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56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2年 11月 15日即 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第十一个 “世界哲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哲学日 ”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 ) A哲学源于社会生活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只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 “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可看出本题是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2、并不只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故 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A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哲学的作用。 点评:本题是学生对哲学的作用的分析判断,然后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知识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单位: %)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如下图 所示。下面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恩格尔系数在 60%和 50%间的任何变动匀属于质变 B恩格尔系数在 60%和 40%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恩格尔系数在 60%和 40%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恩格尔系数在 50%和 40%间的

3、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的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所以恩格尔系数在 50%和 40%间的任何变动未发生性质的改变所以均属于量变。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学生容易相互混淆,此类知识一直在高考中以不同形式出现,需要牢记两者的区别。 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集智攻关,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 “

4、神一 ”到 “神八 ”的研制,实现了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与“神八 ”的成功对接。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此基础上建立 “天宫二号 ”、 “天宫三号 ”两个空间实验室。这体现了( ) 事物量 变必然引起质变,实现事物发展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前提 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引起质变。故 ABCD项错误。题中 “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集智攻关,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 ”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

5、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前提。技术的攻克是广大航天人团结合作的结果,题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 将在此基础上建立 “天宫二号 ”、 “天宫三号 ”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了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科学实验活动的特点。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原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认识及评价问题的能力,常用 “这表明 (说明 )”“这意味着 ”“这就是说 ”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 电影 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

6、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 ”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 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的观点是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相信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所以可以对他们说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

7、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故 B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联系具有客观性。 点评:本题题型比较新颖,属探究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唐代元稹蚁: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 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下列诗句与诗文蕴涵哲理相 致的是 (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这首诗通过小

8、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也体现要注重量的积累。故本题选 D 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体现发展的观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联系的观点。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谈到有人质疑

9、他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抄它,是因为它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我突破它,是因为它已经不能满 足我们创作心灵的需要。莫言的话与下列名句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 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B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抄它,是因为它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我突破它,是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创作心灵的需要。是辩证的否定,有选择的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这一观点。故本题选 A项。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意思是去掉繁杂提炼精髓才能画成功的道理 ,才能在十分的熟练中创造出不同

10、凡 响的新风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现在一般形容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情态。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前一个凌云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 “凌云 ”,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 “凌云木 ”,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辩证的否定。 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 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

11、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建设民生工程 ( ) 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们可以领悟到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故 项

12、错误。本题选 B 项。 考点: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点评:对于不能一下确定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最好使用排除法来做,最经常使用的排除原则有:本身说法错误;和题意无关;说法过于绝对;主体不一致,本题中的 都是和材料不一致 在小 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知识的时候,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甲为普遍性,乙为特殊性 B甲为斗争性,丙为同一性 C甲为主要方面,乙为次要方面 D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 答案: D 试题分析:主次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

13、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表现的是诸多矛盾之间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关系,它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情形之一。)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 项。 考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点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要搞清楚。一是:主次矛盾针对的是复杂事物存在诸多矛盾时,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次方面针对的是一个矛盾的双方或两个侧面有主有次。二是:使用的关键 词不同,主次矛盾常用中心、重点、关键、首要等。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主流、性质、主体等。三是:主次矛盾常用来解决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来分析事物的性质、形势等。

14、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 15日至 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以“稳中求进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做法体现了( ) A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B在分析形势时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决定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核心。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 “做、办事情 ”,改造世界

15、、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由题中以 “稳中求进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看出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 ABD项错误。本 题选 C项。 考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主要矛盾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主要是搞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 9月 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 “反本开

16、新 中重振辉煌。下列对 “反本开新 ”的正确解读是( ) “反本 ”是 “开新 ”的基础 要先 “反本 ”,而后才能 “开新 ” “反本开新 ”的实质是 “扬弃 ” “反本 ”就是否定过去 , “开新 ”就是肯定现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汲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辨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

17、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辨证的否定。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 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 “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持续,经济低迷,人们充分认识到目前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反思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词之一。据此,以下判断准确的是 ( ) A本次论坛的主题 “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属于人们对守旧意识的反映 B全面深入的反思积累到一定程

