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348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暑假作业(七)历史卷 选择题 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英国 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空前膨胀 C苏联 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D中国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答案: B 孔子曾提出过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意思是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

2、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一边倒政策 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一国两制 答案: C 1971年 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这里 “击败美国 ”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答案: D 对所示漫画梅开三度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突出成就 B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C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 D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答案: B 据新华社 20

3、10年 1月 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 8人被埋, 10多人失踪。 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 A 如下图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有

4、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 ,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答案: D 1990 年 4 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 贝克说: “在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 ”此话并 不意味着 A美国强力推行 “美式 ”民主 B美国长期对苏联、东欧实行 “冷战 ”政策 C苏联、东欧实行政治多元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答案: D

5、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答案: D 20世纪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包括 欧共体的建立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 B C D 答案: A 仔细阅读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多极化格局形成 答案: D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

6、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众多 “巨人 ”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D 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对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

7、的经济困难 答案: A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答案: B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指出:苏联 “狂热地坚信 ,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 ,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 ,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 ,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 ,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

8、的政策 答案: D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 “帝国主义扩 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 “冷战 ”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答案: A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 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出台的美国外交政策是 A “和平演变 ”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 ”)和欧

9、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答案: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 “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答案: C 1971年 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 ” 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10、)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 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B C D 答案: B 全球通史叙述道: “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 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答案: C 阅读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 下列关于表格的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居主导地位 B第三世界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 C亚非拉国家摆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控制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逐年增加 答案: B 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

11、“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答案: B 尼克松说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谈判时代 ”提出的原因不包括 A日本与西欧的发展 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 C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答案: D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共同点有 都是为了摆脱大国控制 都是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都促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挑战超级大国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

12、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 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5分 )

13、 (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 “没有硝烟 ”的世界大战的? (4分 ) ( 3)上述材料中 “国际形势的变化 ”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4分 ) 答案:( 1)因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根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 2)以 “政治民主化 ”和 “人权 ”作为经济合作前提,向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试图在民主化 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 3)表现 : 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

14、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原因 :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据提示完成 “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的探究任务: (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3分) A: _; B: _; C: _。 (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 “一极 ”,根本原因是什么?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 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分) ( 3)结合史实说明, 20世纪 50年代到 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 ( 4) 1991年苏联解体对

15、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分) (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2 分) 答案:( 1) A:杜鲁门主义;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 华约组织。 ( 2)综合国力的强大。 美苏两极格局下的 “冷战 ”(对抗)。 (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三足鼎立 ”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 4)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特征: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

16、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 11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 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 1 1951年 6月 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 2 1954年 3月 10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 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 3 1971年 11月 8 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分) ( 1)据图 1, “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 2分) ( 2)据图

17、 2和所学知识, “战争 ”和 “和平 ”分别是指什么 ( 2分)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 “战争 ”与 “和平 ”的关系 ( 1分) ( 3)据图 3和所学知识, “中国人来了 ”的具体标志是什么事情?( 2分)美国对 “中国人来了 ”持何态度?( 1分)为什么?( 2分) ( 4) 1976 年周恩来与毛泽东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关于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多。美国时代周刊载文说:假如中国今天好像正在走第二步,或者也许甚至第三步,那么功劳首先应该归于周恩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时代周刊给予周恩来总理极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 2分) 答案:( 1)当时,美国不承认新中国,( 1 分)坚持国民党政权代表

18、中国,( 1分)因此说共产主义分子是 “中国 ”的敌人。 ( 2) 战争是指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 1分)和平是指 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分) 抗美援朝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1分) ( 3) 1971年,第 26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分)欢迎态度。( 1分)美国在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美国重新思考对华政策。(任答 2点, 2分) ( 4)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正确的思想和实践;非凡的外交才能;伟大的人格力量。 (任答 2点,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

19、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周永生经济外交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

20、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 (2004年 9月 3日 )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 “要抓紧研究和实施 走出去 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 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 “走出去 ”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 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邢厚媛国际商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外交的基本特征。( 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 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

21、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 6分) (3)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 “走出去 ”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 3分) 答案: (1)经济外交活动为本国利益服务。 (2)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集团化趋势。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3)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