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3567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20世纪 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 “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 ”,形成了 “计量史学派 ”。这一学派 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 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研究更加趋于精确,所以计量史学在二 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又波及了整个世界,答案:选 C, A B两项说法错误,计量史学

2、也无法彻底杜绝杜绝历史学家的主观创造性, D计量史学适用有数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而无法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考点:计量史学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 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 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 以 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在中世纪的欧洲,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赐 ”。下列各项中,首先对这种认

3、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欧洲最先质疑上帝或宗教说教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文艺复兴之后 A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有传播基督教的因素,但另一方面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对宗教说教也产生了挑战, C宗教改革和 D启蒙运动更是对罗马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的批判斗争,所以最先质疑教会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答案:选 B。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恢复和发展及启蒙运动的高潮三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人文主义的内容和

4、表现各不相同。古希腊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或开端时期,其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是从关注神等超自然力量转向关注人本身或人类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颇有特色,那就是歌颂现实生活的美好,质疑教会的腐朽与黑暗,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和来世幸福。宗教改革时 期的人文主义体现在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则过多地表现为理性。 关于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 热线 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

5、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 热线 了 ”是指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 路德倡导教徒通过直接阅读 圣经以获得上帝对其灵魂的救赎,而教皇没有救赎教徒的能力和资格,圣经和上帝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些主张极大地挑战了教会权威,所以答案:选择 D, A C两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B项说法错误。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的核心是 “因信称义 ”;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本

6、题的考察角度是 。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法国大革命中民众直接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这一理论理论来源是卢梭倡导的 “社会契约论 ”,即当君主统治严重违背人民利益时人民有权解除社会契约推翻君主统治,因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非君主,所以答案:选 B, A虽然反对君权神授,但主张君主专制, C项主张开明专制, D主张三权分立。 考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点评: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社会契约论积极吸收了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 “

7、社会契约 ”思想。所谓的社会契约就是认为国王统治民众,管理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他和民众所签订的一份契约,其实也就是人民将权力授予国王。因此 “社会契约 ”思想不仅体现了 “人民主权 ”的观念,同时也能说明当国王统治不当时人民起来推翻国王统治的合法性,或者是人民革命的正当性。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看,有 “革命 ”意义的成就是 A水能的进一步开发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石油的开采与利用 D电的发明与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将蒸汽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工厂,它刺激了英国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摆脱了对传统水力

8、和风力资源限制的束缚,所以答案:选 B, A项与题意相违, C 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 考点:科技革命的成就 点评: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产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增加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但也 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 “书记员 ”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 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面 C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9、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称是法国社会的 书记员 ”是指巴尔扎克如实地记录了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场景,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所以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 :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 点评: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文艺发展阶段特征和代表作家和作品的识记能力,总体难度较低,但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较多记忆难度加大,建议学生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忆,同时在平时加强对文艺实践活动参与和关注。 贝多芬自称是 “强硬的民主主义者 ”。下列哪部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 D

10、合唱交响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804年贝多芬在听到拿破 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将原题为拿破仑 波拿巴大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也可称为第三交响曲,从中可以发现贝多芬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这副对联

11、反映了哪一派的态度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对洋务派创办同文馆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持反对和批判态度,这符合固守传统文化不变的顽固派的特点,所以答案:选 B, C D两项也主张向西方学习。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12、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指 1900年至 1910年,当时能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C项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对传播革命思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A B D三项发生的时间与材料要求时间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同时他们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起着重要的

13、推动作用。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 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最高纲领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释了中国革命要分两个步骤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革命,所以答案:选 C, A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分, B项出现在中共二大会议上, D项建国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有具体论述。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高考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工 农武装割据 ”思想, “新

14、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几个知识点上,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闪光性的地方,同时也是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应用中国实践的具体表现,对此必须牢记和加以深刻体会。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 “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 专 甚于 红 ,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 “制度 ”具体是指 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D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 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 “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是指 1977年在邓小平等人的积

15、极倡导下中国恢复了因文革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答案:选 B, A D两项发生在 1990年代, C项出现在 20世纪 80年代。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点评:高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主要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方面: 1949年 -1965年,这是人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此时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文革十年,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尤其是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复兴和大发展的阶段。 2010年 10月 9日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 “本周聚焦二 嫦娥 奔

16、月 ”的文章指出, “嫦娥二号 ”10月 1日完美升空,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神州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70年中国 “东方红一号卫星 ”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点评: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17、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 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 ” 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材料含义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点评:古希腊先哲的观点代表了西

18、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古希腊先哲的观点否定了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了人的价值,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注重人性,提倡追求知识等,从而开启了人文精神之源,成为西方人 文精神的滥觞。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 “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 ”,要求画出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的效果。下图是著名画家范曾先生所画的孔子像。他的画最可能模仿的是 A顾恺之 B王维 C吴道子 D郑板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A顾恺之擅长绘画女性形象的人物图画, B王维以山水画著称, C吴道子擅长人物画,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 D郑板

