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湖南省益阳市六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了除去粗盐中 Ca2+、 Mg2+、 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过滤 ; 加过量 NaOH溶液 ; 加过量盐酸 ; 加过量 Na2CO3溶液 ; 加过量 BaCl2溶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药品逆向思考, 加过量盐酸,除去多余 Na2CO3或 NaOH,生成了 CaCO3或 Mg(OH)2需 过滤,只能选择 加过量 NaCO3溶液,故再是 加过量 NaOH溶液除去 Mg2+或 加过量 BaCl2溶液除去 SO42-。故 D正确。 考
2、点:除去粗盐中 Ca2+、 Mg2+、 SO42-及泥沙试剂的选择顺序。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和水 B液溴和苯 C苯和水 D乙醇和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分液漏斗是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该题中只有苯和水互不相溶。 考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 Na2CO3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Cu(OH)2悬浊液在乙酸溶液中溶解为蓝色溶液、在葡萄糖溶液生成绛蓝色沉淀、在蔗糖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卫生部发出公告,提醒人们慎食薯条
3、,因为其中含有剧毒物质丙烯酰胺。已知乙酰胺的结构简式为 CH3CONH2,苯甲酰胺的结构简式为 C6H5CONH2,则丙烯酰胺的结构简式为 A CH3CH2CONH2 B CH3CH2COONH4 C CH2CHCONH2 D CH2CHCONH4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丙烯酰胺是由碳碳双键 CH2 CH 和酰胺基 CONH 2组成,故 C正确。 考点:根据命名特征写出结构简式。 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 CH3CH3 B CH3CHCl2 C CH3CH2OH D CH3CH2Br 答案: B 试题分析: CH3CHCl2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消去两个 Cl原子,只能得到 C
4、HCH。故 B不是乙烯加成产物。 考点:乙烯加成产物的判断。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2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 NaOH,则丁可能是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2,乙是 CO,丙是 CO2,关系成立;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乙是 NH4HSO3,丙是 (NH4)2SO3,关系成立;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盐酸,乙是 FeCl2,它不与 Fe反应,关系不成立; D.若
5、甲为 NaOH,则丁可能是 CO2,乙是 Na2CO3,丙是 NaHCO3,关系成立。 考点:对化学反应的关系成立的判断。 已知 2SO2(g) O2(g) 2SO3(g),起始时 SO2和 O2分别为 20mol和 10mol,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 80%。若从 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 SO3的物质的量及 SO3的转化率分别为 A 10mol 10% B 20mol 20% C 20mol 40% D 30mol 80%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两个平衡相同,故将 SO2和
6、 O2分别为 20mol和 10mol全部转化成 SO3为 20mol,这时的转化率是 100%,而达到平衡为 80%,故余下的部分是 20%。故 B正确。 考点:等效平衡的建立与转化率的计算。 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作用。下面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 Fe NiO2 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爱迪生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 Fe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NiO2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蓄电池的电极可以浸入某种酸性电解质溶液中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D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Fe(OH)2 2
7、e- Fe 2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放电时, Fe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NiO2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原说法错误; B.因为是碱性电池,蓄电池的电极不可以浸入某种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原说法错误;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 (负极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方向移动,原说法不正确; D.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2e- Fe 2OH-,正确。 考点:可充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元素 X的原子核外 M电子层上有 3个电子,元素 Y的简单阴离子为 Y2-,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 XY2 B X3Y2 C X2Y3 D X2Y 答案: C 试题分析:
8、元素 X的原子核外 M电子层上有 3个电子, X是 Al,元素 Y的简单阴离子为 Y2-,产物是 Al2Y3。选择 C。 考点:原子的结构特征推断化学式。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 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 11.2LNH3中所含的质子数为 5NA C常温常压下, 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 D 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 22.4L 水中含有的分子数远远超过 NA;B没有说明标准状况, 11.2LNH3中所含的质子数不一定为 5NA; C常温常压
9、下, 48gO3含有的氧原子是 3mol,故氧原子数为 3NA,正确; D 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A。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计算及表示法。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 NaClO能发生如下反应: 3NaClO 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 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其最终产物是 A NaCl、 NaClO B NaCl、 NaClO3 C NaClO、 NaClO3 D NaClO2、NaCl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3NaClO 2NaCl NaClO3可知, Cl元素有 +1变为 -1和 +5价,故在 Cl元素在 -1和 +5价之间的均不
10、稳定,都生成 NaCl、 NaClO3。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特征。 向 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 mol/L KOH溶液 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 p g。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相对质量: Mg:24 Al:27 O:16 H:1) A c 1000b/11.2V B p m Vc/125 C n m 17Vc D 5m/3 p17m/9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2A
11、l+3H2SO4=Al2( SO4)3+3H2; MgSO4+2KOH=Mg(OH)2+K2SO4; Al2( SO4) 3+6KOH=2Al( OH)3+3K2SO4; Mg( OH) 2 MgO+H2O; 2Al( OH) 3 Al2O3+3H2O;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 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定量关系,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碱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即b=22.4L/molcv/1000/2,整理得 c=1000b/11.2v,所以 A项正确; B.选项中 p为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 1molMg可结合 1molO, 2molAl结合 3molO,因此生成沉淀的物质的质量等于镁和铝的质量之
12、和加氧元素的质量,而结合氧元素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也等于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即 p=cv/1000/216+m=m+ vc/125,所以 B项正确; C.得到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质量等于镁铝的质量和与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之和,即n=m+cv/100017=m+ cv/100017,选项中忽略了体积的单位,故 C错误; D.氧化镁和氧化铝的质量可以按照极值方法计算,若 mg全是镁,得到的氧化物为氧化镁,根据元素守恒,则质量为 P= m/2440=5/3m;若 mg全是铝,得到的氧化物为氧化铝,根据元素守恒,则质量为 p= m /271021/2=17/9m;质量介于二者之
