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3569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故 B 观点符合题意, A、C、 D均不是根本原因,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我

2、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问的是根本原因,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难度适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 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012 年 10 月 10 日,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提出, “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

3、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这表明,政府 应尊重规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宏观调控要以行政手段为主 不应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应充分发挥政府 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应尊重市场主体权益,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宏观调控, 观点错误,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观点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宏观调控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4、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观点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本题难度适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空调产量 8078.2万台,已经成为世界上空调产量最大的国家,全球市场有 70%的产品产自中国。其中产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追求企 业利益最大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干说其中产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 A观点符合题

5、意, BC 观点没有体现, D观点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也是较为基础的知识点,难度一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 ,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

6、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有 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农产品供给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实行价格管制,控制商品价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宏观调控, 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农产品供给的主体不是国家, 属于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故不符合题意, 属于经济手段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宏观调控 点评:考生注意将几种手段区别开来,主要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

7、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令、法规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 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难度适中。 促进我国今后的发展,必须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故 A符合题意, B、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科学发展观 点评:本题考查的

8、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考生注意把握其四个方面,难度一般。科学发展观 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10年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 254亿美元, 2011年跃升至 500亿美元,中国海外活跃说明 A中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效果显著 B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C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D海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走出去,题干说 2010 年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 254 亿美元,2011年跃升至 500亿美元,说明中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效果显著,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观点

9、错误,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不是主要来源,C观点错误,海外投资还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D观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走出去 点评:实施 “走出去 ”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从 “引进来 ”到 “走出去 ”,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走出去 ”,是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难度适中。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 经济的不平衡性。这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机遇 B经

10、济全球化促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C经济全球化可以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D经济全球化被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性是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被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BC均属于积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会导致风险全球化,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1、,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难度适中。 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是 A全面的 B不平衡的 C惠及城镇居民的小康 D已经达到富裕的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总体小康,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是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CD观点均错误,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总体小康 点评:当前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800多美元;不全面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势不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全面;二是

12、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不小。难度适中。 在经济全球 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 ) 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B面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 C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 A观点说回避挑战是错误的, B说视而不见也是错误的, C观点说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是错

13、误的, D观点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难度适中。 一个美国的投资机构可以在三十分钟内把资金撤出美国股市而进入英国的原油期货市场。这体现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技术的全球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题干说可以在三十分钟

14、内把资金撤出美国股市而进入英国的原油期货市场,所以体现的是资本的全球化,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均与题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试题,难度为简单。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日本跨国公司抢占国际市场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B获取高额利润 C瓜分世界市场 D承受国际市场竞争压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跨国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故 B观点符合题意,A、 C、 D

15、均不是公司抢占国际市场的根本目的,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跨国公司 点评: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难度适中。 阿联酋迪拜政府在对外开放中过度依赖外资,从 而引发迪拜债务危机。这启发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 _原则。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内资为主、外资为辅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公平竞争、公平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题干说在对外开放

16、中过度依赖外资,从而引发迪拜债务危机,所以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故 C观点符合题意, A、 B、 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点评: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把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本题考查考生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为简单。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组织,它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市场准入

17、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答案: B 试题 分析:该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难度为简单。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美

18、国对华油管征反补贴税是迄今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案。我国产品频繁受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制裁 会使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不公正待遇 是因为我国政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是因为我国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将促使我国合理利用 WTO 规则,积极应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我国产品频繁受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制裁会使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将促使我国合理利用WTO 规则,积极应诉,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与现实情况不符合,我国没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是我国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点评:考生要重点

19、把握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掌握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 根据国际市场检测标准,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加强企业自律,重视信誉、形象; 优化出口结构,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转到树立品牌、提升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方向上来; 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流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 熟悉国际规则,按规则办事,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上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A国家应直接管理企业,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B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只有以宏观调控为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

20、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宏观调控, A观点错误,国家是宏观调控,不能直接管理企业, B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 C观点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D观点错误,市场调节是基础,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宏观 调控 点评:关于市场经济,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 “与无形的手 ”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难度适中。 一些乳品企业添加超标三聚氰胺谋取暴利的行为体现了

21、市场调节具有的弱点。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灵活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市场的弊端,题干说谋取暴利的行为,体现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C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市场的弊端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区别,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 可能导致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盲目性:分散经营 盲目决策 一哄而上(下)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滞后性:闻价而行 事后调节 供求失衡 经济波动、资源浪费,难度一般。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

22、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 ”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政府调控机制 B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C市场准入机制 D利益分配机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市场调节 点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价格涨落比较及时、 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

23、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难度适中。 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工人 ,去年工资收入是 40000元,奖金 8000元,炒股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6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7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8000元 28000元 B 40000元 20000元 C 53000元 23000元 D 48000元 12000元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分配方式,因为是国有企业,工资收入是 40000元、奖金8000元均属于按劳分配,炒股收入 5

24、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的资本要素,个体杂货店,年收入 16000元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有房出租,年收入 7000 元属于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故按劳分配收入 =40000+8000=48000 元,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5000+7000=12000元,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分配方式 点评:考生注意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考生注意将其中的三种区别开来,公有制范围内,属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属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土地、管理要素等,本题难度一般。 2012年 3月 21日,财政部决定续发行 2012

