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3423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随堂练习历史卷 选择题 姓氏起源一书对 “宋 ”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启(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 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 “宋 ”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答案: A 下图是安放于安徽凤阳大包干纪念馆十八颗红手印雕塑图,关于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拉开了新中国大地上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B取消了人民公社,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 C具体形式有 “包干到户 ”、

2、“包产到户 ”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答案: B 京华时报 2010年 10月 8日载文:一名男子 5月在英国克罗斯比加勒特村一处田地凭借金属探测器发现一顶头盔,头盔制作于公元一世纪晚期至公元二世纪期间。 10月 7日英国佳士得拍卖行将它拍出 228万英镑(约合 363万美元)高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二世纪是中国东汉时期,头盔是用杜诗水排冶炼的 B保护这个头盔最初拥有者诸多财产的是雅典陪审法庭 C保护这个头盔最初拥有者诸多财产的法律是罗马习惯法 D保护这个头盔最初拥有者诸多财产的法律是罗马成文法 答案: D A选项错误。东汉时期杜诗的水排利用水利

3、鼓风铸铁,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所以当时英国不可能采用水排冶炼技术。 B选项错误。雅典陪审法庭主要出现于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5世纪,而且雅典与英国距离较远,时间、地域均不符合。 C选项错误。罗马习惯法主要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早期,共和国建立时间为公 元前 509年,当时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只有习惯法。 D选项正确。公元前 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公元 1世纪后期统治着亚欧非广大地区和民族,使用万民法来巩固统治,因此正确。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 此规定表明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C国家权力

4、中心为议会 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 D 2011年是十月革命爆发 94周年,苏联解体 20周年。早在革命胜利初期,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 “偶然事件 ”,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 “成功的政变 ”。这次 “政变 ”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 D “他们是竭泽而渔 ”(罗斯 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 “渔 ”指 的是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 答案: A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这一问题展

5、开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出现了 “混合经济 ” 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A B C D 答案: B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 和周期 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 “英国世纪 ”和 “美国世纪 ”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A “世界工厂 ”、 “美元帝国 ”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 “冷战 ”开始 答案: A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

6、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D 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 : “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A B C D 答案: A 下图为江苏画家刘元 1938年创作的一幅漫画,图

7、中在日寇身后头戴钢盔的是国民党的士兵,身前手持大刀的是八路军战士,头上手执刺刀的是普通民兵。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日寇陷入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 国民党军队已放弃正面抵抗 八路军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为正面战场的主力 日寇受到中国军民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沉重打击 A B C D 答案: A 2011年 7月 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 “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 ”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8、 D敬告青年 答案: C 诗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 B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活泼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活泼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 争鸣 ”、民主政

9、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 “附庸风雅 ”的贵族文化之外, 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 “市民文化 ”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 答案: D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10、 D辛丑条约 答案: A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 A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D 段 D DE 段 答案: D 下图是 110年前,法国远征军跨过中国 “LO-KO-CHIAO”时留下的照片,请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借口是 A到北京换约遭拒 B法国商品在中国滞销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寻找在宛平城丢失的士兵 答案: C 爱因斯坦在 20

11、世纪 20年代初,曾两次途经上海,总共停留不到 3天时间,却对上海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写道: “(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成了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 ”材料中 “近年来的革命事件 ”是指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 A 综合题 (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8世纪到公元前 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

12、,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 ,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5分) 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 ,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 ,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 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葛兆光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 2)

1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4分) (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2分) 答案:( 1)宗旨:为统治阶级服务(或为国君提供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 2分)原因:旧的统治秩序的崩溃;农耕经济的发展;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人的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3分) ( 2)儒学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不断吸收新思想;儒学的政治主张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的 中央集权,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4分) ( 3)新文化运动全面掀起了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的批判。( 2分)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

14、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城镇中 “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张,织工 2330名。至康熙六年( 1667)缺机 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15、。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 “迁海令 ”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 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并指出 “机户出 资,机工出力 ”是何历史现象( 4分)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 3)材料一、二中两个历史现象之间有何联系,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16、产生什么影响? (4分 ) 答案:( 1)概况: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现象: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4分) (2)现象: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 (3)联系: “海禁 ”“闭关锁国 ”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分) 影响:使得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也因此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2分) ( 13分)

