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 “加碘食盐 ”、 “增铁酱油 ”、 “高钙牛奶 ”、 “富硒茶叶 ”和 “含氟牙膏 ”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这些物质中碘、铁、钙、硒、氟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也不是以氧化物和分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元素的形态存在。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元素的存在形态。 点评:本题很简单基础。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A 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L降到 0.06 o /L需要 20,那么由 0.06 o
2、/L降到 0.036 o /L所需反应时间应( ) A等于 10 B等于 12 C大于 12 D小于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物的浓度由 0.1 mol L-1降到 0.06 mol L-1需 20 s,则其反应速率为 0.002 mol L-1 s-1。若由 0.06 mol L-1降到 0.036 mol L-1,所需反应时间为 x,则其反应速率为 mol L-1 s-1。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 应速率逐渐减小,即 0.002,解得 x 12,答案:选 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化学反应速率会随着浓度变小而降低的,所以我们求得的速率都是平均速率而不是即时速
3、率。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 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1)+2e =Mn2O3(s)+2OH (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总反应可知: Zn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MnO2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 A、 B正确;原电池
4、中负极失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 C 错误;每通过 0.2mol 电子, Zn 反应掉 1mol,质量减少 6.5g, D 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原电池 点评: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 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CO(g) + O2(g) = 2CO2(g) H - 586.7 kJ/mol 2H2(g) + O2(g) = 2H2O(l) H -571.6 kJ/mol,实验测得: CO与 H2的混合气体5.8g,完全燃烧时,放出
5、的热量为 87.25KJ,则混合气体中 CO和 H2的体积比为 ( ) A 1 : 1 B 2 : 1 C 2 : 3 D 1 : 3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 CO xmol, H2 ymol,则 28x+2y=5.8 解得 x=0.2 y=0.1,所以体积比为 2:1。 答案:选 B。 考点:化学反应热 点评:本题用十字交叉法更简单。 下列曲线图 (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 )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 ) A向 1 L浓度均为 0.1 mol L-1的 Ba(OH)2、 NaAlO2混合液中加入 0.1 mol L-1的稀 H2SO4 B向 1 L浓度分别为 0.1 m
6、ol L-1和 0.3 mol L-1的 AlCl3、 NH4Cl的混合液中加入 0.1 mol L-1的 NaOH溶液 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 D向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Ba(OH)2和 NaAlO2中加入 H2SO4,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Ba2 2OH- 2H SO42-=BaSO4 2H2O; AlO2- H +H2O=Al(OH)3, Al(OH)3 3H=Al3 3H2O,所以加入 1L H2SO4时 Ba(OH)2反应完,再加 0.5L H2SO4时 AlO2-反应,再加 1.5L H2SO4时 Al(OH)3全部溶解,所以 A正确;向
7、1 L浓度分别为0.1 mol L-1和 0.3 mol L-1的 AlCl3、 NH4Cl的混合液中加入 0.1 mol L-1的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Al3+3OH-=Al(OH)3,NH4+OH-=NH3 H2O,Al(OH)3+OH-=AlO2-+H2O,所以沉淀 Al3+和溶解 Al(OH)3用 NaOH 的量之比为 3:1,而图像上看到的是 1: 1所以 B错误;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4Al(OH)3,所以无现象与产生沉淀加入的明矾的量之比为 3: 1,所以 C错误;氨水是
8、弱碱,不能溶解 Al(OH)3,所以向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只会沉淀不会溶解,所以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化学图像计算 点评:点评:搞清楚图像中每一段发生的变化以及图像中数字的含义。 有 Al、 CuO、 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 10.0g,放入 5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成溶解,当再加入 250mL 2.00mol L 的 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A 1.00mol L B 0.500mol L C 2.00mol L D 3.00mol L 答案: A 试题分析:得到沉淀最大量的时候说明 Al3+、 Cu2+、 Fe3+离子全部沉淀,
9、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Na+,阴离子只有 SO42-,根据 Na+守恒,可知 n(SO42-)=0.05mol,所以硫酸的浓度为 1mol/L。答案:选 A。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要用守恒法来解。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非常重要,使得很多计算比较困的习题变得简单了。 用下图 所示装置通电 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图 所示装置,可观察到 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 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装置 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B用装置 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2OH-= Fe(OH)2 C用装置 进行实验
10、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2 D装置 通电 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 pH降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装置 I是电解装置,铁是阴极,电极反应是: 2H+2e-=H2,同时溶液中产生 OH-,石墨是阴极,电极反应是: 2Cl-2e-=Cl2,所以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A、 D错误, 10分钟后去掉电源变成装置 II就成了原电池,铁是负极,由于此时铁电极周围呈碱性,所以电极反应是: Fe-2e-+2OH-=Fe(OH)2, B正确,石墨是正极,电极反应是: O2+4e-+2H2O=4OH-, C错误。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 点评: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
