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广东新语记载: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 ) A分配方式 B耕作方式 C经营方式 D土地形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可以看出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 B。 A项是产品分配方式,材料无法体现产品分配的内容; C项是经营方式,是说如果管理生产的, D项是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耕作方式 点
2、评:耕作方式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我国耕作方式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效率较低。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但是并未广泛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春秋时期出现的牛耕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后世耕作的主要方式。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这一贸易的主角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西班牙 答案: A 试题分析:贩奴贸易最早的是葡萄牙,几乎主要的殖民国家都参与其中,但是英国是贩奴贸易的最主要的国家。故选 A。贩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贩奴贸易是三角贸易的重要的内容。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
3、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贩卖黑人奴隶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内容之一。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有学者认为 “在 19世纪,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这一 “扩张性的文明 ”是指 ( ) A游牧文明 B海洋文明 C工业文明 D信息文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时间 “十九世纪 ”和 “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可以看出这是工业文明。故选 C。 A项属于传统文明; B项并非扩张性的文明; D项与 19世纪时间不符。
4、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 18世纪开始的再生产技术领域里的变革。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最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所 取得的成就也最大,从而使英国确立了世界工业中心的地位。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使工厂的建立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是当今人们出行时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火车、汽车 B轮船、飞机 C汽车、飞机 D火车、轮船 答案: D 试题分析: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轮船和火车。故选 D。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飞机等都是使用内燃机的,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素材: “工场 ”、 “工厂制度 ”、 “大企业时代 ”、日本 “四大财阀 ”、法国 “二百家族 ”等。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调整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 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工场 ”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 “大企业 ”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研究生产组织方面的变革。故选 D。A项错误,社会制度并未发生变化,都是资本主义制度; B项只是说了一个时期的情况。 C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此题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制度代替 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自由主义指导思想确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7、。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也需要掌握。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由此可知 ( ) A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西欧国家开始崛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可知道世界已经连接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选 C。 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 16世纪开始兴起; B项是在 19世纪中期;
8、D项是在新航路开辟后。 考点:资本文主义世界市场 点评:世界市场联系的越来越密切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并最终建立;在 20世纪 90年代,世界市场真正成为全球性的市场。世界市场形成后的的影响也需要把握。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 的自由流动 ”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这在近代中国表现为 ( ) A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以及向世界各地的扩张冲击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中国来说,鸦片战争后随着商品的输出
9、小农经济的逐渐的解体就是主要的表现。故选 B。 ACD项都无法体现挖掉 “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 ”的内容。考点:近代工业革命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点评: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侵略方式。鸦片战争后,伴 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挖掉 “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 ”,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19世纪 60年代,中国开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是 ( ) A洋务近代军用企业 B洋务近代民用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10、A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在 19世纪 60年代兴起,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率先采用机器生产。故选 A。 B项是在 19世纪 70年代; C项是在 19世纪 40年代开始; D项是在 20世纪 30年代出现。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 “黄金时期 ”。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B
11、重工业逐渐衰落 C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内地 答案: A 试题分 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进入到黄金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还是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故选 A。 B项错误,重工业发展虽然缓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C项错误,应该是在建国后; D项错误,主要是在沿江沿海地区。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
12、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火柴大王 ”刘鸿生回忆说: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 刘鸿生在重庆的 “大老板 ”是指 ( ) A外国资本 B民族资本 C官僚资本 D商业资本 答案: C 试题分析: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故选 C。 AD项均不符合事实。而B项则是作者说的 “伙计 ”。 考点:官僚资本的发展 点评:官僚资本是在 20世纪 30年代产生的,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明显加
13、强的情况下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而做的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借官僚资本兴建大兴国难才,严重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 。这首民谣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并未推翻清王朝,与题中辫子灭不符,因此 BC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象征着清王朝的翎顶补服、辫子、等级礼仪等被 “灭 ”。故选 D。鸦片战争时期并未进行如此明显的习俗方面的变化。 考点:近代社会思潮的变化 点评:
14、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辛亥革命后在社会社活领域里所发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也需要了解。 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 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故都春梦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B项,歌女红牡丹, 1931年拍摄。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电影 点评:涉及到电影有关的知识需要掌握。我国第一部电影摄制于 1905年,是我国电影的开端; 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
15、上获奖的电影。 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紫光阁铁路 D京张铁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人 1905年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故选 D。 A项是外商兴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 1876年开始兴建; B项是第一条由中国批准兴建的铁路,时间是 1889年;紫光阁铁路是 1886年建立的皇家铁路。 ABC均不是中国自主建设设计。 考点: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但是在半殖民地的中 国,新式交通业的发展只是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并且大都是引进而
