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335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甘肃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两段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 ( ) A内涵 B来源 C任务 D性质 答案: B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 B C D 答案: A 左传中说: “或多难以固其国

2、,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意思是,有些遭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具有客观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 答案: C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下列说法与上述诗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牵牛要牵牛鼻子 C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答案: B 名家主要代表人物公孙龙以诡辩而闻名。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 “马不准过。 ”公孙龙回答说: “我骑的是白

3、马,白马非马。 ”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 “白马非马 ”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 A 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美食。但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有时还是 “健康杀手 ”。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这表明 ( )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A B C

4、D 答案: C 毛泽东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A善于运用统一战线 B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D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答案: B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 答案: A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从 3000美元向 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

5、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答案: D 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看,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国家干部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B国家干部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国家干部只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D国家干部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 A 清明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祭扫,低碳、文明、环保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鲜花代替纸钱、冥

6、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在网上建个虚拟灵堂,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 “低碳 ”元素后,释放出了更绿色的气息。上述材料说明 ( ) 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 A B C D 答案: D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钰曾作哭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 ”并指出李商隐这匹 “良马 ”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实现人生价

7、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有他人的帮助 答案: C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A B C D 答案: A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8、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 B C D 答案: A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 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刻舟求剑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画龙点睛 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见仁见智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 意

9、识具有能动作用 A B C D 答案: 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1年 I2月 12日至 l4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问的平衡,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分析惠民生、抓改革举措蕴含的哲学道理。 (8分 ) 答案: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是支配社会发

10、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同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适应经济的发展。 “非洲屋脊 ”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 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 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 “里程碑式的 ”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B C D 答案: B 每天都会

11、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 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 B C D 答案: B 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 ( )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 A B C D 答案: A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的

12、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 ) 我思故我在 气者,理之依也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A B C D 答案: D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答案: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13、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 C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 (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 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A B C D 答案: C 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

14、,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答案: A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 A B C D 答案: D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 )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

15、式的普遍联系 A B C D 答案: D 据推测,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埃及人就恐惧死亡,相信来世或多或少能摆脱这种恐惧,因此,当时的人们在埋葬死者时就进行了精心准备。进入法老时代,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逐渐森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进而形成了对死者尸体的崇拜。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并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D错误意识是人们凭空想象的 答案: C 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 “薄 ”了。这表明读书要 ( ) A掌握系统

16、优化的方法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 A 我国每年生成的 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 ,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A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

17、8是吉利的数字, 4是不祥的数字等。其共同错误在于 ( ) 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懂得或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A B C D 答案: C 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答案: D 鲁迅先生说: “假如我们设立一个 肚子饿了怎么办 的题目,拖出

18、古人来质问罢,倘说 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 ,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 应该打嘴巴 ,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 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 ,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 ”这段论述表明 (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答案: A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下面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B实践是认

19、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D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 B 综合题 材料一 近年来名人故里争夺战愈演愈烈,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就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激烈的交锋,而新三国的炒作与热播更是助推了两地的交恶。两地都自诩 “赵云故里 ”,却都没有 “名人故里 ”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 名人故居。 2010年起,两地均耗巨资启动 “赵云故居 ”等项目。2010年 4月,正定县还高调举办 “赵云故里 ”公祭大典。 材料二 2010年 7月 15日,绍兴举行庆典,纪念建城 2500年。一叶乌篷,漂过二千五百年的沧桑;百转河渠,流动大禹治水的英名;几代文豪,传扬着古越文化的精致肌理;黄酒社戏,演绎着寻

20、常巷陌的风俗百态。而伴随着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完工,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的越王精神将历久弥新地融入绍兴的历史文脉中。历史留给绍兴丰厚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也给绍兴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成就了 “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 ”的旅游品牌。绍兴,因历史文化 显示出深厚的底蕴,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的生机。 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评析两则材料中各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 10)。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河北两地在都没有 “名人故里 ”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 名人故居的情况下,为了各自利益都自诩 “赵云故里 ”,展开故里之争并耗巨资启动 “

21、赵云故居 ”项目,有悖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绍兴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河北两地和绍兴都看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 用,其做法都有合理性。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文化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河北两地 “速造 ”文化资源,其实质在于经济利益,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化传承的方向。绍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生机,是对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材料一 2011年 5月 12日,交通运输部在宁夏银川召开贯彻落实

22、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 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一定要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材料二 10年前,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

23、兴,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拉开了 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10 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循序渐进、务实苦干,投身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谱写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西部大开发的 10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 10年。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在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的立足点有何不同。( 8分) 答案: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分)

24、。所以,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分)。材料一主要强调搞好西部这个关键局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1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部分产生影响( 1分),所以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分)。材料二强调的是整体对局部的影响。首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民族的复兴大业;其次,宁夏也正是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大力发展自己。( 1分)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发生了 9.0级特大地震,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5、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报产生疑虑,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14分) 答案:( 1)疑 虑的原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分)。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地震产生的真正原因准确全面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

26、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分) ( 2)持 “乐观态度 ”的原因: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若学生从意识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角度作答也可 3分)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 ,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从而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3 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3分) “蔷薇花总是有刺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

27、工作会议提出 “保增长,扩内需 ”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 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 2009两年经济总量 “保 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 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 11月,我国 CPI高达 5.1%,创下 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 “敌人 ”,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

28、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12分) 答案: 事物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2 分)我国为应对金 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为今天的通胀埋下隐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开始由过去防止经济下滑转向稳定价格过快上涨,说明我国政府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2分) 处理当前经济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2分)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既要把稳定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主要矛盾,又要稳增长、调结构。( 2分)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 :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