11、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 (可能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 ),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试管内鼓入氧 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则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 ) A一定是 O2与 NO2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 NO和 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 N2与 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 NO2一种气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最后液体充满试管,这说明气体全部溶于水或和水反应,氮气和水不反应,也不
12、能溶于水,在氧气的作用下也和水不反应,所以 C是不可能的。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说明气体一定有 NO2,另外一种气体可能是 O2,也肯能是 NO,所以 A、 D错误,答案:选B。 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点评:本题主要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气体的成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 Al3 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 (2)继续滴加 NaOH 溶液,白色沉淀; (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做出如下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 3种阳离子 B
13、滴加的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 a 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 6 g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混合液中氢离子、铝离子和另外一种金属阳离子,选项 A正确。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 10ml,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则根据方程式 Al(OH)3 3OH-=AlO2- 2H2O 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5mol/L的,选项 B正确;另外一种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0.15mol,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60ml,而生成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30ml,所以 a 10,选项 C正
14、确;由于不能确定沉淀的中金属元 素,因此不能确定最终沉淀的质量,选项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化学图像计算 点评:搞清楚图像中每一段发生的变化以及图像中数字的含义。 向 100 mL 0.1mol L1 硫酸铝铵 NH4Al(SO4)2 溶液中逐滴滴入 0.1 molL1 Ba(OH)2溶液。随着 Ba(OH)2溶液体积 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 n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的溶液呈酸性 B 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13+2SO42 +2Ba2+3OH =A1(OH)3+2BaSO4 C c点加入 Ba (OH)2溶液的体积为 200 ml D微热,除去溶液中
15、的氨气后, C点溶液量中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的方程式是 2NH4Al( SO4) 2 3Ba( OH) 22Al( OH) 3+3BaSO4 (NH4)2SO4,所以 a点显酸性, A正确;如果继续加入氢氧化钡,则反应式是 (NH4)2SO4 Ba( OH) 2 BaSO4 2NH3 H2O, B 错误;如果此时仍继续加入氢氧化钡,则氢氧化铝沉淀开始溶解,方程式是 Al(OH)3 OH-=AlO2- 2H2O,则加入 Ba (OH)2溶液的体积应该是 250ml, C错误;微热出去 NH3后,溶液为 Ba(AlO2)2溶液,仍为碱性,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化学
16、图像计算 点评:搞清楚图像中每一段发生的变化以及图像中数字的含义。 把铁与铜的混合物放入稀硝酸中,反应后过滤,把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 ) A Cu(NO3)2 B Fe(NO3)3 C Fe(NO3)2 D Fe(NO3)2和 Cu(NO3)2 答案: C 试题分析: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为铜。铜有剩余溶液中一定没有 Fe3+,溶液中可能有 Cu2+,也可以没有 Cu2+,但一定有 Fe2+,所以一定有的是 Fe(NO3)2。答案:选 C。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本题主要分析出剩余固体的成分。 往 100mL pH=0的硫酸和硝
17、酸混合液中投入 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448mL(标准状况)。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 0.02mol B 0.08ml C 0.10mol D 0.16mol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1mol, NO的物质的量是 0.02mol,转移 0.02mol3 0.06mol电子。而铜的物质的量是 0.06mol,如果完全反应,则转移 0.12mol电子。所以根据反应式 3Cu 8H 2NO3-=3Cu2 4H2O 2NO可知,氢离子是过量的,所以硝酸不足,完全反应,即反应前硝酸的物质的量就是 0.02mol,答案:选
18、A。 考点:考查硝酸和金属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的根据是进行过量计算。由于在酸性条件下,硝酸盐也具有氧化性,所以该题在判断过量问题时,应该用离子方程式进行,如果用化学方程式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 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和 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H2 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化合物 NaCl的焰色为黄色; 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密度为 1.1 g/cm3NaCl溶液与密度为 1.2 g/
19、cm3的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界于 1.1 g/cm3与 1.2 g/cm3之间; Na-K 合金的熔点应界于 Na和K 熔点之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钠的活泼性强可以与水反应,但活泼性不强的金属不能与水反应, 错;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保护了内部金属进一步反应, 错;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所以 NaCl和 Na2CO3的火焰都为黄色, 对;合金的熔点比个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错。答案: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 点评:类推的方法只适用于性质相似的元素。 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55.625 kJ g-1。下列热化学方
