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233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考模拟(三)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总伴随着典型习俗,其中 “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习俗体现的是哪一节日? ( ) A端午节 B清明节 C寒食节 D重阳节 答案: D 2008年 11月 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呼吁: “ 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特里谢呼吁的 “纪律回归 ”是指( )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规范世界金融秩序 C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D遵守世贸组织协定 答案: B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谈到美苏对抗时说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

2、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 “不对称性 ”主要表现在 ( )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答案: B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 “欧洲的末日审判 ”、 “欧洲的政治崩溃 ”、“欧洲时代的消失 ”、 “别了,欧洲历史 ”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 A 20世纪 30年代初 B 20世纪 40年代中期 C 20世纪 70年代初 D 20世纪 80年代末 答案: B 美国 1787年宪法充满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它缓解或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诸多矛盾与冲突,确保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当时美国社会的矛盾有( )

3、 中央与地方 大州与小州 南方与北方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 A B C D 答案: A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的是( ) “求同存异 ” “无敌国外交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不结盟 ” A B C D 答案: B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 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体现了抗战时期边区选举的特点是 ( ) A适合普通群众 B层层普选 C孤立地主 D贯彻 “三三制 ”原则 答案: A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 “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 ”。毛泽东提出上述观

4、点依据的史实有 ( ) 蔡廷锴等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 冯玉祥等领导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宋庆龄等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A B C D 答案: A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 “猪尾巴 ”、 “满奴 ”。这说明 ( )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B C D 答案: A 中华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其中以风俗画和文人画为主的艺术风格盛行于 ( )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宋元 答案: D

5、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属于隋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共同影响是( ) 参用唐朝制度 都城建造完全仿照长安城的样式 开设学校教授儒学 以隋唐货币为统一货币 A B C D 答案: C “他将整个帝国分为 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 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 ”。材料中 “帝国 ”指的是( ) A秦 B汉 C唐 D明 答案: A 简答题 二战后,欧(西欧)美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2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

6、接踵而来的 “冷战 ”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 ,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 雨果 材料三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 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

7、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阿登纳:前联邦德国总理) 材料四 在决定把 1973年定为 “欧洲年 ”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 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 ”, “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 ”, “要建立一个比 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 ( 1)概括材料一中的(西)欧美关系。试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典型史实证明。( 8分) ( 2)材料三中,阿登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此观点形成的因素。( 10分) (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为什么重新定位美欧关系?(

8、8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欧美关系?( 6分) 答案: ( 1)(西)欧洲依靠受制于美国;( 2分) (西)欧洲接受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作为冷战苏联的前沿; 参加美国为首的北约,遏制苏联、推行全球霸 权; 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 6分) ( 2)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2分) 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美苏两级 “冷战 ”对欧洲的威胁; 维护世界和平,重塑欧洲地位 ( 8分) ( 3)欧洲、日本的崛起; 苏联全球的霸权扩张; 美国经济衰退,陷入越战,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为了最大限度确保美

9、国的国家利益 ( 8分) ( 4)欧美关系复杂;制约反制约、竞争 、合作交织而成; 影响欧美关系发展因素多元化: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际形势; 欧美关系影响了世 界政治形势(格局)发展;( 6分)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移民简史 黄河三角洲移民及其特征(节选) ( 4)春秋时期,黄河三角洲的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其主要因素有哪些?( 6分) ( 5)根据材料三图表,概括黄河三角洲的移民有何特点?( 14分) 材料四 中国国务院 2009年 12月 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

10、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 科学发展。 ( 6)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上述目标?( 12分) 材料五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的积累,有农村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戏剧文化的源泉,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 7)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的理论依据。( 10分) 答案: (

11、4)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管仲经济、政治、改革;灵活务实的对外策略;( 6分) ( 5)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战争、自然、政策多种因素促成移民;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 14分) ( 6) 国家应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通过对黄三角地区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全面提高该地区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 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该地区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每点 3分) ( 7)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黄河三角洲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能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 4分)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具体形式。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将在现代经济总 体格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