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247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钾溶液至 pH 7: Ba2 2OH- 2H SO42- BaSO4 2H2O B在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l2 2OH- Cl- ClO- H2O C用 SO2还原含 Cr2O72-的酸性废水: Cr2O72- + 3SO2 + 2H+ = 2Cr3+ + 3SO42-+ H2O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O32- 2H CO2 H2O 答案: D 如图所示, a、 b、 c均为石墨电极, 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

2、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 pH均升高 B当 b极增重 5.4g时, d极产生的气体为 2.24L(标准状况) C乙烧杯中 c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D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生成沉淀 答案: C 某温度下,相同 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为盐酸稀释时 pH变化曲线 B a点 KW的数值比 c点 KW的数值大 C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D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 a点酸的总浓度 答案: C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K+、 NH4+

3、、 NO3-、 SO42-、 SO32-、CO32-,取 200mL该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以下实验: ( 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mL。 ( 2)第二份先加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 BaCl-2,得到 2.33g固体,则该溶液中( ) A可能含有 K+、 CO32- B肯定含有 NO3-、 SO42-、 NH4+ C一定不含有 NO3- D一定含有 K+且 c(K+)0.1mol/L 答案: D Cu、 Cu2O 和 CuO 组成的混合物,加入 100m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 224mLNO 气体(标准状况) ,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2O 跟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u2O+14HNO3=6Cu(NO3)2 + 2NO+7H2O B如混合物中 Cu的物质的量为 X, X的取值范围 0.005mol X0.015mol C如混合物中含 0.01moLCu,则 n( Cu2O) =0.005mol,n( CuO) =0.005mol D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0.015mol 答案: D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无色溶液中: K 、 Na 、 MnO4-、 SO42- pH 11的溶液中: CO32-、 Na 、 AlO2-、 NO3- 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5、: Cl-、 HCO3-、 SO42-、 NH4 由水电离出的 c (OH-) 10-13mol L-1的溶液中: Na 、 Ba2 、 Cl-、 Br- 有较多 Fe3 的溶液中: Na 、 NH4 、 SCN-、 HCO3- 酸性溶液中: Fe2 、 Al3 、 NO3-、 I-、 Cl- A B C D 答案: B 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H2和 I2,发生反应 H2(g) + I2(g) 2HI(g);,当达到平衡后, t0 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 时减小体积或升高体系温度 B平衡不移动,混

6、合气体密度增大 C H2转化率增大, HI平衡浓度减小 D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答案: D X、 Y、 Z、 M是 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 Y位于同一主族, Y与 M、 X与 Z位于同一周期。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X原子少 1。 M是同周期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 Y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常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 B X、 Y、 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Y的沸点最高 C Z和 X组成的化合物可作为缺氧场所的供氧剂 D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Y Z X M 答

7、案: D ( 16分) .有机物 X、 A、 B、 C、 D、 E、 F、 G、 H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中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烯烃 H与 HCl加成生成的产物有两种, 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内。 回答下列问题: ( 1) 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D、 X;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H G:;反应类型: F E:;反应类型: ( 4) C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甲满足以下条件: 属 于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与足量的 NaOH溶液完全反应 1 mol甲消耗 3 mol NaOH。写出甲所有的结构简式:。

8、 答案:( 16分)( 1)酚羟基(羟基) 羧基( 2分) ( 2) CH3CHO (3) 500600 CH3CH2CH=CH2 Cl2 CH3CH(Cl)CH=CH2 HCl( 3分)取代反应 CH3CH(Cl)CH(Cl)CH3 2NaOH CH3CH(OH)CH(OH)CH3 2NaCl( 3分)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 单选题 ( 15分)现有 A、 B、 C、 D、 E、 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与 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 V型。 A、 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分别与 B、 C、 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 1) C的元素符号

9、是;元素 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 B与 D一般情况下可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假若现在科学家制出另一种直线型气态化合物 B2D2分子,且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 8电子结构,则 B2D2电子式为,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是。 (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 学的 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C4气态分子。 C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CC 吸收 167kJ的热量,生成 1mol CC放出 942kJ热量。试写出由 C4气态分子变成 C2气态分子的热化学方程式:。 ( 4)某盐 x (C2A6F2)的性质与 CA4F类似,是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因分步水解而呈弱酸性。

10、 盐 显酸性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写出足量金属镁加入盐 的溶液中产生 H2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每空 2分共 15分 ( 1) N 第三周期 A ( 2) 分子晶体 ( 3) ( 3分) ( 4) N2H62 H2O N2H5 H2O H+ 或 填空题 ( 15分)下列框图中的 A K 物质均为中学常见物质。已知 B、 D、 E、 L常温下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 E为单质,其它为化合物。 A和 I都是常用的漂白剂, 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F、 G均能与 L的水溶液反应放出 B。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问题: ( 1) F的俗名是; K 的电子式。 ( 2)反应 中,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的

11、是。 ( 3)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单质能与 H反应生成 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共 15分) w.&w.w.k.s.5*u.c.#om ( 1)纯碱( 2分)电子式略( 2分) ( 2) ( 2分)(漏选一项得 1分,漏选二项、错选均不得分) ( 3) Ca2 2ClO- CO2 H2O = 2HClO CaCO3( 3分)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 3分) ( 4) 2F2 2H2O=O2 4HF ( 3分) (14分 )实验题: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计

12、了如下实验: (一) 制备氧化铜 ( 1)称取 5.0g CuSO4 5H2O 晶体,研细后溶解:此步骤需要的仪器有。 (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此步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为:。 ( 3) A把步骤( 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稍微加热至沸腾,搅拌,直到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再过滤、洗涤、干燥、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B把步骤( 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将上述沉淀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至全部变为黑色固体为止。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你认为那一个步骤更好,说明理由:。 (二) 证明氧化铜起 催化剂作用 设计对

13、比实验 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 ng氧化铜粉末; 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 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到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观察滤出物的颜色和状态; 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和,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试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氧化铜作催化剂的理论依据是:。 ( 2)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 密,请指出是那一步:(填步骤序号);该步骤应该做何改进?。 (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 ( 4)若用

14、另一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 步实验,也可以达到这一步的实验目的,请从图中所给的仪器作出合理选择,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符合设计者要求的试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接接接接接。答案:(每空 2分,共 14分) (一)( 1)托盘天平;研钵;烧杯;玻璃棒。 ( 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u2+2OH-=Cu(OH)2 (3)A步骤更好,因为氧化铜颗粒大,过滤速度快。 (二 ) ( 1)加快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 2) ;准确称量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 ( 3)称量干燥后的滤出物的质量。 ( 4) a 接 g 接 f 接 d (或 e)接 e(或 d)接 b 锌粒 (或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