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3546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南郑州第四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殷墟刑具陶俑 B 牛耕图 C 甲骨文 D 铁犁答案: C 试题分析:殷墟戴刑具陶俑无法看出耕作情况,属于陪葬品,物品陪葬代替了人的陪葬;铁犁牛耕在春秋以后;铁犁出现在战国时期。因此 ABD均错。甲骨文中体现的是井田制,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生产。故选 C 考点: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点评: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大规模协作的方式生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小农经济的产生、耕作方式的变化等。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

2、95 、 18961911 、19121913 、 19141918 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 1914-1918年应是 A 0 55个 B 2 5个 C 3个 D 4 6个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增多的趋势四个年份段分别是18751895 、 18961911 、 191219 13、 19141918 对应的民族工矿业年均注册数应是 0.55个、 2.5个 、 3个、 4.6个。因此 D项正确。其他各项均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不符。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

3、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下图是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 示意图 ”,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经济成分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指的是自然经济; 指的是洋务派企业; 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经分析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指的是 19世纪 60年代 90

4、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外国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 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 “创举 ”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

5、由材料中 “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可看出当时对工商业的重视,而 “创举 ”就是指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由此可判断 B 项正确。 A 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在明朝后期出现; C 项并非材料说的主要意思; D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点。 考点:清末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点评:清朝末年,随着外国侵略的不断地加深,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也在不断地增强。学习外国强盛之术,兴办实业成为了国人的自强之道。另一个方面,丧权辱国的对外合约也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为了增加税源,开始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 料:民国某年 1月至 8月, 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 17.8万

6、元上升至 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时期 B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通货膨胀现象非常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处境艰难。故选 C。 A 项错误,材料信息应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B项错误,国民党的内战是主要的原因; D项明显错误。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了筹措战争的经费,

7、大肆搜刮的同时,实行货币贬值的政策,引起了通货膨胀的严重发展,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 革 ”(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 ,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8、 ”可以看出此时说的改革是指洋务运动。故选 A。 B项是在1898年光绪年间,清末 “新政 ”是在 1901年开始的,也只是在光绪年间; D项是在 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同样是在光绪年间。因此都与材料说的还是在同治年间不符;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 握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观察下表分析中国丝茶出口的特点,你认为这特点对中国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 年份 茶(磅) 丝(包) 1843 17727750 1787 1849 8298

9、0500 16298 1854 109369000 54233 1858 103564400 85970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C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中国的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对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外国商品侵入的影响,材料并未体现中国的进口情况; CD项说法都正确,但不是最大的影响。 考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0、。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口量增加,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表 1 1885 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 厘金 (商业税 )( %) 关税( %)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 0 表 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

11、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处理、概念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明确题中 “厘金 ”的含义是指国内贸易税收 “关税 ”是指对外贸易的税收,而 “田赋 ”是封建传统的赋税制度。研读表格数据可以发现 19 世纪末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赋税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开始影响到清政府的上层建筑和经济政策。故选 D。根据以上分析 ABC均错误。 考点:清政府财政收入比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政府的财政

12、收入的比例情况。 1840年后,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 19世纪 60年代以后,民族工业发展起来,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商品流通,成为清政府的主要税源。 1895年后,顺应这一趋势,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

13、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答案: C 试题分析: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过程是 “纺与织 ”“耕与织 ”分开的过程,根据这个 “原理 ”,查看材料,即可得出 C项正确。 A项说的是土布使用者增多; B项说的是农妇等开始从事建筑业; D项说的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因此 ABD均未体现耕织分离的情况。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点评:近代在列强的商品倾销下,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

14、界市场。此外, 还要知道,此时中国还出现了民族工业和洋务企业,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的洋务企业的作用和近代民族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是考试的重点。 表 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反映出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1880 24.9 5.5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仔细阅读材料,