19、桥擅长文 人画,尤其是以画竹著称,所以画孔子像应该效仿吴道子,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 “以形写神 ”的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突出代表 文人画的特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西方近代美术的比较。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天下莫柔 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阐释了以弱胜强或以柔克刚的辩证法思想,所以答案:选

20、 B,A C D三项思想特征与此不符。 考点:道家学派的特征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思路是,先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在大体明白材料的主要涵义的情形之下,在联系诸子百家的主要主张进行仔细对照比较即可快速找出答案:。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主张仁爱,忠孝和积极入世,道家则主张顺从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依照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墨家则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强调无差别的爱护别人。 “仁 ”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 “非攻 ”主张的思想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

21、未为上层统治者所重视,反倒是法家思想成为各国上层统治者追捧的对象,法家思想也因此成为成为各国强化中央集权推行变法的理论依据,但 “仁 ”的思想在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方面为世人所接受,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是法家学说所起的重要作用, D项是墨家学派的重要主张。 考点: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

22、使民畏之。 ”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强调了 “赏罚 ”在治理国民中的重要性,这符合法家学派的主张,故而 C项符合题意, A B两项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D项是墨家学派的开创者。 考点: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 点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张 “以法治国 ”和加强君主权力,成为战国时代最受欢迎的学说,但由于忽视道德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并主张用严刑峻法镇压民众,导致民众的不满,故在秦代以后丧失主导地位,让给了儒家思想。但中国自

23、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多采用儒、法、道三家思想杂糅而用之。 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 “异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 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这表明,古代帝王 “泰山封禅 ”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说明封禅的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即 “受天命以为王 ”,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上述封禅行为的主要意图不符。 考点:君权神授 点评:君权神授是神

24、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 ,管理人民。据记载,在中国,夏代奴隶主已开始假借宗教迷信进行统治,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对于君权神授理论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还是西方欧洲君主对此都积极加以强化和倡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查理一世和法国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都是君权神授理论的狂热信徒,当然最终二人也因此而丧命。 隋唐时期出现 “三教合一 ”的趋向,儒、佛、道三家逐渐融合。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这一观点体现的是 A佛教与道教的融合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三教的融合 D儒学与道教的融合 答案: D 试题

25、分析:本 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含义是不管身处朝堂还是隐身山林之中,圣人的社会职责不会变化,即要心怀天下安危和黎民幸福,这也与范仲淹的名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似,庙堂和山林分别是儒家建功立业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场所,所以材料中的观点体现的是儒学与道教相互融合,答案:选 D, 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 点评:魏晋时期是儒学第一次面临外来文化挑战的时期,佛学的传入和广泛传播使儒学的发展遭遇极大风险,儒 学能否融合佛学思想是儒学能否再次创新的一次重要机遇,同时也是儒学

26、正统地位能否巩固的重要一环。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关心国计民生,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工商皆本 B经世致用 C自由平等 D重农抑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积极倡导经世致用理论即学术研究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关心国计民生,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材料中含义不符。 考点:明清之际的思想特点 点评: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 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

27、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封建传统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 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 “近代世界 ”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A C两项最早出现在唐代, B项在我国汉代既已出现, D项在宋代应用于航海并传入欧洲,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点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

28、就,并称为四大发明,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年代以及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汉献帝时修一条农用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中提及的计算方法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太平经 D墨经 答 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献帝是东汉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修建农用水渠计算土方需要利用专门的数学著作的成就,备选项中九章算术可以为其提供最好的指导说明,答案:选 A, B项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 C项是是道教的主要经典, D项是墨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三者均不是数学著作。 考点: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点评:数学

29、成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比较突出的代表,在记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容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纵向归纳:把某一项科技成就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完整归纳; 横向 归纳:将同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分门别类,如数学,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方面。教材中的内容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不便记忆。 2009年 11月 16日,世界首座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正式开馆。博物馆门前屹立的字坊(如图),高 18.8米、宽 10米。这个 “字 ”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博物馆门前屹立的 “字 ”字属于甲骨文,可以明显看出其具有象形的

30、特征,答案:选 A, B主要出现在竹木简或印章之上 ,笔画纤细, C D两项字体结 构呈四方形而不像图片中笔画圆润婉转。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 文字 点评:文字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中国早在商朝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甲骨文,若要从中国文字的起源来看其出现的时间会更早。当然,能说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的证据还有四大发明和几千年从未间断的历史线索和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 诗 词 曲 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城市经济的繁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31、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中可以发现赋 诗 词 曲 小说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文化下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所以文学主流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两项与上述推动文学主流形式的变化原因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点评:准确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是高考大纲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 和整理,同时还应关注。某种主流文学形式与其产生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促使这种文学形式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牢记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梅兰芳

32、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 11岁登台, 20岁已闻名于京沪。他最擅长的角色是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擅长扮演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即旦角,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戏曲艺术 点评: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时期,对以后中国戏 曲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考中多从戏曲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考查。本题考查的京剧只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方面。在高考中可能还会考查其他戏曲形式,希望引起关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轼认为, “书必有神、气、