13、间,故 D错误。 考点: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些地区水井中的水刚抽出时清澈透明,烧开后却产生了红褐色的不溶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向刚抽出的井水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向产生不溶物的水中加入盐酸,不溶物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井水中肯定有 Fe3 B该井水中肯定有 Fe2 C红褐色不溶物是 Fe(OH)3 D红褐色的不溶物受热可以分解 答案: A 试题分析:向刚抽出的井水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 Fe3+离子;向产生不溶物的水中加入盐酸,不溶物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生成
14、了 Fe3+,不溶水的物质是 Fe(OH)3,受热易分解。 考点:溶液中的离子判断及反应现象对产物性质的判断。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SO2使品红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漂白粉使某染料褪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性质。 考点:物质的褪色原理分析。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 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 3Fe2 4H NO3- 3Fe3 NO 2H2O B铜片加入浓硝酸中: 3Cu 4H NO3- 3Cu2 NO 2H2O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 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4 OH- NH
15、3 H2O D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 4NH3 H2O AlO2- 4NH4 2H2O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铜片加入浓硝酸中:产物是 NO2,即 Cu 4H 2NO3- Cu2 2NO2 2H2O;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 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OH-也与HCO3-反应;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 3NH3 H2O Al(OH)3 3NH4 。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实验题 答案:( 1)温度; ( 2)水浴,均匀受热、易于控制温度; ( 3)结论 1: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结论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试题分析:( 1
16、)实验目的:装置乙使用了温度计,故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2)装置乙中的加热方法称为水浴加热,该加热方法具有均匀受热、易于控制温度等优点。 ( 3)通过甲、乙装置,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并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甲是浓度问题,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乙是温度问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考点: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 填空题 )俗话说 “酒是陈的香 ”,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3分 )。 ( 2)浓硫酸的作用是 、 。 ( 3)饱和
17、 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某种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为了防止 。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 。 (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 单位时间里,生成 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1mol水 单位时间里,生成 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1mol乙酸 单位时间里,消耗 1mol乙醇,
18、同时消耗 1mol乙酸 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 1)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 2)催化剂、吸水剂; ( 3) 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或 CH3COOH+CO32-CH3COO-+HCO3-; ( 4)倒吸;( 5)分液;( 6) 。 试题分析:( 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 2)浓硫酸的作用
19、是催化剂、吸水剂。 ( 3)饱和 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能除去乙酸乙酯中挥发出来的乙酸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或CH3COOH+CO32-CH3COO-+HCO3-。 (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为了防止受热不均匀而产生倒吸。 ( 5)因为乙酸乙酯与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是分层的,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 6)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可以是v正 =v逆 ;也可以是各组分含量不变: 单位时间里,生成 1mo
20、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1mol水,都是正速率,不能判断; 单位时间里,生成 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 1mol乙酸,是 v正 =v逆 ,能判断; 单位时间里,消耗 1mol乙醇,同时消耗 1mol乙酸,都是正速率,不能判断; 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能判断; 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是各 组分含量不变,能判断。 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提纯实验评价。 答案:( 1) Na, Cl;( 2)强; ( 2) Al(OH)3, Al(OH)3+OH-=AlO2-+2H2O(3分 ) ( 3) CH4, CO2, CO(NH2)2, BF3。 试题分析:( 1)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
21、在左下角,是 Na, 是同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越来越小,故最小的是 Cl; ( 2)因 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故氢化物 HCl的热稳定性比 H2S强; ( 3) 号元素 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l(OH)3,它与 号元素 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 4)图中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小黑点数 +共价键数,由此可以提出: A是CH4, B是 CO2, C是 CO(NH2)2, D是 BF3。 考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物质推断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
22、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 kJ mol-1表示。 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 1)图中所示反应是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引发该反应时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加热,该反应的热效应的绝对值为 (用含 E1、 E2的代数式表示 )。 ( 2)已知反应: H2(g) 1/2 O2(g) H2O(g)的热效应为为 241.8 kJ 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_kJ mol-1。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 )与实线 ( )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
23、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放热;需要, |E1-E2|;( 2) 409;( 3)使用催化剂。 试题分析:( 1)图中所示反应物能量关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因为活化分子能量高于反应物,故引发该反应时需要加热,该反应的热效应的绝对值为 |E1-E2|或 |E2-E1|; ( 2)已知反应: H2(g) 1/2 O2(g) H2O(g)的热效应为为 241.8 kJ mol-1,则其逆反应 H2O(g) H2(g) 1/2 O2(g)的活化能为反应热的绝对值 +正反应的活化能kJ mol-1。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 )与实线 ( )相比,加入了催化剂,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考点:活化分子理论图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