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345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必修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由 50人以下的股东出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等作价出资而设立的公司是指 A私营经济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合作制企业 答案: 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答案: D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 A青少年学生 B最广大人民 C公民

2、 D集体利益 答案: B 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价值符号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 答案: C 下列商品中,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的是 A黄金 B电脑 C食盐 D彩电 答案: C 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 A物价水平 B收入水平 C商品价格 D商品的使用价值 答案: B 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 2小时,乙厂花费 3小时,丙厂花费 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双鞋的价值量大 A甲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B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C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一样大 答案: D 当市场上出现 “蒜你很 ”“豆你玩 ”“玉米疯 ”“辣翻天 ”等现象时

3、会形成卖方市场 会形成买方市场 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A B C D 答案: C 该图漫画 “小儿麻痹症 ”,启示我们: A选择合适的消费类型,增加劳务产品的消费 B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正确对待攀比心理 C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 D坚持勤俭节约,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答案: C 2011年,我国生产汽车 1379.1万辆,居世界第一。汽车生产的大发展,使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向往更强烈。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答案: B 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在国民

4、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 A公有制经济 B民营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答案: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滴水穿石 ”、 “聚沙成塔 ”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答案: B “对症下药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分为二看问题 B重视量的积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重视质的变化 答案: C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主要矛盾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社会历史性 D实践 答案: A 在长期的生

5、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客观性 答案: A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 答案: C 该漫画生搬硬套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创新意识 答案: B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说明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 C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6、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答案: B 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发展性 答案: C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辩证否定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C 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 “大哥大 ”到可以视频通话的 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 D “钉子却,蹄

7、铁卸;蹄铁卸,战马厥;战马厥,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部分离不开整体 答案: A 在传统京剧表演中,京剧演员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 C 综合题 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和开展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事业。 2011年我国社会捐助总额约 500亿元,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人

8、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网友 “我不是陈光标 ” 某企业家经常宣扬自己的慈善行为,我认为这样不好,做慈善不是为了扬名获得回报,所以要低调些! 网友 “我是陈光标 ” 我认为做慈善就应该高调些,这样能起到榜样作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活动中来。 请你站在其中的一方立场上,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知识论证该观点。( 4分) 答案:(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分) ( 2)我们要树

9、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分) 判断题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抛弃 ” 答案:错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答案:错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答案:对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错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答案:对 购 买商业保险是一种避免风险的投资。 答案: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答案: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答案:对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0、 答案:错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对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答案: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答案:对 人可以创造条件去改变规律。 答案:错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主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错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答案:错 探究题 2011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5 5,涨幅再创新高。 “物价飞涨 ”成为百姓对于 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某校高二( 6)班的同学

11、以 “物价飞涨 我们如何应对 ”为主题开展了思想政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政策调整】 面对着这样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1年 1月 14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 2011年 6月 14日第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 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从 “适度宽松走向稳健 ”。 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 ( 1)我国宏观调

12、控政策的变化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6分 ) 【调控预期】 控制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 整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而不搞一刀切。 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会引导货币政策逐步、渐进地回归常态,将会有效地稳增长、防通胀。 ( 2)上述材料蕴含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6分) 【百姓应对】 物价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 “涨 ”声中如何看好自己的钱包,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头等大事。那么,普通百姓面对物价上涨应该如何应对呢? (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就物价上涨中居民应如何合理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13、答案:( 1) 中央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人能够 能动地认识世界(或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或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按规律办事。政策调整是遵循经济规律的表现。( 2分)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了经济政策的调整。( 2分) ( 2) 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控制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 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具有针对性,而不搞一刀切。( 2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是 逐步、渐进地,而不能急于求成。( 2分) ( 3)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低碳环保消费(如水电随手关、出门少坐车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合理消费支出,转变消费方式(如团购、网购);货比三家,精挑细选等。(答出 2点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