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34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 C 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坚守。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 “中华骨髓库 ”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 “ 好人阿福 ”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 “终生做义工 ”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D

2、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答案: B 单选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 C 与 “釜底抽薪 ”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A十个指头按跳蚤 B画龙点睛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提纲挈领 答案: A 该漫画启示我们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B 温家宝指出, 2011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

3、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答案: A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是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答案: B 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答案: D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的 B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答案: D 许多海外华裔,尽管在异国他乡已经定居了几十年,但还仍然保持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如喜欢用筷子,喜欢喝绿茶,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等。这说明文化 A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B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C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答案: C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做到: A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B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 “兼收

5、并蓄、全盘继承 ”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 ”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B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 ,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答案: B 同样是吃西餐,法国人是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德国人

6、考虑着营养吃,意大利人痛痛快快地吃 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B不同国家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答案: D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答案: C 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答案: B 我们常说: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7、”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的特殊性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 B C D 答案: C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 A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答案: C 俄罗斯 2007年 CPI达到了 11.9%,当时当地的人们并没有感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而当前中国 7月 CPI同比上涨 6.5%,增幅再创 37个月以来新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较大,你认为能解释其原因的最佳哲理是 A规律客观性原理 B矛盾普遍性原理 C矛盾特殊性原理 D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答案: C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8、准是 A对意识和物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 C 从世界观角度来看,该漫画中学生的做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D 我国 “十二五 ”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判断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形势,深刻分析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前景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说明 A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答案: C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 “物质是永恒的 ”

9、,另一位同学说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 “物质 ”和 “事物 ”是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A 物质的固有特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社会历史性 D实践 答案: B 惠施说: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答案: C “高铁 ”的感觉一是比较平稳,二是似乎在飞,这说明 A事物都有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

10、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D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 答案: B “一只猪搅动物价 ”。温家宝在陕西调研时说,有关部门要立研究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这体现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A B C D 答案: D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 B对立统一 C辩证否定 D联系发展 答案: B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将由 “积极 ”转变为 “稳健 ”。这说明 真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真理是具体的

11、有条件的 客观要与主观相符合 事物是变化发展着的 A B C D 答案: D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句话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答案: C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 “扬弃 ” C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 D 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

12、性 C自觉选择性 D社会历史性 答案: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答案: A 综合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5 5,涨幅再创新高。面对着这样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1年 1月 14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 2011年 6月 14日第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 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 请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上

13、调存款准备金率?( 12分)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说 “在 CPI再度上涨和通胀压力的经济形势下,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正体现了这一道理。( 6分) (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材料中说“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 币政策的整体思路 ”正体现了国家尊重经济规律而作出的正确的决策。( 6分)(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亦可) 材料一: 2011年 7月 1日是中国共产党 90岁生日。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

14、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0年来,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 “七一 ”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我国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 1)材料一体现了矛盾观的哪些道理?( 6分) ( 2)请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6分) 答案:( 1)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5、或:相互联结)。 “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体现了这一点。( 3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党的优秀儿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少数腐败分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体现了这一点。( 3分) (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中说 “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及时总结经验 ”正说明了这一道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真理。材料中说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说明了这一道理。 过去的 5 年

16、,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百姓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精神需求不断满足,幸福感显著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请结合资料链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 “问题讨论 ”中的观点。( 12分) 答案:( 1)观点一:经济是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6分) ( 2)观点二:优秀文化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17、,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6分) 以下是胡 锦涛总书记 2011年 7月 1日建党 90周年讲话摘要: 材料一:回顾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员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上要与时俱进,思想上要步调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

18、,必将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理? ( 12分) 材料二: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尽管我们的社会不乏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然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给我们青年的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一些青年那里,对金钱崇拜,对财富炫耀,从抑制、批判、抵抗,演变成麻木、默然、包容,进而转换为附和、向往、张扬。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 ( 2)结合材料二:请设 计关于 “青年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的宣传标语(至少一条),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 6分) 答案:( 1) 主要矛盾(关键) 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主流、也有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在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理论上要与时俱进)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 (任三点 12分 ) ( 2)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意识的能动作用) 坚定信仰,祖国希望 (联系的普遍性) 钱图 与 前途 (联系的普遍性) (只要言之有理 ,都酌情给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