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据史记 殷本记载: “自中丁(商王名)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从而造成 “比九世乱 ”、 “诸侯莫朝 ”的局面。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商朝时已经出现了宗法制度 商朝时分封制度已经形成 宗法制度对统治稳定影响巨大 商朝 “乱世 ”局面与分封制直接相关 A B C D 答案: C 2009年 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 “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 “历经磨难 ”与 “自强不息 ”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
2、方 B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 C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 C 戊戌变法期间,香港总督卜力爵士上任后到中国内地视察,香港报纸给予大量报导,下列报导不符合史实的是 A在北京接见中国外务部官员 B到上海视察英国人开设的工厂 C乘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考察中国风情 D在西什库教堂做祈祷 答案: A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
3、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 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 ”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答案: B 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 ”这种主张最 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答案: A 毛泽东曾指
4、出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 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抗战即将胜利 C国共重庆会谈期间 D解放战争结束 答案: B 下图为 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美国说周恩来是 “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 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美苏 “冷战 ”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答案:
5、 A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 台湾中写到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 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 “酷炎的夏日 ”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答案: 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向黎派驻维和部队 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
6、验条约 A B C D 答案: D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 “双重代表权 ”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答案: A “1961年,柏
7、林墙建立; 1989年,柏林墙倒塌。 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 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 ”下列与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民众更向往资本主义制度 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斯 大林模式弊端 答案: C 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下图是 1950年到 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 A、 B两阶段军事激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D美苏冷
8、战局势日益缓和 答案: C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答案: B 1990 年 4 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 贝克说: “在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 ”。此话并不意味着 A美国强力推行 “美式 ”民主 B美国长期对苏联、东欧实行 “冷战 ”政策 C苏联、东欧实行政治多元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答案: D 1982年 3月 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 “我们注意到了 3月 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
9、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从中可以提炼的对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对抗了 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答案: D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方之光指出,有清一代总共 268 年。前 200 年清朝历史,基本上仍然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延续,后 70年则开始由古代向近代阶段转变。“向近代阶段转变 ”的显著特征是 西方列强的开始入侵 被迫进行开放和改革 不平等条约制度化
10、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C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答案: D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王位世袭制 B创立郡县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开创科举制 答案: A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
11、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答案: D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刺史 ”有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之意, “行省 ”以 “行中书省 ”得名,巡抚则以 “巡行天下,扶军安民 ”而名。从名称寓意来看, “行省 ”应是 A地 方的自制机构 B中央的派出机构 C皇帝的顾问机构 D中央的监察机构 答案: B 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西汉设立中朝 文臣任
12、知州,设通判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 B C D 答案: B 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 “ 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 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 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的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用贡金装点自己的城市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答案: D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
13、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 C 公元前 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 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政
14、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 B 西塞罗说: “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 答案: A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 “如果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则 我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 ”他的话主要体现了 A国王害怕被处死 B希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 C新政权法律完备 D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 答案: D “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
15、社会主义革命。 ”以上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 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 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答案: B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答案: A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无产阶级
16、暴力夺权的正义性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工人群众的民主和自由诉求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答案: D 下列关于欧美政治发展特点的介绍,正确的是 英国是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法国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才确立共和制度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 A B C D 答案: C 托克维尔在其 1835年发表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知道平等的逐渐向前发展既是人类历史的过去又是人类历史的未来 ,那么 ,单是这一发现本身就会赋予这一发展以至高无上的上帝的神启性质。因
17、此 ,企图阻止民主就是抗拒上帝的意志 ,各个民族只有顺应上苍给他们安排的社会情况。 ”在这里, “平等 ”和 “民主 ”指的是 A代议制政府 B民众 C普选制 D社会状态 答案: D 马克 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民主政治有 “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 ”。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根据上述观点,美国 1787年宪法应该是 A更集中体现原则民主 B更集中体现程序民主 C原则民主高于程序民主 D既非原则民主也非程序民主 答案: B 综合题 (1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生法,
18、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 管子 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 ( 古罗马 )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17
19、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 “人权宣言 ”; 1787年美国制定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
20、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孙中山,民 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6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3分 )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中有哪些体现? (2
21、分 ) 依据材料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3分 )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分 ) 答案: (1)管子认为法作为君主实行统治的手段;君主在法律的制定中起主导的作用 (或: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 );臣民必 须服从于法。 (3分 )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3分 )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 (3分 ) (3)思想主张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 (2分 )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
2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任答 3点得 3分 ) (4)考生答出统治者的意志、经济因素、地域因素、人民的觉悟、先进思想的传播、历 史传统等因素中的任意三点即给 3分。 ( 18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640年到 1840年,在 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 ” 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
23、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所处的被动地位,实则开始 于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呈现出由 “沉沦 ”到 “上升 ”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 “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 “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 “上升 ”。在 “沉沦 ”与 “上升 ”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 “沉沦 ”的谷底、 “上升 ”的起始时期。 ( 2)请概述 “沉沦 ”和 “上升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4、4分) 20世纪初是中国由“沉沦 ”到 “上升 ”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时 期中国由 “沉沦 ”到 “上升 ”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3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民主政治建设 1940 年毛泽东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后,他就把陕甘宁边区做为一个“试验区 ”,明确指出: “边区的方向,就是新 民主主义的方向。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 ”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也说: “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 主义的边区。 ” 中国人大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在近代中国的 “上升 ”时期,在民主政治探索过程中有
25、哪 些成功的实践 (3分 ) 材料四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总结实践经验 ,创造性地提出了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的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 ;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途径 ,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 中央社会主义学报 (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并结合史实说明。( 4分) 答案: (1)差异:西方,向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迈进;中国,在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中徘徊。 ( 2分)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 2分) (2)沉沦:西方列
26、强侵略,清王朝腐败。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升: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最终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4分) 社会因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分) ( 3)史实: 十年对峙时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中国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治的雏形;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陕甘宁边区政权; 1949年取 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分) ( 4)特点:民主政治本质特征即人民
27、民主,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分) ( 14分)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 ”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 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 (1948年 )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 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
28、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 料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了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
29、 1971年 7月 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四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98年 2月 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 。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级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 新华网 ( 1)材料一、二反映的相同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的错误观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7分) ( 2)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试从国际局势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2分) ( 3)依据材料四,概括 20世纪 90年
30、代美国对外政策主要特征。( 2分) (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3分) 答案:( 1)相同观点: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错误观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是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看法:二战后,随着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美国开始实施冷战政策;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该计划扶持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 7分) ( 2)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共体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等冲击两极格局)( 2分) ( 4)建立单级世界;推行强权政治。( 2分 ) ( 5)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 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