20、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CH4(g) 2O2(g) CO2(g) 2H2O(l) H -890kJ/mol B CH4(g)+O2(g)= CO2(g)+H2O(l) H -445kJ/mol C CO2(g)+H2O(l)= CH4(g)+O2(g) H +445kJ/mol D CH4(g) 2O2(g) CO2(g) 2H2O(l); H -55.625kJ/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意义是:燃烧 1g的甲烷放出 55.625kJ的热量,应该换算成燃烧 1mol 甲烷放出的热量为 890kJ。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 2O2(g) CO2(g) 2H2O(l
21、); H -890kJ mol-1其他系数与热量相对应的方程式均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 g、 l、 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 aq 代表水溶液, (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的
22、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若在常温常压时可省略。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选 B。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只要记住原子结构的等式就能解决。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 Cu(NO3)2溶液中的 AgNO3杂质 B用 NaOH溶液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 A 试题分析: Cu可以置换 Ag, A正确; NaOH不仅可以和 HCl还可以和
23、 CO2反应, B错误;浓硝酸可以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C错误;乙醇能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碘,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物质的除杂 点评:本题简单基础,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选择出正确的分离方法。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 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B 1.8g的 NH4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 48gO3和 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 D 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2.4gMg为 0.1mol,转变为 Mg2+时失去电子数为 0.2mol, D错误,其余的都
24、正确。答案:选 D。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点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出现的几率为 100%。这双因为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与物质结构、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其他的概念性知识点结合成综合性习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速率 B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正催化剂只加快正反应速率 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升高温度吸热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加, A错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错误;催化剂可以等倍
25、的提高正逆反应速率, C错误。答案:选 D。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点评:本题基础简单。 下列溶液中,在空气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 A石炭酸 B氢硫酸 C氢氟酸 D醋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石炭酸是苯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氢硫酸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氢氟酸可以与玻璃反应,不能装在玻璃瓶中存放。答案: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 点评:本题基础简单,考查的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用 98%,密度为 1.84g cm-3的浓 H2SO4配制 1mol/L的稀硫酸 100mL,现给出可能用到的仪器: 100mL 量筒; 10mL 量筒; 50mL 烧杯; 托盘天平;
26、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玻璃棒。按使用仪器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为:计算、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贴签,因此用到的仪器顺序是 10 mL量筒, 50mL烧杯,玻璃棒, 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答案:选 D。 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点评:本题基础简单,考查学生实验的基本能力。 有 Fe2 、 NO3-、 Fe3+、 NH4+、 H 和 H2O 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8 B该过程说明 Fe(
27、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若有 1mol NO3 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 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 Fe2 -e-=Fe3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六种粒子可以看出氧化剂是 NO3-,还原产物是 NH4+,还原剂是Fe2+,氧化产物是 Fe3+。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Fe2+NO3-+10H+=8Fe3+NH4+3H2O,所以 A、 B、 C都正确,正极反应为还原反应,所以D项错误。答案:选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要判断出这些离子谁做氧化剂谁做还原剂。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28、砹( At)是第 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HCl 硒( 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铊( 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判断,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砹的非金属性弱于氯,所以 HAt的稳定性小于 HCl,硒的非金属性弱于硫,所以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于硫酸; NH3 的水溶液呈碱性;Tl与铝同族,但是金属性比铝强,所以其单质只能与盐酸反应