16、不是中国自己生产。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西方文明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 下列不属于近代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 A网上购物成为时尚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简单,网上购物是在近年才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是在 20世纪 90年代开放的。故选 A。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 BCD均正确。 考点: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发展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新式交通业的
17、发展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在列强扩张过程中曾一度占领中国台湾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 史知识。在早期殖民扩张中侵犯我国台湾的是荷兰。后来被郑成功收复。故选 D。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掌握了航海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在荷兰殖民扩张中侵犯了中国的台湾。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早期
18、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 是 A古罗马帝国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B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C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D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 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 B、 A项是在公元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 C项是在 18世纪开始的; D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
19、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向近代的方向发展。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 ”(全球通史)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他到达的地方实际是 ( ) A非洲 B大洋洲 C美洲 D南极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 基本的历史知识。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哥伦布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美洲。故选 C。哥伦布是向西航行的,根据
20、基本的地理知识 ACD均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你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你从陆龟蒙的耒耜经里走来,你从历史课本中 走来,你从唐代江东农民的手里走来。两千多年了,你还没有老去,还在以你原始的姿势被两千年后的农民紧握在手里。 ”材料所描述的 “你 ”指的是 (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犁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21、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均是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同时,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唐代江东农民 ”可知应是曲辕犁,故选 D。 A项是在三国时期的灌溉工具; B项是唐代出现的灌溉工具; D项在西汉时期出现了犁壁,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其发展演变的历程需要掌握。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22、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对此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一现象出现在商周时期 B铁犁牛耕推动其产生 C对古代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D商鞅变法巩固其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 从材料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可以判断是井田制,当时井田称为 “公田 ”。井田出现在商周时期。故选 A。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大量私田开垦,井田也开始瓦解。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是历史进步,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 BCD说法不正确。 考点:井田制 点评: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要知道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商朝兴起、西周
23、时期兴盛、春秋时期因为铁制农具的使用而趋向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瓦解的表现、废除的标志也要知道。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 之后,确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我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因此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符合上述论述的措施是 ( ) A实行井田制 B实行租佃制 C实行庄园制 D实行均田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封建社会抑制土地兼并常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均田制。把无主的土地由政府交给农民耕种,一般不能买卖,农民要负担一定的徭役。故选 D。 A项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 B项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带来的现象; C项是土地兼并的表现。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
24、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台湾歌星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曾风靡海峡两岸。歌曲中所赞美的青花瓷最早出现在 A东汉 B南北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青花瓷属于彩瓷,元代开始出现。 A项是青瓷产生时期; B项是白瓷产生时期; C 项是出现了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 的水平。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点评: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
25、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此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 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 “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A历史悠久 B分工细致 C领先世界 D影响广泛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处,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纺织业水平尚未有中国的元代的高。这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高超。故选 C。 ABD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
26、:古代的手工业: 点评:棉花宋末元初由边疆传入内地,元代得到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松江成了棉纺织业的中心;明代后期成为普遍的衣料。 国语 晋语中说: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说明( ) A西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 形态 D已采用雇佣劳动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这是我国春秋以前实行的工商食官的政策。在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手工业者和商人从官府领取俸禄。故选A。 B项说法错误,此时尚未出现私营工商业; C项错误,春秋时期才出现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项是明朝后期出现的现象
27、。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点评: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质量高,但是不进入市场,在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手工业和商业;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在明代后期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是在春秋时期以后出现的。 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 “商帮 ”,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A闽商和粤商 B晋商和徽商 C陕商和赣商 D鲁商和湘商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清时期出现的商帮是以晋商和徽商实力最强。故选 B。其它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
28、评:此题交易,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明代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需要把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作者要表达的是 ( ) A重农抑商思想 B工商皆本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 D资本主义思想 答案 :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 ”、 “盖皆本也 ”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工商皆本。故选 B。 A 项明显与材料意思相反,材料明确交代 “
29、世儒不察 ”;C项错误,作者并未提出重商主义思想,只是反对重农抑商; D项错误,黄宗羲还是属于封建士大夫的范畴。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新唐书 百官志载 : “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这反映了唐代 ( ) A有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B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D注重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答案: D
