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3509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吕氏春秋 任地中记载: “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史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垄作法的耕作模式和优点,结合史实可以知道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而曲辕犁出现在唐代,故 C项

2、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本题体现的是合理安排农时的特点。 从 1978年到 1992年,历经 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 了明确方向。这里的 “方向 ”指( )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小康社会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3、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匡仲谋( 1877 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 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 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

4、上海开办 蓬莱国货市场 。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 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 ”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蓬莱国货市场 ”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描述了民族企业家在近代中国创办民族企业的艰辛经历,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 A C D 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而材料中

5、“民国 15”即公历 1926年,此时一战已经结束帝国主义又重返中国市场,民族主义的发展又遭破坏,所以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选 B。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的掌握。高考试题重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以下发展阶段的考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 60-70年代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一战期间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抗日战争以后 。 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图一

6、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 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两幅图片信息说明了新中国建国前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建国前轻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而建国后重工业比重显著增加,结合史实不难判断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两项说法错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中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目前仍在进行,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

7、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 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 B、 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曲线描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 其中 B、 E两段分别发生

8、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和国民政府的十年经济建设时期,结合史实不难得出这两个时期内统治者均大力倡导发展工商业,故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不是二者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艰难曲折的总特征。一方面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遭遇重重阻碍,但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在遭受重大压榨中缓慢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始终未能成为推动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主导力量,民族 资本主义的这一发展特点也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 梁启超评价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李鸿

9、章说: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以下与其 “伟人 ”评价无关的史实是( ) A 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的开平煤矿打破洋煤对市场的垄断 C 1872年建立继昌隆缫丝厂 D建立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梁启超认为尽管李鸿章遭天下人非议但仍可成为伟人,因为其有伟大的作为,平庸之人才会无咎无誉,所以 A B D均是其创办的重要洋务企业,而 C项则是民族资本家陈启元创办的企业与李鸿章无关,故答案:选 C。 考点:洋务企业的创办 点评: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全力以

10、赴地进行军事企业的建设,企图保护清政府的安全,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但由于开办企业的资金不足故开始转变策略发展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但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一定程度上抵制外 国侵略的作用。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质量高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棉纺织行业遭受英国工业产品的严重冲击而开始破产,但茶、丝产品大量出口,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

11、市场,中国商品要迎合世界市场的需要,故答案:选 A, B项是丝茶大量出口 的前提条件, C是丝茶大量出口 的结果,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特点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遭受严重剥削;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中国的土特产品就是民族工业的主要依赖对象。 马克思说 :“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 ”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 ”主要是指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

12、 ) A工厂制度 B 垄断组织 C世界贸易市场 D世界金融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 ”说明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现象,即垄断的出现,答案:选 B, A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D两项明显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以从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变革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加以全面概括。与此同时还应该关注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A政治: 掀起了瓜

13、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B 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思想: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维新思想与革命思想的产生。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 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14、能力,材料中 “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说明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正确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的角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比较。 哥伦布 “发现 ”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在评价他时,有人认为他是个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有人说他使美洲 “走出原始的野蛮状

15、态,进入文明时代 ”, “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 20世纪 80年代后,人们用 “两个文明汇合 ”、 “两个大陆相遇 ”看待哥伦布 “发现 ”新大陆。对哥伦布评价不同主 要是由于评价者( ) A国籍不同 B阶级出身不同 C史观、立场不同 D受教育程度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的历史史观和立场出发会对同一事件得出不同的结论和看法,而材料中说明对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有不同的评价正是由于建立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所以的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是其主要原因所在。 考点:史学常识 常见史观 点评:从不同的史观角

16、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清朝实行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自然经济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 答案: D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实行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

17、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其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小农经济,所以 A B C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 “闭关锁国 ”政策 点评: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消极对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其客观原因,但是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其所起的积极作用,其中最大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人为地切断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明清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壮大,最终造成中国 落后于西方世界和受西方殖民国家的残酷侵略。 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

18、具 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棉花在我国元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和纺织 A说法错误,曲辕犁出现在唐代所以 B项有可能发生,纸币最早出现在宋代,唐代不可能有纸币 C 项说法错误,彩瓷盛行在明清时期,所以 D项说法错误,答案:选 B。 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

19、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驱民而 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1661年)法兰西 “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材料四 材料五 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

20、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 “西班牙胡椒 ”。到 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怎样的基本经济思想?( 2分) 如何评价这一基本经济思想?( 6分) ( 2)归纳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 2分),这一思想产生于怎样的历史条件下?( 2分) ( 3) 试分析材料三中 “贸易额甚微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 4)材料四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 2分)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中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6分) (5)材料五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分) 答案: (1)材

21、料一反映了重农抑商(或者 “以农为本 ”)的基本经济思想;( 2分)评价:积极影响: 有利于政治稳定 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 3分)消极影响: 强化了自然经济 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任答两点 3分) (2)答 :材料二的经济思想是 “工商皆本 ”; ( 2分)历史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 2分) (3)答:主要原因:中国政府实行海禁(或者闭关锁国)政策( 2分) (4)一大二公 (2分 )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关掉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分)

22、(5)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 17 世纪荷兰成为 “海上马车夫 ”。( 3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文字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 反映了重农抑商(或者 “以农为本 ”)的基本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评价即可;( 2)材料二文字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 ”说明黄宗羲主张 “工商皆本 ”,结合所学可知其产生在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 展;( 3)结合材料三中时间特征,不难直接找出原因,即清政府实行海禁(或者闭关锁国)政策;( 4)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体制的特点是一

23、大二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的生产和进步,因此对此我们要吸取其教训: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关掉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材料五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进入欧洲的现象,从物种进入欧洲的途径可以发现西班牙和荷兰殖民扩张和掠夺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点: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思想,人民公社化运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 “人民公社 化运动 ”和 “大跃进 ”运动是中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所犯“左 ”倾错误的具体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考中主要侧重对其消极影响的考查和背后原因的挖掘,本题即是如此。 阅读

24、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7分)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 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 1912 年至 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 13.4%,1923年至 1936年为 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 1957 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 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 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

25、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 材料五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 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 3倍,相应地从 16世纪 30年代起,物 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 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 4 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 16世纪初高2 2倍,英国高 2 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 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 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3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6、 19121920 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 要问题( 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 ) (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3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2分 ) (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 16 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答案:(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政策:重农抑商;( 2)特点:民族工

27、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 法令;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变化:农轻重协调发展;( 5)因素:通过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了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影响:导致了封建地主势力的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试题分析:(

28、 1)从材料一中可以 直接归纳出小农经济的特点,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材料二说明 19121920 年中国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可以直接归纳出其原因所在;( 3)从材料三图片中不难发现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结合史实可知其原因在于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4)对比材料四内容从所学知识中可以找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 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和单

29、一的方式;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总结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应坚持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原则;( 5)从材料五的时间特征 “16世纪末 ”可知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了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 “价格革命 ”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可以直接找出其表现即:导致了封建地主势力的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 “价格革命 ” 点 评:将古今中西的经济发展现象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和比对,是本题最突出的特点。这种考查方式不仅能实现对具体细小知识点的把握,还可以实现中西对比,古今对比,在对比中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凸显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的考查会成为今后高考采用的主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