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344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印章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在古代社会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以下印章对加强专制中央集权起过重大作用的有 A B C D 答案: D 下图是 3610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B C D 答案: B 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

2、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 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 C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 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 答案: C 20世纪 20年代初,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 “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据此判断老农反映的问题与苏俄(联)相关的经济措施是 A废除实物分配 B实行余粮收集 C粮食税政策 D实行普遍义务制 制 劳动制 答案: B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

3、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 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对此事最确切的解释庆为 A美国比英国经济实力强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答案: D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答案: C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4、”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 A 康德主张: “每一个人应该作为自身是一个绝对的目的来加以尊重,为某种外在意图利用他作为一种工具,便是侵犯他作为人所有的尊严的一种犯罪行为。 ”这就是说,人应该主 A以自身为目的 B以社会发展为取向 C符合传统与文化的要求 D强化自身的判断性 答案: A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答案: D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严复晚年曾说: “吾垂老亲见七年的民国,与欧洲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欧人三百年之进化,

5、只做到 利已杀人、寡廉鲜耻 八个大字。 ”对他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严复对民国初年的辆局势是满意的 B表达了严复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向往 C表达了严复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心情 D严复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答案: C 1938年 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表述是准确的是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

6、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 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 目标上同 答案: C 20世纪 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 “三个面向 ”的教育方针 D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答案: B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 “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答案: A “三旬

7、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铸业 D造纸业 答案: A 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 “可以购买的东西 ”,宣称保护徐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的民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答案: C 19世纪末,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的工厂 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学祈祷 发现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油印战略要地 A

8、 B C D 答案: B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 “猪尾巴 ”“满奴 ”。这说明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B C D 答案: A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这副对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以下信息与之相符的是 是店主为扩大生意而作的宣传广告 是爱国民众调整个别商店没有参与反帝斗争 反映了上海工商界罢工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说明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意识逐渐觉醒 A B C D 答案: A 1942年国统区某

9、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答案: C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D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但此最终因没有多少人

10、响应而告吹。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列宁的 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该事件充分说明了 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 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状况不满 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答案: A 2008年 8月 8日,在 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华台北代表团的入场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声雷动。 “中华台北 ”这一名称的使用从本质上表明 A台湾方面认同 “一个中国 ”的原则 B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C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了国际奥委会 D台湾方面已接受了 “一国两制 ”构思 答案: A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 1956

11、 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 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 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亚非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答案: C 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

12、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美国)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 材料一: 1979年 1月 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材料二: 1986年 1月 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问题:( 16分) ( 1) 1978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 ”,简述其背景及内容。( 6分) (

13、 2)材料一所示杂志出版当日,中国外交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 “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 ”的有力见证?( 2分) ( 3)哪些 “持续不断的改革 ”使邓小平再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的当选者?( 4 分) ( 4)对比观察封面人物的背景,有 何显著变化?这种变化能反映出什么?( 4分) 答案: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分)背景:文革结束;在全国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 “两个凡是 ”,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分)内容: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点从 “阶级斗争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 3分) ( 2)外交事件:中美建交。

14、( 2分) ( 3)改革: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 推进对外 开放,开辟经济特区。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3年做出废除人民公社的决定。( 4分) ( 4)前者以山、林等自然环境为背景,后者以建筑、高楼等为背景,反映出邓小平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建设迅速推进等。( 4分) ( 19分)土地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1)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2分)针对这一问题各诸侯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 分)由此导致 政

15、治、经济、思想方面哪些重大变化?( 4分) 材料一 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 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 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 食货志 北宋熙宁五年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 百科知识 宋朝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 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 明史 食货志 赋役 ( 2)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依据材料 一说明唐朝、北宋、明朝各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 4分)其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材料四 ( 3)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针对土地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依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2分)

16、 在材料四中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答案:( 1)在井田之外大量开垦私田。( 2分)春秋时期采取按田地多少征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人所有。战国时期,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3 分)在政治上,封建制度建立。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 4分) ( 2)唐 朝的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 4分)共同点是按田地多少来征税。( 2分) ( 3)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2分 )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

17、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 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 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 “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 1)据材料一说

18、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 “取鉴于日本之维新 “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8分)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 “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7分) 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8分) (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7 分)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材料:第

19、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 “保卫祖国 ”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 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 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

20、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 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 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 “按了按钮 ”,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 9分) 答案:、 反对一切战争; 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 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 科学不能 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 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