15、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从材料看, 18701910 年,中国的棉布、金属和矿物的进口量逐年下降,而机械设备的进口逐年增加。这表明,随着中国工矿企业的发展,棉布、金属和矿物产量增加,对外依赖减少,进口逐年下降;而工矿企业的发展,对机械设备需求量增加,导致进口量逐年上升。故选择 C。根据分析,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工矿业的发展 点评: 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成果也逐渐的传入中国,中国的采矿业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此时中国的重工业发展还是很微弱,经济发展还是以轻工业为主。一战期间,中国的轻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新兴工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作为省会的汉阳建成投产。选址汉阳建铁厂,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 考虑因素,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故选 B。 A项错误,洋务企业是官府经营,不计成本; C项说法错误,洋务企业具有垄断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项是兴办企业的目的,但是不是选址方面的考虑。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兴办了

17、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其性质是封建主义性质的企业,由封建政府控制。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下列选项中 正确反映了 1870 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870年前后民族企业出现发展起来; 19世纪 90年代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 19121919 年一战前后迎来黄金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民族工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观察几幅曲线图, A项较符合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

18、, BCD均错误。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

19、治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 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 20世纪初)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故选 A。 B项错误,近代传媒的发展并未经历着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 CD项错误,政治和思想领域里的变革开始是从 19世纪末期开始的。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属于天下移风时期、一战期间由 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

20、黄金时期,是飙转豹变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郑观应主张: “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 ” 。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 ”(世博会 )的有利条件是 (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兴商 务 ”“必自上海始 ”,体现了上海商贸业的发达;上海为 “中西总汇 ”,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故选 B。 A、 C、 D 在材料中

21、均没有反映或反映不充分。 考点:早期维新思潮 点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持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洋务运动的后期,一些洋务派人士从洋务阵营中走出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分桂芬、王涛和郑观应等,转而批判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工商业,同外国进行商战,产生了最早的维新思想。 元代王祯指出: “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佃民,必求垦佃,犹不胜稼。 ”这反映的本质是 A小农 经济生产规模小 B小农经济阻碍经济发展 C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D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田地被分完了,进而山上得到开发,山上土地被开垦完了,租佃关系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材料反

22、映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故选 D。AB项材料并未体现; C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这一特点,而是说由于人口太多,致使土地资源紧张。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和租佃关系的发展 点评:小农经济是考试的重点,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也要知道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乾隆时南江县制 棉布谣: “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 ”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不包括 ( )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

23、有较大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生 C早期包买商已打入生产领域 D江南出现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家庭纺织业已经与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因为 “吴中贾 ” 会来征收她们的产品;这种为包买商生产的方式实际上是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形式,是最初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说明包买商已经打入生产领域。因此 ABC均正确。 D项错误,并没有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清代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与市场联系的越来越密切。并且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于此相关的古代手工业的集中经营形态如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等它们的

24、势 力的消长等需要把握。 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 13公顷,折合 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 “百亩之田 ”,相当于 31 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 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 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干数字 “195市亩 ”和 “31市亩 ”,可说明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为精耕细作,土地多了耕作不过来,从而也可以看出这是小农经济,规模比较小。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我国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因此 A、 B、 D三项均正确,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古代农业发展

25、的特点 点评:古代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点主要有: 1、生产工具的进步,商周时期主要是石器,但是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战国的到普遍的应用;此外,犁耕技术也不断的进步; 2、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如漕渠、白渠、都江堰等。 3、技术的不断提高,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的完善。 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苏富比由 2011年 4月 1日至 8日将推出 3,600件书画 ,瓷器及珠宝等珍品,总估价达 27 亿元。其中一件珐琅彩 “锦鸡花石 ”图胆瓶,预料成交价超过 1.8亿元。你认为这只碗最可能 是哪个朝代的( )。 A宋 B元 C唐 D清 答案: D 试题分析:珐琅彩在清朝开始出现,故选 D。 A项产生了我国著名的瓷都

26、,景德镇,反映了制瓷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B项时期出现了彩瓷; C项时期制瓷业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此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 要把握。 唐人有诗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直到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文学记载侧面反映 考

27、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关键是从材料中得出结论。诗句反映 正确,陕西扶风法门寺的考古发掘说明 正确, 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出来,故选 A项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此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 “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

28、时( )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经济重心已经完成难移,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而且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 B、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棉花宋末元初由边疆传入内地,元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松江成了棉纺织业的中心;明代后期成为普遍的衣料。 汉书 食货志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

