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历史学者指出: “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这些 “遗产 ”不包括 A王国统治权 B财富与爵位 C指定继承人 D土地与人口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A王国统治权、 B财富与爵位、 D土地与人口,以上都是继承的遗产; C指定继承人,这并非是统治者随意规定的,而是必须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的特点: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2、,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美国总统和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 (国会 )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A否决议会 (国会 )制定的法律,仅美国总统有;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仅美国总统有;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两者都有;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仅美国总统有;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点评:比较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 1)
3、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革命胜利后建立的;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 2)不同点: 第一、国家元首职权范围不同。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君主只是世袭的国家元首, 其权力受法律的限制,统而不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 第二、与国会关系不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政体下,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两者相互牵制,内阁对总统负责。 第三、国会实际上权
4、利的大小是不相同的。英国的两院制度权力向下议院倾斜;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权力基本上保持平衡的关系。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 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君主的制约 B突出法治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主要是让政党之间相互监督,实现对政府权利的有效制约。因此这体现出的是对权力的制约。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近代西方的资
5、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掌握立法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公民民 主。(间接的民主形式) 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大多数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将竞争机制引进政治生活,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这里 “遭遇的极大困难 ”准确的说法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答案: C 试
6、题分析:从材料中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中国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反思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使中国遭遇到了崛起的困难。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点评: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体来说: ( 1)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中国无产阶级产生,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3)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 4)对外关系: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开放。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 20年。原因在于 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 B倭人等顽固派的阻挠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统治集团未认清世界大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 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结合史实分析可知洋务派在进行洋务运动之前,清朝统治者依然顽固的坚持原来的统治方式,不思改革。后来对洋务运动也是百般阻挠,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满清统治
8、愚昧和自大。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点评:三项标准推敲四个备选项。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与题干内容相关; (是否有关系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密切的联系。 (关系是否密切 ) 在辨析中排除;过了一辨看二辨,过了二辨用三辨。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 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
9、联军侵华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 ”和 “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可以看出,李慈铭认为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同时中国人参与了抢劫。 “戊子 ”可知,并非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发生于庚子年。本资料属于二手资料。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列强的侵华 点评:按学术价值对史料进行分类: 分类 含义 学术价值 第一手 史料 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记录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 史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
10、值偏低 在一节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小了阻力 ”的共识,并指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这一说法错误,这部文献有落后性和空想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虽然颁布但并未实施;C丙同学:太平天
11、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这是与以往农奴国民战争的比较,对近代化影响不大。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的新特点。 ( 1)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农民阶级既有本国封 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 2)理论新 利用外来的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拜上帝教来组织发动农民反封建; ( 3)任务新 在承担传统的反封建任务同时,还承担起反侵略的任务,成为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 5)纲领新 以洪仁 为代表的先进人士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
12、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具有进步意义; ( 4)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也是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胡汉民自传载: “同盟会未尝 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 排满 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 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 ”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 “排满 ”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
13、受 答案: A 试题分析: “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 ”可见, 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排满 二字之口号,极 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 ”可见, “排满 ”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且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近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推动,还表现在对经济近代化的推动,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实业救国
14、成为历史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在迅 速壮大。 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 “垂泪而道 ”,警察亦大都 “掩面而泣 ”。这说明五四运动 A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由学生 “垂泪而道 ”,警察亦大都 “掩面而泣 ”可知,起到了人们的觉悟;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说法错误,应是工人起的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15、传播,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与材料无关,且说法错误,应是反帝反封建。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毛泽东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 3)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71年 4月 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 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
16、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 ”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这次起义中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是符合史实的,成 立了公社委员会;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并未动员农民;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
17、:巴黎公社 点评:巴黎公社的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3)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有许多创新的做法,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条件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列宁的正确指导 D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列宁的正确指导 D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以上思想都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但 AB都是客观原因, C
18、项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革命背景: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 1)客观原因: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俄国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 (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革命性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1925年 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 994人, 10月增至 3 000人,年底发展到 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
19、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史实分析,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说法不准确,因为共产国际一直支持,并非此时才支持,所以无法解释这段时间为何猛增;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这一说法错误,北伐是 1926年开始的;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土地革命是 1927年开始的。故此题应选 D项。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合作方式和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合作方式是 “党内合作 ”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
20、党合并。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不是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也不是三大政策。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1 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 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 1935: 1949 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 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史实分析,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涉及的是 1919年和1937-1945年;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指中共 “一大 ”到遵
21、义会议,此项符合条件;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涉及的是 1927-1937年;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涉及的也是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中国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 :“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 ,毛泽东此行 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 “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件 A促成了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 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 C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促成了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国民党结束一党专政实现与在野党即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所涉及到的事件是重
22、庆谈判,根据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其余几项均不是对重庆谈判的正确认识。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 点评:重庆谈判的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而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 “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老师肯定的是 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德国模式:专制独
