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3495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过春节 ”又称为 “过年 ”。 “ 年 ”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 “禾 ”字,下面部分为 “人 ”字。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C为了纪念神农氏 D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答案: D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 30年,分成 3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 1988 年的黄金十年, 第二阶段: 1988年 2002 年的曲折十五年, 第三阶段: 2003年 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 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

2、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 “粮票布票 ”、 “信用卡 ”、 “互联网 ” B “合作社 ”、 “包产到户 ”、 “三下乡 ” C “乡镇企业 ”、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 D “国企改革 ”、 “现代企业 ”、 “股份制改造 ” 答案: C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 邓小平 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答案: B 生活即历史。 1992年夏天,深圳一座露天咖啡厅中,四个年轻小伙子在聊

3、天。从他们四人聊天的内容中,请你判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 “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了小平同志。 ” B小李说: “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专线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 C小马说: “今年要召开党的十四大了,估计改革开放的步伐又要加快了。 ” D小赵说: “听说上海浦东发展很快,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 ” 答案: B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 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才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 ”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 15世界 B 16世纪 C 17世纪 D 18世纪 答案: C 1920年冬,列宁发现 “广大农

4、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 ”。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答案: C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 “红色资本家 ”,他 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 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 “一五 ”计划时期,中国处

5、于 “大跃进 ”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 “文革 ”时期 答案: B 1929 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 5; 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 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C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 “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答案:

6、C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 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 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 D 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 “藏富于民 ”指的是 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答案: B 西方大国普遍采取这样的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即把 40的

7、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 20世纪 70年代的经济 “滞胀 ” 答案: D 阅读 20世纪 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新经济 ”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D 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1991年 4月

8、17日,首破 3000点,然后持续 10年一路涨到 2000年 1月14日 11723点。影响这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经济进入 “黄金时期 ” B证券市场失去管制,股票投机猖獗 C “新经济 ”持续增长 D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建立 答案: C 2009年 7月欧盟贸易官员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答案: C 面对 2009 年金融危机,德国前外长费舍尔曾说: “在这场全球危机结束时,欧洲只会变得更加无足轻重, 欧洲不是在寻求更紧密的团结,而是正在这场危机中重新

9、国家化,让自己回到过去。 ”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B欧盟将失去世界一极的地位 C欧洲联盟正走向解体 D金融危机促使欧洲更加团结 答案: A 有学者说 20世纪 “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 热战 、 冷战 不断,但 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 ”;全球化开始 “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 ”,人们不得不 “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这里强调的是 20世纪 A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B国家、地区之间对抗日益激烈 C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 D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开始形成 答案: A 20世纪 90年代,外电评论: “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10、A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 A 用 “春天 ”来形容 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聚在自家承包的小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答案: A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这条道路就是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确立土地承

11、包关系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 战略 答案: C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答案: B 吕氏春秋 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答案: C 客家民谣: “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 ”这里的“墟 ”在宋

12、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答案: C 唐人罗让指出唐朝 “根本实在于江淮矣 ”。杜牧也说 “江淮赋税,国用根本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江淮经济发达 C唐朝重视江淮的开发 D江淮赋税负担沉重 答案: B “坊的制度 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 到了口口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 ”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 答案: C 2010年 47 月,我国对 “南澳一号 ”古沉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清洗一个瓷钵的过程中,发现了 “林宅 ”二字,专家辨

13、认这两个字是烧窑时就留在瓷器上的,或许就是订货方要求留下的,可能是古代国外某个买家定做了其中一些瓷器,为了区分而特意留下自己的姓氏。根据你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古代沉船沉没的时代最有可能是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代 答案: D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下列史实与明清时期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现象不符合的是 A在江南地区出现了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较快 C商品经济伸向农村 D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答案: A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诗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 A唐朝 B

14、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B 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 ”词中的情景当时最有可能出现在 A环渤海地区 B两湖地区 C四川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D 1962年 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 “先抓吃穿用 ”,下联是 “实现农轻重 ”,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 答案: B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 ”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 60年代 B富有地

15、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 D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这一段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 答案: C 民国时期 ,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 “先生 ”“同志 ”取代 “老爷 ”“大人 ”。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趋势 B自由平等

16、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答案: B 据史料记载, 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 “自由婚姻演说会 ”,宣传婚姻自主。 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 “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 ”,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 “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 ”。这则材料反映出的民国时期婚姻的特点是 受西方婚俗的影响 主张恋爱、婚姻自由 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主张男女平等 A B C D 答案: D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 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

17、 进的趋向。其中 “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 B 古代中国社会 “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 “士商相混 ”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答案: C 综合题 ( 15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8、题: 材料一 在 (公元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 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 ( 1)根据材料一说明 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 )简析其原因 (2分 ).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

19、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 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大清王朝 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 之 “走向现代(英国) ”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 ”的? (4分 )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 186

20、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 5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2 天缩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个月减为 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4分) 材料四 根据材料四的三幅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分) 答案: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1分 );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 (

21、1分 )。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2分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4分) 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 4分) 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分) ( 19分)面对严重危机,如何建立和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上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立法历史

22、最久,实施最早,由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肆虐,直到本世纪( 20世纪) 50年代中期以来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形成 “福利国家 ”。概括起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两大类。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工伤保险,( 5)失业救济。 在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失业等各个领域,均有保险,补贴及救济 等各项配套立法。它以社会承担为主, 2/3的开支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各种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其它 1/3由政府和慈善机构负责。 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归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历史作用。(

23、 8分) 材料二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各昔日的“落魄白领 ”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 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摘自经济参考报 2008年 12月 30日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 1933年 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主了金斯为首的 “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 1934年底,有大约 200万个家族得到了救济。 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 30亿美元

24、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族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 40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摘自 “百度百科 罗斯福新政 ” ( 2)材料二中的 “历史悲剧 ”及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 “历史悲剧 ”,并对 “落魄白领 ”和普通家庭实施 “救济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8分) 材料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8年 11月 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容、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是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

25、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 有行业全面实话增值税转型改革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 2010年底约需投资 4万亿元。 摘自 “新华网 ” ( 3)据材料三、四, 30年代的美国政府和当今中国政府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3分) 答案: (1)特点 :在欧洲最早实行 ;立法实施 ;保障范围广泛 ;以社会承担为主。(4分 ) 历史作用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稳定政局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4分 ) (2)“悲剧

26、”: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分 )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 (2分 ) 措施 :制定 “救济法 ”;建立 “救济署 ”;发放紧急救济金 ;实行 “以工代赈 ”计划 ,兴办公共工程。 (4分 ) (3)特点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 ;重视社会保障、关注民生 ;增加政府开支 ,扩大内需。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3分 )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

27、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 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1953 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 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

28、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 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一中的 “经济建设实践 ”主要是指什么 ( 4分) ( 2)材料二中 “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 ”的含义是什么 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

29、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 4分) (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我国工业化道路在发展重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答案: (1)原因 :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 ;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 ;建国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3分 ) 实践 :实施一五计划 。 (1分 ) (2)含义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兼顾轻工业和农业。 (2分 ) 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分 ) (3)变化 :由重工业变为信息化。 (2分 ) 原因 :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挑战 ;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推动。 (任答两点 ,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