18、度必然导致全球经济渡过金融危机的寒冬 C人们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思是推动 本次论坛认识深化发展的唯一动力 D全面深入的反思和变革表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次论坛的主题 “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属于人们创新意识的反映。全面深入的反思积累到一定程度和导致全球经济渡过金融危机的寒冬没有直接的联系。人们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思并不是推动本次论坛认识深化发展的唯一动力。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 点评: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 的实

19、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2012年 5月 25日,联合国首轮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经过近两周的艰难谈判,去年德班气候大会确立的 “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 ”最终达成谈判议程,并确定了主席团成员。这说明 ( ) A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事物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 C事物变化发展的总趋势都是前进的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由题中经过近两周的艰难谈判,去年德班气候大会确立的 “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 ”最终达成谈判议程,并确定了主席团成员体现事物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故本题选 B项。 A

20、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中国好声音缘起于荷兰的 The Voice,由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公司双 方合作,引进该节目版权,从而实现本土化运作。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灿星能直接参与浙江卫视广告分成。这种合作模式 ( ) 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优化了系统内部结构 表明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

21、题分析: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发展。故 项错误。由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公司双方合作,引进该节目版权,从而实现本土化运作。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灿星能直接参与浙江卫视广告分成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优化了系统内部结构。本题选 A项。 考点:联系,系统内部的优化组合。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 。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 9月 19日,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指导超级稻第三期

22、目标亩产 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农业部专家组按照严格的测产验收规程,测得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 926.6公斤。材料体现了( ) 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事物的联系是不能实现的 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当然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应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并不是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故 项错误。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发

23、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本题选 C项。 考点:联系知识点。 点评:此类考题,首先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趋势,不直接告诉考生一个信息。其次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我们解题的钥匙,把握以上两点,学生就能正确解题了。 国家天文台预测, 2012年 6月 6日上午,天空将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 彩天象。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性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24、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本题是对金星凌日的认识。故本题选 D项。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道家哲学认为 “道 ”是宇宙的本源。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 ) A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B人不过是一架像钟表那样的自动机,心脏是

25、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 C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D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道家哲学认为 “道 ”是宇宙的本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

26、就是依据材料提 供的道理,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本题难度适中。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 “有容乃大 ”。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 ( )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题中的观点是古

27、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足之处是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点评:本题分两步完成,一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判断题中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然后需回忆书本知识,找出这一观点的不足。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互联网 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对互联网的认识,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的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对此,从矛盾的角度看( ) 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互联网所带

28、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好坏两个方面,互联网也是如此 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 B C D 【小题 2】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 “甄 痔濉薄 翱拥 薄 old住 ”等成为网络常见流行语。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新名词 “ 甄 痔濉薄 翱拥 钡鹊某鱿趾土餍校 从吵龅恼苎 览硎 )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是对互联网的认识,应全面看待

29、互联网,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方面又要看待不利的一面。也就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小题 2】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不是相互依赖的。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 项错误。题中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本题选 C项。 考点:矛盾、物质决定意识。 点评:题目都是以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哲学现象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的哲学依据,这需要考生不仅记住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理解,这样才能判断出一种现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0、。此类题目难度适中 唐 朝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这首诗中写道,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看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也就是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故 B项错误。本题选 C项。 A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点评:本题一方面是

31、检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检验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 2012年 6月 12日,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提出,从今年起,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在东北四省区实施 “节水增粮行动 ”,计划用 4年时间建设农业灌溉工程 3800万亩,总投入 380亿元,包括中央财政投入的 228亿元占60%。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从哲学 上看,国家对水利的重视是基于 ( )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C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32、是变化发展的 【小题 2】在我国,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这说明 ( ) 整体和部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题中在东北四省区实施 “节水增粮行动 ” 计划用 4年时间建设农业灌溉工程 3800万亩,总投入 380亿元,包括中央财政投入的 228亿元占 60%。说明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做出的计划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的。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

33、析:由题中 “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 ”可看出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部分,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 考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一材多用型选择题。这种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说明评价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对知识综合性考查的要求很强,对考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解答这种题型要求对材料认真分析,找出材料所反映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领会其实质。认真分析备选项,然后对材料的信息加以对比

