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山东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公元前 8前 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 “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D马丁 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答案: A 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 ) 封建割据严重 封建王权衰弱 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 A B C D 答案: B “因信称义
2、 ”中 “义 ”的含义是 ( ) A指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 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 D通过赎罪券信仰教皇 答案: A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国别 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生铁 (19世纪中叶 ) 26万吨 385万吨 铁路总长 (1861年 )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0 000俄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答案: A 下列不属于 “二一九法令 ”局限性表现的是 ( )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3、D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答案: D 俄国 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答案: A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 “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 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 万岁 !万岁 !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B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
4、地 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答案: A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答案: A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答案: C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是因为 A变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答案
5、: C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A B C D 答案: D 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实行义务兵役制 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改进军事装备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 B C D 答案: D 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 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A B C D 答案: A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6、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答案: D 王安石变法 “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他的 “理财 ”措施的主要目标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王安石变法中,起到 “农时不夺而民均 ”作用的是 ( )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 答案: D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 答案: B 梭伦改革带有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A改革措施不符合历史发展
7、潮流 B梭伦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 C梭伦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 D改革措施带着 “折中 ”色彩 答案: D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社会转型期不同 B富国强兵的目的不同 C战国侧重于政治改革 D产生的直接影响不同 答案: C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答案: A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均田制的实行 俸禄制的实行 迁都洛阳 孝文帝亲政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A B C D 答案:
8、D 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 )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 答案: B 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 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巩固了北魏政权 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 B C D 答案: C 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 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 答案: A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 答案: A (北魏孝文帝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
9、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答案: A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答案: D 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 ) 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 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
10、础薄弱 A B C D 答案: A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以军事为主,其原因不包括 ( ) A社会背景的需要 B本人经历的体会 C历史经验与教训 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 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 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 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 穆罕默德 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
11、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材料四 在我第二次 (1833 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 (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 )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 “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的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 (3)依据四则材料,概括阿里改革的历史作用。 (4分 ) (4) 穆罕默德 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 (6分 ) 答案: (1) 创办近
12、代工业;( 1分)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1分) 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1分)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 2分)采取的措施: 创办了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 1分) 招募士兵,加强训练。( 1分) 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 1分) 大力发展海军。( 1分) (3)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1分) 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1分) 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分) 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分)
13、(4) 从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从改革过程看,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善,生产混乱。 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传授先进的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陈旧。 从发展进程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不断侵略东方国家,致使改革不能成功。(每个要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 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 1801年至 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 83次; 1811年至 1820年的 10年间,农民骚动 124次;1821年到
14、1830年的 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 156次; 1831年到 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 143次,这较上个 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 1841年到 1850年的 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 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 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 俄国 “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 ”是 “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 材料三 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 “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坐等
15、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 材料四 19世纪 60 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出自改革与革命 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五 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 1877 1878年欧俄部分的 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 7 300 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 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
16、土地,按 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 5亿多卢布,但到 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 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 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 “解放 ”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 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
17、重压迫和剥削。 请回答 ( 1)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5分) ( 2)结合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是什么?( 5分) ( 3)结合材料四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何进步性?( 5分) ( 4)材料五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点?( 5分) 答案: (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5分) ( 2)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5分) (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其近代化发展历程。( 5分) ( 4)改革具有欺骗性、不彻底性、掠夺性的特点。( 5分) 本题考查俄国 1861年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局限性。第 (1)题要从社会
18、矛盾激化的反面考虑;第( 2)题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考虑;第 (3)题要从工业的发展进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特点;第( 4)题要考虑其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
19、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 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一一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的历史背景。 (6分 ) (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败。 (4分 ) ( 3)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说它是一次失败了
20、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5分) 答案: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2分)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分)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分) (2)变法过程 中急于求成;( 1分)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1分)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1分)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1分) ( 3)同意第一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分)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是这场运动脱离了广
21、大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4分) 同意第二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 革命。( 1 分)康、梁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因而是不彻底的。最后,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4分) ( 1)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戊戌变法一直是近年来命题的热点;( 2)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对变法的看法。(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都应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