17、社会组织方式和政权组织形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的政治文明发展史中,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表明,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材料一 公元前 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 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 任两届议员。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 1)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2分)

18、简要说明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在哪些方面借鉴雅典的民主政治运作方式?( 2分) 材料二 我们提倡民权,便不可完全仿效欧美 。中国几千年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大不相同,中国社会既然是和欧美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 。 孙中山三民主义( 1924年 4月) (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19、向前看 (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2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民主政治演变的认识( 2 分) 答案:( 1)特点:主权在民、直接选举(抽签选举)、轮番而治。( 2 分) 借鉴:民主选举与决策、议会制、任期制、差额选举制等等。(答 出 2方面即可, 2分) ( 2)观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完全仿效欧美。( 1分) 原因:孙中山认识到中国的民情、风俗与欧美不同。( 2分) ( 3)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 2分) 实践: 1982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年

20、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宪法。( 2分) ( 4)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主政治的实施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言之成理皆可, 2分)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和 古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希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绸就已经输往希腊,希腊人民曾给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 丝之国 ”。在中国,发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家喻户晓,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希腊船东率先

21、冲破封锁,给中国人民运送了急需的物资和设备,对新中国的发展给予了宝贵支持。 摘自温家宝 2010年 10月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材料二 南京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 事实上它成为中 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 ”的关系的基础。(菲利浦 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近代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国家总共有 23个,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士、尼泊尔、丹麦、葡萄牙、瑞挪共同体、瑞典、秘鲁、墨西哥、刚果、挪威、巴西、卢森堡。(侯中军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关于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 材料三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就赫德关于购买轮船的建议提出)“购成

22、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曾国藩全集) “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曾文正公手写日记,台湾学生书局 1985年版)。(李鸿章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致曾国藩的信中表示决心) “学得西人一二秘法 ”(李鸿章:上曾相,李文忠公全集)。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机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 (丁日昌:代李伯相上总署论制造火器书)。 材料四 中欧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也走过曲折的道路。以 1975年中欧建交为标志,双方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政

23、治上,双方关系先后经历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次飞跃。经济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并且连续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文化上,双方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现在,双方互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摘自温家宝 2010年 10月日在希腊议会发表的演讲 回答: ( 1)写出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以雅典为例)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并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4分)根据材料一、二的有关内容,概述历史上的中希关系。( 2分) ( 2)根据 材料三,分析洋务派在对待西方近代文明上前后认识的变化。( 2 分) ( 3)试从文明演进

24、的角度,各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二、三内容的认识。(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从中欧文明交流中获益最多的是哪一方面(请说出理由) ( 2分) 答案:( 1)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自然经济;( 2 分)希腊文明:民主政治;商品经济。( 2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人民彼此崇敬,希腊没有侵略中国(或 “没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给予帮助。( 2分,答出任意 2点即可) ( 2)先是中国人自己仿造,后是引进外国技术 产品。( 2分) ( 3)这些不平等条约客观上迫使中国逐步向近代化(或 “政治民主化 ”)迈进;洋务派的这些认识有利于工业文明的开启。( 2分)

25、 ( 4)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方面,但要说出理由,没有理由或理由牵强不得分。( 2 分。如 “引进外国技术产品,从洋务时代到当代中国,欧洲是中国第一大技术来源地 ”;再如 “经济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 ( 12分)全球化在不同学者的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 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 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

26、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 2049年的世界 ( 1)白海军在上文中把 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他认为的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请为作者提供历史依 据。( 2分) ( 2)据材料指出在第二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的主要动力。( 2分)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

27、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 ” 摘自某全 球性组织成立宣言, 1995年 ( 3)摘抄材料二中最能说明 “某全球性组织 ”宗旨的句子,并据此指出该组织的名称。该组织的成立对全球化有何意义?( 4分) ( 4)材料一、二中关于全球化的本质有何异同?( 4分) 答案:( 1)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

28、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1分)依据:以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开始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1分)。 ( 2)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 2分) ( 3)句子: “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名称:世界贸易组织( WTO)。( 2分)意义:推动经济全球化,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分) ( 4)异:材料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逐步融合成一个整体;材料二: 19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或贸易、金融、货币等)加速融合成一个整体。( 2分)同:都是以少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