29、,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也逐渐减弱。答案:选 B。 考点:元素周期律 点评: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称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需要熟练记住,但关键是利用好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锡先被腐蚀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 13 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 0.4 mol电子通过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
30、A错误;铜、锌原电池,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 B错误;马口铁损坏时,铁比锡活泼,所以铁先腐蚀, C错误。答案:选 D。 考点:原电池 点评:本题非常基础,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基本概念 化学与数轴有密切的关系,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良好效果。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 A分散系的分类: 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C铁和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反应的产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分 散系微粒粒度在 1 100 nm之间的为胶体,小于 1 nm的为溶液,大于 100 nm的为浊液; B中
31、,在溶液中 n(OH-)/n(Al3+) 3: 1时恰好生成Al(OH)3沉淀, n(OH-)/n(Al3+) 4: 1时恰好生成 NaAl(OH)4,故 n(OH-)/n(Al3+)4时, Al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Al(OH)4-; C中,铁与稀硝酸反应按 n(Fe)/ n(HNO3)1: 4时,生成Fe3+, n(Fe)/ n(HNO3)3: 8时,生成 Fe2+,在 1: 4 3: 8之间既有 Fe3+,又有Fe2+,故 A、 B、 C正确。 D中,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 n(CO2)/ nCa(OH)2 1: 1 时生成 CaCO3, n(CO2)/ nCa(OH)22: 1 时
32、生成 Ca(HCO3)2,在 1: 1 2:1之间既有 CaCO3,又有 Ca(HCO3)2。故 D错误。答案:选 D。 考点:数轴解题法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选择几个关键点,也就是恰 好完全反应,点之间的线都是混合物。 X、 Y、 Z和 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 Z与 Y、 W均相邻; Y、 Z和 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Y、 Z和 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 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 Y和 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X、 Y、 Z和 W可形成
33、 X5YZ4W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则为氢元素。 Z与 Y、 W均相邻,且 X、 Y、Z和 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 Y、 Z和 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一定是 3的倍数, A不正确。即 W和 Z位于同一主族,根据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可计算出 Y、 Z和 W分别属于 A、 A、 A,分别是 N、 O、 S。因为水中含有氢键,属于熔沸点最高, B不正确。只有 Y和 W所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才均为强酸, C不正确。 X、 Y、 Z和 W可形成NH4HSO4,属于离子化合物。答案:选 D。 考点:元素推断 点评:本题主要是元素 “位、构
34、、性 ”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验题 ( 14 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2)往 (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图中夹持仪器略去 )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 C
35、中生成的 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 B、 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_ (4)C中反应生成 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_(填标号 )。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 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 A 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 B 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 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 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 C
36、中生成的 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 C在吸收 CO2前后的质量差,就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 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 _。 答案: (1)Al(OH)3 OH-=AlO2- 2H2O 或 Al(OH)3 OH-=Al(OH)4- (2)通入 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溶解 (3)把生成的 CO2全部排入 C中,使之完全被 Ba(OH)2溶液吸收 (4)Ba(OH)2 CO2=BaCO3 H2O (5)c、 d (6)25% (7)B中的水蒸气、 HCl气体等进入装置 C中 (或其他合理答案: ) 试题分析:( 1)氢氧化铝与 NaOH溶液反应的
37、离子方程式是 Al(OH)3 OH-=AlO2- 2H2O ( 2)向( 1)中滤液中通过量的 CO2气体有 Al(OH)3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又溶解。 ( 3)通入空气还可以把生成的 CO2全部排入 C中,使之完全被 Ba(OH)2溶液吸收。 ( 4) C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Ba(OH)2 CO2=BaCO3 H2O (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 CO2气体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a不选; B 装置中有酸碱指示剂,说明反应中盐酸的加入量是有限的,为保证准确,滴加过程要慢, b不选; B中装有溶液,因此气体通入前没有必要干燥, c选;在 BC 之间连接盛有饱和 NaHCO3溶