33、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 “我书意造本无法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 材料二 宋徽宗赵佶以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 “无 ”,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 材料三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 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材料四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

34、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理学对宋代文人及书法、绘画的影响。( 6分) (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宋明理学。( 8分) 答案 :( 1)理学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6分) ( 2)评价: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分)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试题分析:( 1)从材

35、料一、二的文字内容中可以总结出理学更加注重对艺术家内心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高考中将二者进行对比考查成为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和角度。在高考中还应关注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6、消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 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务学堂师生问答 杨树谷(学生)问: 孟子曰: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读书至此,不免有疑。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以去云乎哉?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教习梁(启超 )批: (记)曰: “非特君择臣也,即臣

37、亦择君。 ”又曰: “君使臣以礼。 ”夫臣者也,与君同办民事者也 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自秦以后君权日尊,而臣之自视,以为我实君之奴隶。凡国事之应兴应革,民事之应损应益,君之所为应直谏犯颜者,而皆缄默阿谀为能,奴颜婢膝以容悦于其君,而 “名节 ”二字扫地尽矣。至于今日,士气所以委靡不振,国势所以衰,罔不由是。此实千古最大关键矣。其亦未闻孟子之大义焉耳! ( 1)杨树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 4分) ( 2)梁启超是怎样为学生解惑的?( 8分) ( 3)时务学堂师生以 此为题展开议论的真实用意何在?( 4分) 答案:( 1)孟子认为君无道,臣可弃之,这与后来儒家所倡导的 “

38、三纲五常 ”、 “君权神授 ”等有相悖之处,与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 4分) ( 2)首先,正论 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名言并指出, “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 ”,以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4分) 其次,反论 从秦朝以后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它违背了孟子和儒家的思想。( 4分) ( 3)用意:其一,托孔孟之道为推行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其二,借儒家倡导的君民关系, 论证其政治主张 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君无道,臣可弃之,这与后来儒家所倡导的 “三纲五常 ”、 “君权神授 ”等有相悖之处,与中国历史

39、上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有矛盾之处,这是令杨树谷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 2)归纳梁启超言论的内容可以得出梁启超的观点及论证:援引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名言并指出, “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 ”这说明孟子的言论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其次,从秦朝以后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它违背了孟子和儒家的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此举的意 图是其一,托孔孟之道为推行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其二,借儒家倡导的君民关系,论证其政治主张 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考点:维新变法思潮 点评: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40、的愿望,标志着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由器物文明开始深入到制度文明的层面。但是他们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时却给了他披上了传统文化的外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阻力,但也表明其力量的弱小和软弱。 阅读下列材料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 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地球公转。公元 2世纪,这个思想被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然而, 1514年,波兰教士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他的观念是,太阳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行星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后来,德国人开普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公开支持哥白尼的理论。同时,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的理

41、论 ,提出行星不是沿着圆周而是沿着椭圆运动。 虽然他几乎是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的和观测相符,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磁力引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只有到了 更晚得多的 1687年,这一切才得到解释。这一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也许是物理学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著作。 在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是,设计出的新理论实际是对原先理论的一个扩展。例如,非常精确地观测水星,发现它的运动和牛顿引力理论预言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差异。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了和牛顿理论略微不同的运动,和观察到的相符合,而牛顿理论做不到,这个事实是对爱因斯坦新理论的一个关键证实。 霍金时间简史 读

42、后请回答: ( 1)哥白尼提出了什么新的天文学理论?当时处于什么思想文化运 动发生之时?( 4分) ( 2)牛顿又提出了什么新的物理学定律?( 4分)爱因斯坦又怎样发展了牛顿的科学理论?( 2分) ( 3)归纳概括牛顿和爱因斯坦科学理论贡献的相同之处( 8分) ( 4)这些科学家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日心说。文艺复兴。( 4分) ( 2)物体机械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4分)提出相对论。( 2分) ( 3)都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革命( 2分),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1分),爱因斯坦相对论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1分);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2分

43、),牛顿力学为唯物主义 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1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1分);推进了技术的进步( 2分),牛顿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分),爱因斯坦相对论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1分)。(答出一点,得 4分,最多不超过 8分) ( 4)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不会停止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可给分)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可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遭到了教会的极大压制,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514年 ”可知这一理论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2)结合所学可 知直接回答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贡献。

44、( 3)根据所学知识直接找出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贡献的共同点即:都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革命,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爱因斯坦相对论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牛顿力学为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推进了技术的进步,牛顿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爱因斯坦相对论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4)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总结得出如下启示: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不会停止的,科学进步也不可阻挡,科 学 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考点:西方近代科技的建立 点评:中世纪时期,西方的自然科学长期遭受教会的压迫,发展缓慢,进入近代以后,伴随文艺复兴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科学实验得到了提倡,西方的自然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最终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强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