34、,鉴别淘汰,选择题肢,找出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水深超过 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35、但不是循环的过程。是波浪式 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是标准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并不是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才能成为真理。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认识的反复性。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中。 在探究 “事物联系哲理 ”的课堂上,一位同学举例:在非洲东部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哨刺金合欢树。在它的周围,举腹蚁、天牛、介壳虫、长颈鹿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 网。为了不让长颈鹿等大型食草动物吃合欢树的叶子,一些美

36、国生物学家在 6棵树周围围起带电栅栏。 10年后,那些受保护的树日渐枯萎死亡,而没有受到保护任由长颈鹿啃吃的树却依然长势良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事例反映具体事物的联系不因人类活动而改变 B事例反映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C事例反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事例反映自在事物的联系优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具体事物的联系会因人类活动而改变。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但是,世界上每一

37、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故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联系的知识点。 点评:解答这类选择题明确提供的材料,提出问题,正确答案:隐藏在各个选项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材料和各选项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要求 学生对各选项中的解释是否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相一致。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6月 29日, “神舟九号 ”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月 27日,我国自主设计的载人潜水器 “蛟龙 ”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毛泽东当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的豪言壮语,在今天已变为现实!在今天的中国,前

38、瞻性研究尤为可贵。想获得准确的预测就要 ( ) 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理 论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合理想象的直接现实性功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合理想象也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功能。故 项错误。题中的事例告诉我们想获得准确的预测就要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本题选 A项。 考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点评:本题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背景,学生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分析问

39、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集聚效应 ”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强群体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 ”给我们的启示是 ( )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要学会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 项错误。由 “集聚效应 ”的含义可看

40、出我们应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学会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本题选 B项。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 综合题 “十一五 ”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 “十二五 ”目标 目 标 项 目 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十二五目标 万元 GDP 能耗降低( %) 22.0 22.09 17.0 化学需氧量减排( %) 14.9 19.44 12.0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2

41、3.22 14.9 为确保实现 “十二五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山东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首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2分) 答案: 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树立全局观念。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体现了这一点。 (4分 )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主要矛盾。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体现了这一点。 (4分 )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

42、展的观点看问题。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这一点。 (4分 )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考查唯 物辩证法道理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道理有哪些,据材料可知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主要矛盾。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其次要将这些知识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主要矛盾。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

43、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 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2年 6月 5日是第 40个 “世界环境日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 ”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南安一中高二( 1)的同学开展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交流感悟】 同学们就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展开讨论: 甲同学: 1860年第一代自行车出现后,就深受富有阶层的青睐 ,将其当作寻

44、求刺激的冒险玩具。上世纪 50年代到 80年代,自行车因其安全、轻快、便捷,倍受中国老百姓的追捧,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 乙同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驾车出行舒适、高效、时尚,自行车这种出行工具逐渐 “失宠 ”。 丙同学: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自行车这种 “落后 ”的交通工具因其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等优点,重新受到人们的眷顾。 ( 1)他们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6分) 【理性分析】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目前自行车在城市交 通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公益性自行车停放场所普遍缺乏;自行车的路权严重受损,许多自

45、行车道被用作汽车泊车位;汽车文明欠缺,骑车人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 2)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绿色出行难的问题。( 6分) 答案: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出行工具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分 )(若回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亦可)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对出行工具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 分) (2) 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府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骑车环境。( 3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

46、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政府要大力开展绿色出行及交通文明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3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一道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背景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归纳、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第( 1)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认 识论的内容:即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等。本题答案:的组织要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确定理论要点。第( 2)问我们首先整合辩证唯物论的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

47、系等。然后,我们再依据材料,选择回答角度。所以解答此题应该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分析。 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知识。 点评:运用唯物论分析材料,首先要清楚唯物论有哪些哲学原理,然后按照前后顺序一个一个在头脑里过一下,看材料适用其中的哪些原理。答题时不应急于下 笔,想清楚我答题要用几个原理,形成几层意思,然后用序号区分开层次表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资料卡: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 “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 ”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 “加不加鸡蛋? ”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 加几个鸡蛋的问题, “一个 ”或 “两个 ”即是 “沉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