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3396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陕西省礼泉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皇帝不专制,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盛,人民富足的时代。 ”这可能是对下列哪个时代的描述(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该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C 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 “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 75%

2、,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答案: B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 ( ) 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B “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 还要赔上 23 000亿美元的嫁妆。 ”对此认识正确的(

3、)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 “世贸 ”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答案: C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 D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 C 关于 16世

4、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 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答案: D 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 “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 ”狄德罗所说的 “大家 ”应该是( ) A封建势力 B资产阶级 C巴黎市民 D法国王室 答案: A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

5、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 答案: B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 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答案: D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

6、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 (即无产阶级 )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 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人 D中国共产党的影畸 答案: C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约 1800 48% 52% 法国 约 3600 75% 25% 中国 约 43200 89% 11%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答案: B 对该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

7、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 )变化的解读 ,不正确的是 A第 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 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 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 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答案: B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 “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 “错误 ”出现无关的是 A法治原则 B集体决策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答案: A 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

8、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 B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答案: C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 “

9、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 ”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 D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 “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 ”,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答案: B 1954年 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 )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参加万隆

10、会议 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提出 “一国 两制 ”构想 A B C D 答案: D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 “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 “围脖 ”出席 “两会 ”,成为 2010年全国 “两会 ”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 D 1958年 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

11、巴嫩的机会叫嚣 “反攻大陆 ”。 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 “盟友 ”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由此可见( ) 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台湾当局出现了 “台独 ”的倾向 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 B C D 答案: B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

12、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D 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 B生产方式落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 D 综合题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

13、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 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 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 “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 左 、 右 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 (美) 迪耶 萨迪奇 海伦 琼斯建筑与民主 材料四 美国国会

14、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 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 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 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 “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 ”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 美国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 “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

15、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 么 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 ( 3)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 “约束总统的权力 ”的? ( 5)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 答案:( 1)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级森严。 ( 2)证据: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不同素养的公民都可以参与政权,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使雅典政坛混乱动荡。 教训:提高参政人员的素 质,培养其决策的科学性;并要强化民主政治监督功能。

16、( 3)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政党通过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 ( 4)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与平衡:政府(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司法独立; 宪法赋予国会拥有对官员的弹劾权。 ( 5)由于社会历史发展不同,其政治制度的形式也不相同,但这些政治制度的产生都符合当时各国的国情,有利于各国政治的稳定,促进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当地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1 年是辛亥革命 l00 周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

17、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912年 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 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 1912年 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1月) (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材料二 2010年 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 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

18、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 为什么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研究党史,只从 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 ( 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 要 “从辛亥革命说起 ” 材料四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90周年时说: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 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 (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我们完成了孙先

19、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 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 “五族共和 ”)、民族平等。 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 ( 2)答案:一:武汉。辛亥革命 的首义之地(或革命首先在此成功)。 答案:二:南京。 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 4)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相同任务。 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 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

20、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 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 社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统治者都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 材料一 (康熙帝说): “本朝自统一区宇来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 不可不为之筹也。 ” 圣祖实录卷 材料二 (雍正帝)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瞻给,偶遇荒歉,民食为艰。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世宗实录卷六 材料三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 (当时)窝棚称为 “胡佛别墅

21、 ”,窝棚区称为 “胡佛村 ”;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 “胡佛袋 ”,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着 “胡佛毯 ” 摘自罗斯福上册页 (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产生了什么社会问题?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此问题当时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2)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时期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问 题? 原因是什么?( 2分) (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及其后继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主要影响? 答案:( 1)社会问题:人口膨胀,人多地少,粮食出现了危机。措施: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提高耕作技术,增加粮食亩产量;引进作

22、物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粮食替代产品。 ( 2)社会问题:失业问题、人民的贫困化问题、流离失所问题。 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问题更加严重。 ( 3)措施:罗斯福举办救济,以工代赈;加强立法,保护劳工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肯尼迪和 约翰逊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纷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稳定社会。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

23、想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 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 “上帝 ”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信条就是 “博爱 ”的本义,这就和 “自由 ”与“平等 ”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 2)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 材料四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

24、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 对比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差异:材料一:天人合一,统治策略要符合天道;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法律可以独立于自然之外。 影响:材料一的观点有利于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但不利于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材料二的观点有利于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加快社会发展速度;但容易违背自然规律。 ( 2)原因:儒家文明的一些思想主张与启蒙思想相似;以儒家文明为武器,宣传启蒙思想。 ( 3)抨击原因:孔子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符号和灵魂;辛亥革命后,实行专制者都打着 “尊孔 ”的旗号。 主要原因: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对孔子思想认识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