是电解质; C、 CH3COOH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乙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CH3COOH CH3COO-+H+,能导电,是化合物,是弱电解质;D、 BaSO4属于盐,在水溶液中或熔
16、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pH值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NH4Cl和 (NH4)2SO4对比,水解都呈酸性, (NH4)2SO4pH较小;NH4HCO3水解呈碱性, pH最大; NH4HSO4为酸式盐, HSO4-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 pH最小。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在 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0.5mol/(L s) B、 v( B) =0.3mol/(L s) C、 v( C) =0.8mol/(L s) D、 v(
17、D) =1mol/(L s) 答案: B 试题分析:给出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化学计量数,数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 0.5/2=0.25; B、 0.3/1=0.3;C、 2/60/3=0.01;D、 10/60/4=0.04;然 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 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A NH4+ B CO32- C S2- D Na+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水的电离可知, H2O H+OH-, A选项,铵离子与 OH-形成氨水若电解质,水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H+数目增加。 B选项,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根
18、弱电解质,消耗 H+,故数目减少。 C选项, S2-+H+ H2S,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数目减少。 D选项,对氢离子数目无影响。 考点:盐类水解。 填空题 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 1)下图是 1 mol NO2和 1 mol CO 反应生成 CO2和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 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已知: N2(g)+ O2(g) 2 NO(g) H 180 kJ mol-1 2NO(g)+2 CO(g) N2(g) + 2 CO2(g) H -746 kJ mol-1 则反应 CO(g) + O2(g) C
19、O2(g)的 H kJ mol-1。 ( 3)在一固定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2 mol的 N2和 0.6 mol的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 3H2(g) 2NH3(g) H 0, 若第 5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 NH3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 。 ( 4)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1.0103 kPa时,发生反应 N2(g)+3H2(g)2NH3(g) H 0,其平衡常数 K 与温度 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 K 51 K1 K2 K1 K2(填写 “ ”、 “ ”或 “ ”) 下列各项能说明上述
20、合成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 N2、 H2、 NH3的浓度之比为 1:3:2 b、 NH3的浓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 1) NO2 (g)+CO(g)= CO2(g)+NO(g) H -234kJ/mol ( 2) 283 ( 3) 50% ( 4) b c 试题分析:( 1) 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2( g) +CO( g) =CO2( g) +NO( g) H=( 134kJ/mol) -( 368kJ/mol) =-234 kJ mol-1;故( 2)已知: N2( g) +O2( g) =2
21、NO( g) H=+180kJ mol-1, 2NO( g) +2CO( g)=N2( g) +2CO2( g) H=-746kJ 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 1/2+ 1/2可得CO( g) +1/2O2( g) =CO2( g) H=1/2( +180kJ mol-1+( -746kJ mol-1) =-283J mol-1; ( 3) N2( g) +3H2( g) 2NH3( g) 起始( moL/L) 0.1 0.3 0 转化( moL/L) 0.05 0.15 0.1 平 衡( moL/L) 0.05 0.15 0.1 前 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 v( N2) =0.05mol/L/
22、5min=0.01 mol L-1 min-1,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 0.15/0.3100%=50%;( 4)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 K1 K2;( 5) a、容器内 N2、 H2、 NH3的浓度之比为 1: 3: 2,不能说明达到判断状态,取决于起始配料比和转化程度,故 a 错误; b、 NH3 的浓度保持不变,可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b 正确;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c正确 ; d、因体积不变,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达到平衡状态,故 d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
23、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 ( 1) 25 时, pH=12.0的 K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OH-)=_mol/L; pH=12.0的 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 OH-)=_mol/L。 ( 2)常温下 0.1mol L-1 CH3COONa溶液 PH=8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H3COONa溶液 PH=8的原因 : 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该溶液中各种微粒(水分子除外) ( 3) FeCl3的水溶液呈 (填 “酸 ”、 “中 ”、 “碱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实验室在配制 FeCl3的溶液时,常将 FeCl 3固体先溶于 中,然后再用蒸馏水
24、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 “促进 ”、 “抑制 ”)其水解,否则得到的是浑浊的溶液。 答案:( 1) 110-12 110-2 ( 2) CH3COO-+H2O CH3COOH+OH- c(Na+) c(CH3COO-) c(H+) c(OH-) ( 3)酸性 Fe3+3H2O Fe(OH)3+3H+ HCl 抑制 试题分析:( 1)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碱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OH-) =c( H+) =10-12 mol/L, K2CO3是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电离,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OH-)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与 c( H+)的比,所以水电离出来的c( OH-) =
