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233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西周都城的位置大体相当于今天的 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安阳 答案: C 隋书记载炀帝 “诏发河北 黄河以北 诸郡男女百余万,开 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此处开的渠应该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 答案: A 隋炀帝时下令营建,与原来的都城并称为 “两都 ”的是 A大兴城 B洛阳城 C东京城 D咸阳城 答案: B 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有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进一步改进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扬州、成都成为东、西地区经济中心 A B C D 答案: A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

2、币和金融方面有重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A唐玄宗整顿币制发行开元通宝 B开元通宝的发行和柜坊的出现 C政府设置官员管理货币存放和借贷事务 D邸店成为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 答案: B 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兴建了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实行赋役苛重的暴政,引发人民反抗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制度中,在唐太宗时期得到发展的有 三省六部制 募兵制 两税法 科举制 A B C D 答案: C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其统治的影响有 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A B C D 答案: D

3、 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C削弱了契丹势力 D维持了长期和平 答案: D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答案: A 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设置台湾府 设置驻藏大臣 册封五世达赖 册封五世班禅 平定噶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B C D 答案: A 雍正帝时期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辖 在云、贵、川、桂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 推行 “摊丁入亩 ”,征收统一的地丁

4、银 平息三藩之乱 A B C D 答案: D 清代管辖今乌苏里江、库页岛一带的行政长官是 A黑龙江将军 B吉林将军 C盛京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答案: B 以下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描述正确的有 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郦道元的禹贡地域图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 徐霞客游记中关于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领先于欧洲 坤舆万国全图提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官员 不具有 监察职能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宋朝的通判 D宋朝的转运使 答案: D 下列科技著作与称谓 不符 的是 A四部医典 脉学之宗 B九章算术 当时世界上最

5、先进的应用数学 C本草纲目 东方医药巨典 D梦溪笔谈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答案: A 下列农具或生产方式中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答案: D 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是 田野中种植着稻、黍、稷、麦、豆等农作物 劳动者手持大量木、石或青铜农具 饲养很多家畜,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商业有所发展,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的运用 水利灌溉的发展 封建制度的确立 A B C D 答案: D 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

6、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答案: C 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 兴办私学,打破 “学在官府 ”的局面 提出 “有教无类 ”的思想 他强调 “不耻下问 ”、 “温故知新 ” 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 B C D 答案: A 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子 “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孔子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墨子 “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7、,当兼相爱、交相利 ” 韩非子 “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 A B C D 答案: D 下图是商鞅铜方升。此方升为秦孝公十八年商鞅统一度 量衡时制 作的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 发到地方。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C为民众设立标准的重量单位 D促进秦国的强大,为统一六国作了准备 答案: B 西汉主父偃曾建议皇帝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 ”这一建议的真实动机是 A主张实行分封制 B主张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地 C分化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答案: C 下

8、列历史事件中, 不可能 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是 A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B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答案: D 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列地区得到较好开发的有 成都平原 关中地区 河西走廊 辽东地区 A B C D 答案: C 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 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 “月 ”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曾有政府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这是在 A战国 B秦朝 C东晋 D东汉末年 答案: B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旨在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是: 秦始皇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北宋

9、设置通判和转运史 明朝初年废丞相、权分六部 清朝雍乾年间设军机处,撤议政王大臣会议 A B C D 答案: B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 “故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对上述材料介绍正确的是: 材料中提到的 “杜子美 ”其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被誉为 “诗圣 ” 材料中提到的 “颜鲁公 ”颜鲁公创立 “颜体 ”字,其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这段材料反映出唐朝文化具有文学艺术全面繁荣,注重创新,达到顶峰的时代特征 杜子美和颜鲁公都生活在盛唐时期 A B C D 答案: D 江苏有一家族,世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

10、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 “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 ”。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其祖上是在唐朝考中进士的 B其祖上在科举考试中试卷上的姓名是密封的 C其祖上的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D其祖上是通过殿试考中进士的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 材料一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 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 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被后世所称颂为 “开皇之治 ”。请结

11、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隋文帝是如何 “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 ”( 3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 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 ( 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的评价 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2分)并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实现他的意图的。( 3分) 材料三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户口

12、统计只重男丁,对 “未成丁 ”或 “男女幼丁 ”等人口不作统计。) ( 3)请分析导致清代人口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有哪些?( 2分) 答案: ( 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府兵制,沿用均田制,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 3分) ( 2)不同意,杨坚开创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 2分) (或同意,隋文帝独断专行,不信任臣下;群臣也不敢谏诤,( 2分)(任选一点)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制度上沿用隋制;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开创了 “贞观之治 ”的局面。( 3分) ( 3)清朝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作出了调整: “更名田 ”、 “