23、裁 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 所学知识可知, 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德国模式:专制独裁,以上三项对英、法、德三国的评价符合史实。 美国模式:至善至美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任何一种政体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美国的政体也不例外,也有弊端。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点评: 18世纪末期的美国能创建民主共和的新体制的原因。 ( 1)北美大陆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封建时代; ( 2)北美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传统; ( 3)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 4)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独立宣
24、言的感召; ( 5)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 “新的、不同类型 ”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 “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指的应是美国的政体,确立了总统共和政体;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英国也确立了;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说法 是错误的,美国并非是议会主权; B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这与题干要求没有联系。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美国的总统
25、共和制 点评: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 1789年增加 10条修正案,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也体现了民主精神。 ( 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 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范围内部事务的权力。 ( 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民选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
26、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 ” 其中的 “它 ”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末期 ”此时,英国已经确立责任内阁制,国王已经成为虚位元首了;法国确立的是共和政体因此没有国王;德国情况符合,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的权力巨大;俄国改革刚刚完成并为确立完善的代议制。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点评: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 ( 1)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
27、权力,但皇权至高无上,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 2)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 ( 3)名义上实行联邦 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分析,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对于分封
28、制不符合;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对于分封制不符合。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郡县制、分封制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 1)共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 ( 2)不同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 具体表现在: 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
29、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 分 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尚书、仆射、侍郎、三司使、枢密使、通判、太尉、御史大夫 ”设置上述职衔的可能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A.秦朝,没有枢密使这一官员,故不是秦朝;B.汉朝,没有通判这一官员,故不是汉朝; C.唐朝,没有三司使这些官职,故不是唐代。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宋代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
30、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可知,皇帝的权力是逐渐提高的,宰相的权力是不断下降的, A、 B、 C、 D 四个选项中,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完全符合
31、这一趋势,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加强 点评: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 1)调整中央机构。秦始皇时期是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是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清朝时间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西汉王国问题的 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 4)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
32、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汉武帝时推行察举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 (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 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不正确的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宰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御史大夫、刺史,都是负责监察的; B宰相、参知政事,都是负责行政的; C太尉、军机处,前者负责军事,后者为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D郡县、行省
33、,都是地方机构。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点评: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 “跪受笔录 ”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 :“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利 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34、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可以看出,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的改善,是大量的百姓变的贫困,使游手好闲之人变成了盗贼。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海禁政策 点评:海禁政策的影响。虽然在一定时期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中 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
35、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B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 D “举孝廉,父别居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判断,材料中描述的是科举制,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是九品中正制; B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是科举制;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是宗法制; D “举孝廉,父别居 ”是察举制。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的意义: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
36、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昔者天子有争(同 诤 ,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 D目的是矫正天子和王侯的过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昔者天子有争(同 诤 ,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这句话中体现出了 “争臣 ”的重要性,所谓“争臣 ”指的是古代负责谏议的官员,其主要作用是矫正天子或诸侯的错误。A目
37、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应是谏议;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夸大谏议的作用;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王权是至高无上的不可能受到约束。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 点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 度的特征 ( 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 2)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 3)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其主要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听从于
38、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 ( 4)思想控制:历代统治者都加强思想专制,儒家经典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 5)宗法 观念: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 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当中的关键词 “影响最为深远 ”,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雅典给人类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他的民主制度,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39、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都不是最 典型的民主制度的体现。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公民处理国家事务,体现了人民主权。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雅典的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和积极作用: ( 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民主政治重视与强调公民人权、自由与责任感、注重文化教育,极大地发挥了公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 2)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所创造出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法治、民主监督、民主决策
40、、多数人决策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听烦了。 ”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 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听烦了。 ”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泛滥的弊端,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
41、质,故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雅典的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 ( 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 ( 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大的弊端) ( 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公元 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
42、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被称为公民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时为罗马帝国时期,联系史实可知 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说法是符合史实的; 被称为公民法,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此时是万民法而非公民法。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罗马法 点评:正确理解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 ( 1)在适用范围上,打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 ( 2)在适用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
43、洁、共用; ( 3)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 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内容,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等公法范畴的局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由此可得出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C从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 答案: A 试题分析: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中 “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体现出了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
44、律体系的影响,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 2)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 3)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 影响。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答案: A 试题分析
45、: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材料描述的是光荣革命,联系史实可知,光荣革命是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结束了君主专制。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 1)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保留了国王的君主制度,享有最高待遇,但实权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 3)国王是国家元首,但
46、“临朝不理政 ”,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 “社会持续动荡 工业化 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 “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关键词是 “用协
47、商手段 ”,作者强调的是协商的重要性。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法国政体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综合题 制度的建设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 料一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 1)材料一中 “以有侯王 ”一句涉及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1分)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