25、10 14/10 12mol/L=10-2 mol/L。( 2) 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能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即 CH3COO-+H2O CH3COOH+OH- , 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该溶液中各种微粒为: c(Na+) c(CH3COO-) c(H+) c(OH-);( 3) FeCl3的水溶液中,由于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 Fe3+3H2O Fe(OH)3+3H+ ,将 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这样盐酸可以抑制三价铁离子水解; 考点:离子积常数;溶液 pH的定义;铁的化学性质。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CO2 (
26、g)+H2 (g) CO (g)+H2O (g),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 ( 2)正反应为 _反应(填 “吸热 ”或 “放热 ”)。 (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 (CO)不变 C、 v正 (H2)=v逆 (H2O) D、 c (CO2)=c (CO) (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 (CO2) c (H2)=c (CO) c
27、(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 。 答案:( 1) ( 2)吸热 ( 3) B、 C ( 4) 830 w 试题分析:( 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 ;( 2)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 3) 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 A错误; 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 B 正确; 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v 正 =v逆,所以 v 正( H2) =v正( H2O)表明反应达到
28、平衡状态,故 D 正确; D、 c( CO2)=c( CO)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 D正确;( 4)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 CO2) c( CH2) =c( CO) c( H2O)时,浓度熵和平衡常数相等均等于 1,平衡常数只值受温度的影响,当 K=1时,根据表中数据,所以温度是 830 。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 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和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若两池中均为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有红色物质析 出的是甲池中的 _棒。 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 (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 NaCl溶液: 甲池
29、中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 _,乙池碳极上电极反应属于 _(填 “氧化反应 ”或 “还原反应 ”)。 将湿润的 KI淀粉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若乙池转移 0.02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 200 mL,则溶液混合匀后的 pH _。 答案:( 1) 碳 4OH-4e- 2H2O O2 ( 2) 2H2O O2 4e- 4OH- 氧化反应 Cl2 2KI I2 2KCl 13 试题分析:( 1) 甲池为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棒做正极,有 Cu析出; 乙池中,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
30、应为 4OH-4e-=2H2O+O2;( 2) 若电解质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则乙池就是用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方程式为: 甲池中碳棒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与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相同, 2H2O O2 4e- 4OH-,乙装置中,碳棒是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将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2KI I2 2KCl; 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2H2O Cl2+H2+2NaOH,乙池转移 0.02mole-后,会生成 0.02mol的氢氧化钠,所以所得 NaOH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 c=n/V=0
31、.02mol/0.2L=0.1mol/L,故PH等于 13。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1)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 1 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 kJ热量。则 H2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方程式如下: N2(g) 3H2(g)2NH3(g); H -92.4 kJ/mol 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 (不改变 N2、 H2和 NH3的量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 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
32、 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温度为 T 时,将 2 a mol H2和 a mol N2放入 0.5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 N2的转化率为 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答案:( 1) H2(g) 1/2O2(g) H2O(l); H -285.8 kJ/mol ( 2) 增大压强 t2-t3 试题分析:( 1) 1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0.5mol,燃烧 0.5mol氢气放出 142.9kJ热量,所以燃烧 1mol氢气放 出 285.8kJ热量,所以氢气的燃烧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 g) +1/2O2( g) =H2O( 1) H=-285.8kJ/mol; ( 2) N2(
33、g) +3H2( g) 2NH3( g); H=-92.4kJ/mol;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 依据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析, t1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表示平衡混合物中 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2-t3; N2( g) +3H2( g) 2NH2( g) 开始 2amol/L 4amol/L 0 反应 amol/L 3amol/L 2amol/L 平衡 amol/L amol/L 2amol/L 所以化学平衡常数 K=(2amol/L)2/(amol/L) (amol/L)3=4/a2( L/mol) 2,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