38、液的洗气瓶会造成 Ba(OH)2溶液还可能吸收由挥发出的氯化氢与 NaHCO3反应生成的 CO2气体,干扰试验, d选。 ( 6)根据碳元素守恒得: BaCO3CO 2CaCO 3, m(CaCO3)=,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 7) 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等气体进入装置 C中,质量差要大于实际产生 CO2气体的质量。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对学生分析实验、理解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的考察。 填空题 (12分 ) A、 B、 W、 D、 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 39, B、 W同周期, A、 D同主族, A、 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A2W和A2W
39、2, 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 1) 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 2)由 A、 B、 W三种元素组成的 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 ( 3)经测定 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常用硫酸处理 BaO2来制备 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废印刷电路反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 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5)元素 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氯化物 DA,熔点为 800 DA能与水反应放
40、氢气,若将 1molDA和 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成气全的体积是 (标准状况下)。 ( 6) 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第三周期, IIIA族;( 2) ( 3) H2O2 H+HO2-; BaO2+H2SO4=BaSO4+H2O2; ( 4) Cu+ H+H2O2=Cu2+2H2O ( 5) 56L ( 6) 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 试题分析:元素推断: A、 B、 W、 D、 E 为短周期元素,且
4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A、 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A2W和 A2W2知 A为 H, W为 O;进而可知 D为 Na; 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可知为 Al;再由五元素质子数之和为 39得知 B为 C元素; ( 2)由 A、 B、 W三种元素组成的 18电子微粒:即 H、 C、 O,三者电子数分别为 1、 6、 8,加起来为 15,只能再加三个氢原子,即 18电子微粒应该为CH4O,也就是甲醇。电子式为 。 ( 3) H2O2 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H2O2 H+HO2-,依据强酸制弱酸,可知:BaO2+H2SO4=BaSO4+H2O2 ( 4) Cu在酸性环境中与 O2反应的离子方程
42、式为: Cu+ H+H2O2=Cu2+2H2O。 ( 5)由: 2Na +H2 =2NaH; NaH + H2O = NaOH + H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知: 2Al+2NaH+4H2O =2NaAlO2+5H2即可生成 2.5molH2,也就是 56L。 ( 6) 2Na2O2+2H2O=4Na+4OH + O2 4Fe2+ +O2 +2H2O=4Fe3+4OH 两式相加: 2Na2O2+4Fe2+ +4H2O=4Na+8OH + 4Fe3+ 上式右边 OH 应该全部生成 Fe(OH)3: Fe3+3OH = Fe(OH)3 2Na2O2+4Fe2+
43、 +4H2O=4Na+8/3Fe(OH)3 + 4/3Fe3+ 两边再乘 3/2即: 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 考点:元素周期律推断 点评:本题主要是元素 “位、构、性 ”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 “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 10 分)( 1)肼( 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 101
44、kPa, 320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 624kJ( 25时), 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肼 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 2030%的 KOH溶液。肼 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 3)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假设使用肼 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 128g,则肼 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 20%)。 (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 NaClO 氧化 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 1) N2H4( l)
45、 +O2( g) =N2( g) +2H2O( l); H=-62.4KJ mol-1 ( 2)正: O2+2H2O+4e =4OH 负: N2H4+4OH -4e =N2+4H2O ( 3) 112 L ( 4) ClO +2NH3=Cl +N2H4+H2O 试题分析:( 1) 320g肼恰好是 10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 H=-62.4kJ/mol。 ( 2)原电池中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空气是正极,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为: O2+2H2O+4e =4OH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肼是负极,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
46、反应为: N2H4+4OH-4e-=4H2O+N2。 ( 3)根据装置可知,铜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因此反应中转移电子是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氧气是 1mol,则空气是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5mol22.4L/mol 112L。 ( 4) NaClO 氧化 NH3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 +2NH3=Cl +N2H4+H2O。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综合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基础,难度小。 (9分 )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A、 0.6 mol C 和一定量的 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所示。图 2为 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已知 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 1中 t0-t1阶段 c(B)未画出。 (1)若 t1 15 min,则 t0-t1阶段以 C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