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3202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 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 ”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下面是毛泽东的四句诗词,其中描写长征的是 A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B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糠。 ” 答案: C 从下图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正面战场

2、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抗战 答案: D 下图是 1949年 4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 B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答案: B 下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工人运动的兴起 答案: B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

3、孤身一人号召立即 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 ,不准确的一组是 A颁布于 1912年、 1949年、 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4、答案: D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 “和睦大家庭 ”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 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 60年代板块 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30周年庆典 答案: C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 C西藏问题 D钓鱼岛问题 答案: B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 “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 “礼物 ”

5、指的是 A苏共将指派代表到西柏坡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 “一五 ”计划 答案: B 下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 B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答案: B 下面是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6、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答案: C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和 “苏联解体 ”。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 B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 20世纪 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 “四十年前会上逢 ”的 “会 ”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 A 下面有四副对联关于五四运

7、动,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A “学生含 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 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答案: D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 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 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 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答案: A 西周时期,一

8、位诸侯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其妾接连为他生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后来,其妻又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死后,他职位的继承者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答案: D 柳宗元封建论载: “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 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答案: B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 D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谁 A梭伦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答案: A 下图是古代雅典的

9、刻有人名的陶片,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视角看 ,该陶片所反映的最主要历史信息是 A雅典发达的制陶工艺 B雅典的民主制度 C雅典趋向成熟的文字 D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 答案: B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 B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 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 271票对 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

10、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遵从议会的决议 答案: C 美国 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 ;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 B 议会 (国会 )是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世纪晚期,英、法、美、德四国议会制度的相同之处在于 A四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 B所有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掌握最高行政权 D四国内阁都对议会负责 答案:

11、 A 图所示是 1860年在战争中披掠走、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物品鼠首和兔首铜像,近期被法国拍卖。侵略者掠走该物品是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答案: B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答案: C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

12、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据台湾联合报( 2004年 11月 13日)报道,有 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 “中华民国 ”的 “国父 ”,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 A 综合题 二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1946年)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

13、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3分)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材料二中提到 “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问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出现的表现有哪些?( 3分) 材料三、时政评说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

14、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 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是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 据材料三, “冷战 ”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 1分) “冷战 ”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 3分) 答案: 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分)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中国的 国际地位提高( 3分) 变化: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暂 时呈现 “一超多强 ”,总趋势是多极化。( 1 分) 不能( 1分)原因: 因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

15、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任意两点 2分) 民主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 40万 约 4万人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 3分) 材料二、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16、 中华通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2分) 材料三、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 “具体方式 ”(政体)有哪些?( 2分) 材料四、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998 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

17、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 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2分) 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1分) 答案: 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 3分) 中国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 西方三权分立受制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2分) 具体方式: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分) 特点:扩大了基层民主、依法治国,标志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或是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2分) 民主具有阶级性;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民主制度;加强

18、民主法制建设。(任答一点给 1分) 南京成功取得 2014年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时,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南京。( 10分)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南京签订的,南京条约割让的中国领土是什么?中国政府于何年成功收回这一领土的。( 2分) ( 2)近代史上,农民阶级发动了什么运动并在南京定都。这一政权在南京颁布了代表中国近代化方向的新方案是什么?它在中国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地位。( 3分) ( 3)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于何年在南京成立。在南京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什么?这部宪法受哪国的什么宪法的影响?其中的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法国哪

19、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4分) ( 4)青年奥运会在南京举办,你认为会对江苏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 1分) 答案:( 1)香港岛; 1997年。( 2分) ( 2)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分) ( 3) 1912年,中国华国临时约法。美国 1787年宪法;孟德斯鸠。( 4分) ( 4)带动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1分) 判断题 五四运 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答案: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内已明确规定, 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新中国建立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立。 ( ) 答案:正确 “冷战 ”开始后,世界的紧张局势加剧,形成了全面 “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 答案:正确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并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 答案:错误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是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是因为议会无立法权,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对皇帝负责。 ( ) 答案: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