13、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摊丁入亩 ”(地丁银)等,废除人头税,隐蔽人口现象减少。 (2分 )(答出两点即可) ( 10分)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成祖在发展与东西洋诸国关系的主动与热心,主观上是为了稳定政局,扩大朝贡贸易,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傅衣凌 明史新编 ( 1)结合图 1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主要表现,( 2分) ( 2) 结合图 2,概括隋唐时期交通发展的特点。( 2分)并结合史实,举一例说明交通发展对城市经济繁荣产生的影响。 2分) ( 3)材料二

14、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 4分) 答案: ( 1)表现:统一车轨,修驰道;修灵渠;( 3分) ( 2)特点: 隋唐时期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 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 2分) 举例 : 地处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1分) 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的广州,成为著名的外贸港口城市。( 1分) 地处大运河中心的洛阳,成为当时的繁华都市(两都之一);( 1分) 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成为唐朝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1分) ( 任选二点共 2分) ( 3)郑和下西洋。( 1分)稳定政局,扩大贸易,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15、。( 2分)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辽太祖接受汉人谋士韩延徽的意见,对待逃避战火北投契丹的汉人 “树城郭,分市里, 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辽太祖 “问诸侍臣曰: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 皆以佛对。太祖曰: 佛非中国教。 (耶律)倍曰: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太祖大悦 ”,于是 “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

16、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整理自辽史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摘自翦伯赞诗 材料三:(贞观四年)颉利之亡,其下 来降者尚十余万,诏议所宜。咸言:“ 请悉籍降俘,内兖(山东南部)、豫闲处,使习耕织,百万之虏,可化为齐人,是中国有加户,而漠北遂空也。 ” 中书令温彦博曰: “如汉建武时,置降匈奴留五原塞,全其部落,以为 I蔽,不革其俗,因而抚之,实空虚之地,且示无所猜。若内兖豫,则乖本性,非函 育之道。 ” 帝主彦博语。 新唐书 突厥传 请回答: ( 1)少数民族的贡献丰富了中华文明,请用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17、史实各一例,说明这一结论。( 4分) ( 2)材料一反映了契丹(辽)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2 分)根据所学 知识,分析材料一中 “官分南北 ”现象得以出现的原因。( 2分) (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一个历史事件 .请选择其中之一个材料 ,说出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并对材料中的观点做一简要点评。( 3分) 答案: ( 1)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2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 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促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 北朝民歌慷慨激昂,如敕勒歌木兰辞等,丰富了中华文学艺术。 山西大

18、同云冈石窟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 宝库。(上三点答任意一点得 2 分) (2)用汉人、尊孔子 (重儒学 )、蕃汉分治。( 2分) 原因: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间经济、政治、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2分 ) ( 3)材料二:汉:昭君出塞。 作者认为汉匈两族和亲的积极作用远胜于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昭君出塞,实现汉匈阶段性和平的前提条件,不应简单否定。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里,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 3分) 材料三:唐:在如何对待突厥降众的争论中,唐太宗支持以开明政策对待东突厥( “全其部落,不革其俗 ”) 材料中的观点一为国家应该强力迁移、改造少数民族以促进融合;观点二为国家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9、,自然融合。民族融合应是一种建基于各民族间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自然融合,观点二正确。( 3分) (以上任选一点)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文化不论大小,一旦出现,就会向外流散。全人类都蒙受文化交流之利。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第 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接合,给世界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观察下列图片 图三 图 四 材料二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所说: “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之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后此清朝一代学者,

20、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利、徐诸人影响不小。 ” 请回答: ( 1)请从材料一的图中 任选 一幅,说明其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哪项重大成就?列举这一成就产生、发展及其外传的情况。( 3分) ( 2)佛教何时传入我国?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3分) (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 “中国知识 线和外国知识线第二次接触 ” 反映了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史实说明这一特点。( 3分) 答案: ( 1)选择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每项的产生、发展、外传各 1分,共 3分。 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先东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

21、唐朝时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逐步传到非洲与欧洲。 火药:唐中期书籍已记载火药的配方,唐末用于军事。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 指南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的司南就是辨别方向的仪器。宋代的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宋元时期传到阿 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埃及、欧洲,欧洲人用活字印刷比毕升晚四个多世纪。 (2)西汉末年。( 1分) 原因:统治者推崇佛教,利用佛教教义麻痹人民,加强思想控制;( 1分) 战乱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寻找精神寄托。( 1分) ( 3)特点: 西学东渐。( 1分) 史实: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引入了他与西方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的内容,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 (2分 ) 或答:古代史最后一页西学东渐的内 容也可给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