29、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解读材料可知,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现象,所以选择 D项。 A项明显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从政府到民间均通行的思想; B项说法绝对化,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C项明显错误。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虽然在古 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或者商品专营,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商品经济依然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了官府

30、的政策与官民的认识和行动相背离的现象。不过总的来看,重农抑商政策会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 “西家卖丝籴新谷 ”说明 “丝 ”和 “新谷 ”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择 A 项。 B项明显错误; C项出现独立的手工

31、业家庭是在春秋时期; D项说法错误,我国古达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考点: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点评:宋代我国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大量的产品进入到市场。手工业方面景德镇的瓷器得到很大的发展,被称为瓷都;棉花也得到种植。商业方面,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 草市,流通领域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交子。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

32、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基本史实的概念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此题为反向选择。从 “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 馆碑 ”中 “便往还而通贸易 ”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 A 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 C、 D 也正确。 B项错误,商业中心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清朝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往往和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在一起考查,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 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

33、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明代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需要把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

34、A 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 A 项;选项 B 中的市 ,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 B 项;选项 D 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 “备置官司,税敛既重 ”即 “坊 ”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 D 项;因此本题选 C 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并相当的繁荣。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但是也应该知道,宋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还是农耕经济的附属物,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轨道进而得到独立的发展。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 “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

35、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 B 两项仅是 “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 播之 种光荣礼节 ”; D 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 C 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 ”(如郑和下西洋),故选 C 项。 考点:明朝的朝贡贸易 点评:朝贡贸易在明清之际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明清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侵略,实

36、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民间的贸易遭到打压,政府的朝贡贸易得到发展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朝贡贸易主要是用来巩固友好,宣扬国威而不是为了获取利益。 下面是 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 “最重要的中国藏品 ”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 1)很多漂亮的 、上乘的男女服饰 (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 (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 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解要抓住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 18世纪的中国还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因此, ABD说法是错误的,只

37、有 C项是正确的,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的影响,包括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等都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考点: 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 点评: 17、 18世纪,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对儒家思想中的重民的内容,认为可以作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的武器。启蒙思想家们大都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和西方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启蒙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 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

38、酒杯畅饮 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 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因而 错误, 项错误,彩瓷最早出现在元朝;夜市最早出现在唐朝后期,因此 项也错误。灌钢法东汉末期已经出现,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情况。其中手工业方面主要考查的是青铜冶炼方面的知识,商业方面重点考查的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普遍的出现夜市是在宋朝,交子也是在宋朝开始出现的,但是唐代出现了柜坊。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 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

39、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B宋代东京的C汴河两岸 D坊墙倒塌以日 辉煌 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宋时期的城市与唐朝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因此最确切的应为 D项。 ABC三项都无法准确的表述出宋代与以前相比在商业上发生的变化。 考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的考查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理解分析的能力。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起来,不仅出现了夜市,也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在农村则出现了草市。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北宋城市发展的状况等。 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40、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依托材料考查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的历史。由材料 “ 谓之团钢 ”可以断定这是关于团钢法的介绍,团钢法又称灌 钢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最突出的一项成就,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故选 C。根据分析, ABD均错误。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金属冶炼业 点评: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在春秋时期主要表现为青铜冶炼业,因此,春秋以前也被称为青铜时代。在春秋以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此外,应该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综合题 材料一

4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 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 “吾乡左 (轻视 )儒右 (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 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 (MGoD tey)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

42、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 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 材料二、三选自中国全史 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9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新观念?( 3分) ( 3)郭德利认为 “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 2分)并

43、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6分) 答案:( 1)原因: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 ( 2)新观念:推崇商人。 (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 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原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棉纺 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 ”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是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多位于交通要道。( 2)从材料 “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可

44、以看出此时对商人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推崇商人。( 3)从材料 “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的思想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城市工 商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点评:古代我国历代政府普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随之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功能的增强。另一个方面历朝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巩固农业的主导地

45、位,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 “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

46、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 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 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 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 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 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 中的中国 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

47、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6分)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 “迷惘和阵痛 ”的表现。( 4分)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10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0字左右。) 答案:(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 3)提示: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与概括分析能力。( 1)应考虑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和国内新经济因 素对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作用( 2)根据材料信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