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3283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 13 题。 【小题 1】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其它国家更成熟。主要是指 : A有强大的工农联盟为基础 B临时政府完全走向反动 C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一战使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小题 2】右图是 1913年 1925年俄(苏)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影响曲线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小题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 19351938 年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

2、 从 1928年起,苏联完整地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 20世纪 20年代未,苏联的工业产 值已跃居欧洲第二位,世界第三位 20世纪 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针对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总理普京曾说: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苏联曾一度强大,国际地位重要 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当时最完美的制度 普京很想恢复苏联,可惜做不到 告别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历史的进步 A B C D 答案: B 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

3、,不存在将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做出判断。 ”结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回答 22 23题。 【小题 1】有学者指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该观点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最终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 C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D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小题 2】 20世纪 40年代末至 60年代末,东欧国家改革的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 A都 进行了政治体制和对外政策的改革 B都是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C都放松或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

4、D都在苏联的干预或占领下半途而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资本主义发展在早期是自由放任,一战后特别是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可以说 : A早期自由主义政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国家干预经济是必然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必然的,国家干预经济是暂时的 C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 D经济政策需遵循经济规律,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 答案: C 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起飞,是因为两国 :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方针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 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 和扶植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

5、本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滞胀 ”的出现表明其作用在逐渐削弱 是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 B C D 答案: C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金融危机 C美日德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D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答案: A 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C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D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答案: B 以下关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

6、的是 : 前提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主要措施是抓住机遇,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来发展经济 新加坡、韩国是 8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西亚产油国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本国经济,都已经迈入富国行列 A B C D 答案: C 1997年,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地区出现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导致这一危机出现的原因是 : A推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B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C同邻国间经济合作过于密切 D对科技的投资过大 答案: B 引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历史原因是 : A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7、C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和苏联执政党的分裂、蜕化和改组 D美苏争霸的影响 答案: B 关于 2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东欧各国都是通过和平方式完成政权更迭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答案: B 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据此回答45 题。 【小题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本质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都由少数大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8、 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 B C D 【小题 2】对右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评价不正确的是 : 日内瓦 A以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为宗旨 B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实行了绥靖政策 C最终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实际破产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据此回答 68 题。 【小题 1】 20世纪 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小

9、题 2】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上台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 A煸动复仇主义情绪,获得人民的盲目支持 B通过军事政变等恐怖事件确立法西斯统治 C凭借法西斯政党通过国会选举夺取政权 D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极权政治 【小题 3】有人认为,西班牙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 “二战的彩排 ”。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B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C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

10、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 912 题。 【小题 1】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 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军国主义政策的 推行 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 A B C D 【小题 2】右图是二战期间的一位盟国领导人,如果请你为他配上画外音,你会选择下列的哪句台词 : A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C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 建议你们安心地睡觉吧 D你们问:

11、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没有什么奉献给大家的,只有热血、汗水与辛劳。 ” 【小题 3】下列二战期间通过的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 联合国国家宣言 开罗宣言 雅尔塔协定 波茨坦公告 A B C D 【小题 4】江泽民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以下哪些是二战留下的最为珍贵的 “历史启迪 ”: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12、】 B 【小题 4】 C 下列表述能够体现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C都惩治了发动战争的法西斯罪犯 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答案: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 “冷战 ”政策的表现有 : 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有关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在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B两者的宗旨都宣称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两者都曾被少数大国操纵而成为其工具 D两者均将不同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

13、国际体系 答案: D 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根本上是由于 : A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 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被打破 C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壮大 D美苏形成政治、军事力量的均势格局 答案: D 世纪 50年代,赫鲁晓夫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这表明 : A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愿意与美国合作 B苏联与美国合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战争 C苏联要通过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想要成为世界霸主 答案: C 右图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美苏争霸时

14、期的基本态势是 : A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 B缓和与紧张并存,优势仍在美国 C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 守 D美国对苏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 ”,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 “守夜人 ”,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 。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 “守夜人 ”;新政以来,企

15、业主是老板,政府是 “守夜人 ”兼二老板。 材料三: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它在什么事件后成为当时社 会主要的经济思想? ( 2)材料二的反映的经济思想是什么?其核心主张是什么?它在当时主要是借鉴了哪一国家的什么经验? ( 3)材料三中说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6、 ”,列宁 思路指什么?好在什么地方 “模式僵化了 ”又指什么 ( 4)材料三中说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结合二战后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 5)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 1)经济思想:自由主义。产生:工业革命(第一 次科技革命)。 ( 2)思想:凯恩斯主义。核心:国家干预经济。借鉴:苏联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经验。 ( 3)列宁的思路:新经济政策。积极作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找到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办法。 “模式僵化了 ”:指苏联后来的高度

17、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 4)史实: 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东欧各国改革中将中央计划与商品关系、市场作用相结合; 中国改革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把宏观和微观,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或改变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相结 合 )。 ( 5)启示:各国经济发展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措施)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崛 起的过程中 以 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 在此后 50年美

18、国越来越深地卷 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指出的,联合国宪章 “是一部美国文献 ”,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 “隐蔽 ” 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却归于无效。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 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早在 20世纪 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

19、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 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R 帕尔默现代世界的历史下册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后初期和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国际体系建设的情况。 ( 2)材料二反映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怎样对其施加影响的? (3) 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 20世纪 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 1)一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形成了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 “一战 ”后的国际 关系新格局。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战后初期逐渐形成与苏联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并推行 “冷战 “政策,建立北约,一度操纵联合国,美苏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控制拉美国家,通过控制联合国大多数票数以施加影响,控制操纵联合国。 ( 3)作用: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原因: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取得多数席位;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