25、年记账式附息 (四期 )国债,实际发行面值为 280亿元。本期期限为 10年的长券再度受到市场青睐。购买国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是,它是 A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C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由生产资料公有 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A观点错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B观点错误,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C观点正确, D观点错误,生产要素分配是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按生产要素分配 点评

2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难度适中。 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按劳分配就是平均分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在其中居主体地位 答案: C

27、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按劳分配, 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是平均分配, A、 B、D观点均正确排除,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按劳分配 点评:按劳分配: (1)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 生产资料公

28、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难度适中。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成为 “十二五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 “两个同步增长 ”: 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可以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就能促进同步富裕 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占合理比重 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方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

29、促进社会公平, 观点错误,说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是错误的,同步富裕表述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 观点错误,应该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促进社会公平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说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是错误的,同步富裕表述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 观点错误,应该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本题难度适中。 面对用工荒、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某企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率先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30、建立了职工以工资换取股份的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表明 A维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B建立合 理的分配制度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证 D维护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效率与公平, A观点错误,提高效率是维护公平的物质前提, B观点错误,企业经营的根本是提高效率, C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公平的重要性,故 D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效率与公平 点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1、; 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难度适中。 广东省财政总收入由 2002年的 2800亿元上升到 2008年的 7500亿元,年均增长 22 7。 2008年比上年增长 38 7。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消费水平 C国家分配政策 D社会保障水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故 A 观点符合题意, B、 C、 D 均不是基础性的因素,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点评: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32、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难度适中。 2012年 9月 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9月 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资金 10 5亿元,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

33、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这表明 ( ) 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通过财政支出,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C观点错误,财政支出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观点错误,财政支出属于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题干说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所以体现的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 B 观点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财政的作用 点评: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

34、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考生注意将知识点与材料结合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难度 适中。 2012年 3月 22日,中国金融第 5期载文指出,财政赤字是财政政策运行的结果,当年财政赤字是当年财政收支的差额。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财政赤字就是财政失控,乱花钱 财政赤字意味着增发货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赤字意味着借债过日子,所以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财政赤字, 观点错误,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不一定是

35、失控,乱花钱, 观点错误,财政赤字不一定要增发纸币,也可以通过增发国债来解决,也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 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财政赤字 点评: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财政盈 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难度适中。 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

36、略。财政收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其他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其他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其他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其他收入,故 A观点正确, B、 C、 D观点中的外汇收入不属于财政收入,故排除,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财政收入 点评:财政收入: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国企税后利润、分红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

37、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难度适中。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各省市无权自行调整其扣除标准。这主要表明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无偿性 C税收具有固定性 D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 D观点错误,税率不是不变,而是不能随意变动,题干说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各省市无权自行调整其扣除标准,所以体现的是税收的固定性,故 C 观点符合题意, AB 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C。 考点:税收的基

38、本特征 点评:考生注意将三个基本特征区别开来: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 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难度适中。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按照新的方案,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实行增值税的优点在于 有利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结构 的合理化 有利于国

39、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增值税,增值税有利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促进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国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故 均符合题意, 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排除,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增值税 点评:考生注意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区别开来,本题难度一般。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 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

40、违反税法的现象。下列现象属于骗税的是 ( ) A用欺骗的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B虚列出口货物价格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C以威胁的手段拒不缴纳税款 D超过规定的纳税期拖欠税款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违反税法的行为, A是偷税, B符合题意,是骗税, C是抗税, D是欠税,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违反税法的行为 点评:注意违反税法行为的表现并能正确区分,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

41、不缴纳税款的行为。难度适中。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依法纳税的原因, 观点错误,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故 符合题意, 是税收的基本特征,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A。 考点:依法纳税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为简单。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

42、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综合题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于近两年打出了一连串的 “组合拳 ”,国务院取消了几百项行政审批项目,确保在下达命令、指示、指标、规定方面决策科学。另外,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例;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点打击涉及食品、药品、棉花、农资等犯罪行为。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 14分) 答案: 国家应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 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利用命令、指示等决策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 4分

43、);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对高污染行业确立较高的征税比率,属于经济手段;( 4分)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人民法院打击涉及食品、药品、棉花、农资等犯罪行为,属于法律手段。( 4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宏观调控,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可以从遵循价值规律、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宏观调控 点评: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难度适中。 2012年 3月 20日,半月谈载文指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44、达 3.45: 1;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企业部门(包括金融和非金融)占比明显上升,垄断企业尤为突出;在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中,县乡财政困难。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持续高增长,但劳动报酬占 GDP 份额却呈现下降趋势。 1997年 -2007年劳动报酬占 GDP 份额从 52.7%下降到39.74%,下降了近 13个百分点。在我国初次分配中,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 15倍。 (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分 ) ( 2)从经济生活角度 ,分析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2分) 答案:( 1)材料反映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分) (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45、、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2分)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1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产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1分)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1分)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分) 根本途径:发展经济。( 1分) 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

46、统筹区域发展。( 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第( 1)问:图表题,考生根据图表题的解题方法,即可看出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 2)问: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措施类试题,考生要对症下药,考生可以从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保证居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发展经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等角度作答。 考点: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点评:本题是一个热点兼重点问题,考生要重点关注,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主要有: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47、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处理好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效率,促进公平。难度适中。 某市石油、化工、建材、制药等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把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走出了一条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切实做到了: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生产和消费 “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011 年,该市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 出,努力实现该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