30、 试题分析:从材料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可以看出,唐代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交易,防止交易欺诈等。故选 D。 A项错误, 材料说的是商业管理方面; B项材料并未体现; C项在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考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坊市制度比较严格,市场交易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唐代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后期出现了夜市;乡村出现了草市,坊市界限被打破。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的城市发展的情况和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注意不同时期的比较。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现象。这
31、里的 “机户 ”和 “机工 ”是 A平等关系 B对立关系 C雇佣关系 D协作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是一种雇佣关系, “机户 ”靠剥削 “机工 ”获取利益,反映了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 C。 A项明显错误,二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B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除了对立方面,还有统一的一面; D项说法不准确。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点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后期出现,判断标准是看是否出现了雇佣关系。但是发展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政治上,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思想文化领域厉行文化专制,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32、发展。 唐代诗人李绅作悯农二首,其中一首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反映出小农经济具有 ( ) A分散性 B封闭性 C脆弱性 D落后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指的是相互联系较少,独立生产; B项封闭性和分散性有一定的联系,指的是和市场联系较少; C项脆弱性是指经不起自然灾害等侵袭,容易破产; D项是指的耕作方式的落后。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3、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 中说: “(清朝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对外贸易空前发达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是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农耕经济下的手工业和商业,本身并未发展成独立的新的经济形态。故选 A。 B项错误,中国明代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发展缓慢;
34、 C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D项错误,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点评: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支配性的地位,特别是到了明 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范畴。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贸易保护政策 D工商食官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
35、对外贸易,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不是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体现不出; C项说法与材料意思相反; D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工商业政策。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以及农作物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
36、、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等。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 而到 18世纪后期, “三角贸易 ”繁荣 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烟草及白银到欧洲。 材料二 在 19世纪 5060 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他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 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他们必须的工业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的工业力量主要建立在纺织、煤炭和冶铁等几个旧工业部门上。这些部门的技术装备到 19世纪70年代后都已陈旧落 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 到了 19世纪末 20
37、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以上材料均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500年以来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8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中英国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原因。( 6分) (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6分) 答案:( 1)世界动植物交流加强;各大洲联系加强;洲际贸易扩大。( 4分)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 4分) ( 2)
38、由世界贸易的中心( “世界工厂 ”)到被多国赶超,英国丧失世界贸易垄断地位,形成多中心格局。( 2分) 二工后,英国装备陈旧,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二工多国并发,新兴工业国家出现,冲击了英国垄断地位。( 4分) ( 3)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动植物品 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明显加快,各大洲联系加强。这一因素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 2)从材料 “到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
39、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业地位开始被其他国家超过。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发展速度被美国德国超过。( 3)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以依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此题较易。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第二次工业
40、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 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 ”“工苟不兴,国终无 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 张謇全集第 1卷 材料二 据唐闸镇(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大生纱厂所在地)的老人们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夕,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因此不愿意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门打开,开动安装好的机器,任由当地农民来参观。 农民们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前来报名。 必修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
41、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 受到严重打击。 百度百科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主张。( 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农民不愿意进厂做工 ”的社会背景。( 6分) (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8分) 答案:( 1)主张:工业是国家富强之本;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倡导实业救国。( 6分) ( 2)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中国近代企业较少,农民不甚了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较慢,影响范围有限
42、。( 6分) ( 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的盘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社会局势动荡;民族工业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 8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 “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可以看出张骞的经济思想。( 2)小农不愿到工厂做工的原因可以从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基础、工业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2)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地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方面分析。在政治上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从发展开始就收到双重压制;在经济上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导致 人们普遍的轻商;民族工业自身先天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考点: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国的热潮,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创办实业救国。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受到重重阻碍,根本不能保证工业的自由发展,注定这种思潮也是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