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3249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 “二十四节气 ”之一的是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春节 答案: C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 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答案: B 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敦煌飞天壁画 D唐三彩 答案: A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

2、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编户制度 答案: B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汉代推行刺史制度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答案: C 某一时期的苏联曾流行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同他们参观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 ”苏联官员煞有介事: “当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苏联的 “和平演

3、变 ” B苏联人民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答案: C “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 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 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 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这里的 “出卖 ”实际是指巴黎和会上 A法国未能完全实现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无情的宰割 C美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 D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答案: C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 “最具有深远意义 ”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4、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答案: A 1938年 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这段话表明 A英国同情小国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B英国决心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C英国为不干涉西班牙内战找借口 D英国不打算援助受纳粹进攻的波兰 答案: B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进行演讲 “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希望的彩虹。 ”为了看到 希望的彩虹 ,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此次行动的意义在于 A北非战事胜利

5、结束 B法西斯德国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D法西斯德国陷入东西两面夹击中 答案: D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提出了著名的命题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其主要依据是 A欧共体的成立,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进程加速,实力增强 B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西欧经济恢复发展,且加强了内部的联系 D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 答案: C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答案: C 40年代末,东欧流行一句俗话: “马克思是上帝,列

6、宁是耶稣,斯大林是圣保罗,铁托是第一个新教徒。 ”反抗苏联的领导、拒绝斯大林体制的 “铁托主义 ”成为马克思主义词典中的一个新词。五六十年代,东欧的 “新教徒 ”越来越多,从其思想行动来看,最 “铁托主义 ”化的是 A哥穆尔卡 B卡达尔 C杜布切克 D齐奥塞斯库 答案: C 1985 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 “尤里卡计划 ”,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 “科技欧洲 ”。提出该计划的首要目的是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答案: C 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芍陂 C

7、通济渠 D邗沟 答案: C 某一时期有言: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先秦世卿世禄制的遗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人不能打仗 B东汉察举制度的流弊,推荐出来的文人武将多不适任 C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多才识平庸 D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答案: B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 “租庸调制 ”,唐德宗以后改为 “两税法 ”,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 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 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 D前者与授田相配合,后者仅征税不授田 答案: D 中国古代用 12

8、种动物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甲辰年 B乙酉年 C庚申年 D癸卯年 答案: B 有位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请问 “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的,最可能是哪一家的想法?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 答案: A 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

9、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答案: A 汉书载,主父偃说上曰: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 “上从其计 ”的结果是 A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 B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C平定了诸侯王叛乱 D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答案: D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 “天 ”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 “君权神授 ” B希望君主实行 “仁政 ”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 “独尊儒术 ”不择手段 答案: B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称赞的是 A卫青、霍去病解除了匈奴边患 B张骞使汉朝与西域建立起友好关

10、系 C昭君出塞改善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D班超恢复了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答案: C 外来词是两种语言文化融合的结果。下列哪一组外来词语最有可能出现于秦汉时期? A可汗、阎罗、菠菜 B单于、琵瑟、石榴 C谋克、喇嘛、和卓 D国会、坦克、广场 答案: B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后来不断传至世界各地,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造纸术传至不同地区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中原农耕规模扩大 C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广泛种植 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答案: D 下列工具中,主要不具备功能灌溉的是 A桔槔

11、B水排 C翻车 D筒车 答案: B 范缜的神灭论主要是批判 A梁武帝 “君权神授 ”的主张 B董仲舒 “天人感应 ”的观点 C佛教 “转生来世 ”的观点 D道教 “无为 ”的思想 答案: C “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A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B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答案: A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削弱了皇权 答案: D 综合题 ( 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12、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 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阅读以下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君子和而不同 ”、 “和而不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 “近者悦,远者来。 ” ( 2)材料二中的 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结合材料二所有内容,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 ”的内涵。 (7分 ) 材料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深刻地指出,是 “社会的 转变 ”“促成

13、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7分) ( 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环节。对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的评价,甲组给出的结论是 “战乱与灾难 ”;乙组给出的结论是 “进步与发展 ”,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5分) 答案: ( 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2分) (正确表达铁器使用的状况即可得分);最有价值: A( 1分)(答出长沙出

14、土的铁锄也可以);理由: 第一手材料、 实物史料( 1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 2)学派:儒家 (1分 );内涵: 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相融共存; 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交往、合作发展,和平共处。 (6分,每点 2分 )(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 ( 3)出现 ”百家争鸣 ”( 1分)原因: 经济 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 政治 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

15、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文化 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士 ”(知识分子的泛称)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6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 4)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2分)同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分)但进步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1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

16、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 “新法 ”,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 “不加赋而国 用足 ”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变法前宋朝的 “政治缺失 ”与 “人民疾

17、苦 ”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4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为减少 “人民疾苦 ”,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5分) 材料三 “青苗钱 ”以常平籴本 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 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分) 材料四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 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

18、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分) ( 5)自 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肯定王安石变法?( 2分) 答案: ( 1)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 费开支,出现 “三冗 ”现象。( 2分)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分) ( 2)改革:实行青苗法、募

19、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分,任答两点即可)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分) ( 3)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罔顾农民实际情况;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 3分) ( 4)从根本上讲,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 2分) ( 5)限制统治集团特权; 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为国为民勇于担责;强烈的变革精神。(任答两点得 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促进非歧视性贸易的发展,在战争后期美国和各盟

20、国都希望能在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也希望缔结统一的关税贸易协定,以消除国际贸易的障碍。 1944年夏,美、苏、中、法等 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经过三周的协商讨论,会议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其附 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 “布雷顿森林体系 ”。 1945年 12月,在美国国务院举行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仪式,宣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1947年 10月,美、英、中、法等 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标志着国

21、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二 据统计, 19461949 年,美国的对外投资增加了近 50,到 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 1 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另一 方面,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1948一 1960年为 6 8, 19601965 年为7 9, 1965一 1970年为 11。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1994年世界贸易纽织( WTO)成立,取代了 “关贸总协定 ”。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纽织,中国于 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纽织,成为其第 143个成员国。截止到 2006年 4月, WTO 成员国

22、已达 149个 ,其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90。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维护当今世界经济健康运转的世界经济体制的 “三大 支柱 ”。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的共同背景。( 6分) ( 2)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的 “关贸总协定 ”与 1994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作用的不同,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 3)结合上述材料和分析,谈谈你对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认识。( 4分) 答案: ( 1)美国在二战中经济实力膨胀,推动和主导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各国迫切需要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消除国际贸易的障碍;吸取世界大

23、战的教训,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6分) ( 2)不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初 期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强化世界经济霸权的工具。世界贸易组织是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4分) 原因: 20世纪 70年代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分) ( 3)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要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以和平协议的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反对以战争和战争相威胁;要进一步发挥联合国及其有关专门机构的作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或 其他合理的认识也可酌情记分。任答出一点得 2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