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573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第一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 “交替 ”主要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其提到的是世界格局的交替, A项阐述的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不是世界格局,排除 A。 C和 D阐述的都是对抗或对立的领域方面的变化,与 “世界格局 ”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答案: B。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 “世界格局 ”的

2、含义。基于此逐项排除。 “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 ”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情景 B红军长征的历程 C抗日战争的史实 D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 “四万万同胞 ”指当时的所有中国人,再分析选项,从对内对外来看, A和 D都是中国人内战,和题干意思不符,题干提到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对外战争, B不对,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保卫祖国,反抗侵略,指的是抗日战争,答案: C。 考点: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要意思,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

3、945年 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当时“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A国共两党协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所述史实,联系所学,当时毛泽东到重 庆是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建国问题,所以 B和 C不对。 D项强调的是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而当时毛泽东谈判的对象是国民党,排除 D。注意题干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当然指的是和平民主建国,答案: A。

4、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题关键是要结合所学史实,结合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思考问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 “总统府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联系史实,说 “南京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是指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终点 ”指的是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蒋介石

5、国民党统治,中国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答案: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主旨,解题时要密切联系所学基础知识。 一位著名的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 ”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 “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开辟敌后战场分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6、那时革命军队分 别称为解放军和八路军、新四军。 B项所述没有经过长距离战略转移,排除 B,答案:为 C。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基本考查的是学生对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各个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的不同称谓,此题还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判断能力。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成就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五四

7、运动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爱国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但深层原因在于本国封建军阀的统治和日美对中国的掠夺,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其首要任务是挽救民主危亡,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其客观效果,宣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彻底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内容,答案:为 A。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 前提下分析判断。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抗战,打得日寇投了降 ”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取得了海外

8、华侨的支援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注意 “全国军民齐抗战,打得日寇投了降 ”,实际是强调打败日本靠的是全国人民,所以其反映的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全国人民的抗战,答案:为 D。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 1937年,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他写道: “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

9、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该日本记者目击的是 A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和平居民实行的野蛮大屠杀 B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 C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惨杀和平的居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注意 1937年,联系所学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排除 B和 D。旅顺惨案发生于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排除 A。1937 年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杀戮, 30 万人被杀害,答案:为 C。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在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很多像图中这样的纪念品,让人们追忆着那段

10、辉煌的岁月。这两件展品反映的主题是 A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B以改革救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 C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共和政体 D新政府实行内阁制,约束袁世凯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这两件展品中的关 键字眼 “ 共和 ”、 “民国 ”,这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的是共和政体, A项不对。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不是和平改革, B错误。 D明显与题干主旨不符,答案:为 C。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史实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

11、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 “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联系史实,做出这一规定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策,宗法分封制是古代中国的一项政治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的改革,这三项都与题干没有关系,答案: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祖国建设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2、中美关系改善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实际是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教材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后,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答案:为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仍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 霸权主义 恐怖主义 领土争端 民族及宗教纠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总形势的认识和了解,联系所学 和国际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来两极格局掩盖

13、下的领土争端、民族及宗教纠纷,和美国等大国的霸权主义、还包括威胁全世界人类安全的恐怖主义,答案:为 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总形势的认识和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关注现实。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 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其强调的是 “美国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

14、透 ”,所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应该也是经济措施,分析选项, A、C、 D都属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组织或措施, 1949年在莫斯科成立的经互会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美国的反击,答案: B。 考点:美苏对峙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对美苏对峙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含义,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判断。 “冷战 ”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 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 ”的成立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关于冷战的史实,联系所学可知,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 C项 “北约 ”的成立都是冷战政策

15、的表现, D项是美苏争霸的典型表现,答案: A。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冷战相关史实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1961年 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 “当我们走向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 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 “艰苦的道路 ”就是 A“求同存异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变外交 ”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表明了南斯拉夫既没有倒向苏联,也没有向美国妥协,所以南斯拉夫所走的道路应该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分析选项, A和

16、B 都是中国提出的,与题干无关, C 项不符合题干描述的南斯拉夫的外交政策,答案:为 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充分联系史实,理解题干 “艰苦的道路 ”的含义。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 “无知 ”、“好战 ”、 “狡诈 ”、 “危险 ”;到了 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 “勤劳 ”、 “智慧 ”、“灵巧 ”、 “善于进取 ”、 “讲求实际 ”。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

17、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 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阐述了在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和 70年代初美国人对中国的截然不同的认识,题干提到的是 70 年代初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巨大变化,C项与此不符,排除 C。中苏建交是在 1949年, D项史实错误。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时美国仍然是阻挠,与题干所述事实不符,对中国印象的转变,主要受美国政府对中国政策的影响,答案: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考查了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认识和掌握,

18、解题关键是结合题干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考虑。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 “求同存异 ”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阐述的是关于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联系教材可知,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和一些与会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改变了会议的方向,答案:A。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点评:

19、此题很简单,实际上是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 的识记能力。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阐述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政府的事实,这与我国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有关,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C、 D和题干事实都没有直接联系,答案: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简单分析能力。 村

20、民杨明在 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阐述了中国农村的一个事实,分析各个选项,只有 A项和题干所述事实有关系,答案:为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概况,考查的是学生的简 单分析能力。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 “画外音 ”,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

21、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建立中华民国, C项叙述不符合这部约法内容,答案:为 C。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翻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报纸,发现革命前对老百姓的 “子民 ”、 “蚁民 ”、 “贱民 ”等称呼,在革命后被 “国民 ”、 “公民 ”等词语所代替。他由此对辛亥革命的

22、意义有了深入理解,其中正确的是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C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D使人民完全获得言论自由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其主旨是在阐述辛亥革命前后对老百姓称谓的变化,从“子民 ”、 “蚁民 ”、 “贱民 ”到 “国民 ”、 “公民 ”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了, B与题干无关, C和 D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人民群众不可能成为国家的主人, D项叙述太绝对和夸大,答案: A。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要求学生根据词语变化推断结论,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能力。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

23、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通过 “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可知其主旨是强调了制约这一特点,即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制约与平衡,所以答案:为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主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权利法案、

24、 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上述材料表明罗马法 A是近代西方法律很多原则和做法的源头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规范的汇编 D与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是一致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阐述了一个事实,即近代西方国家法律都是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B项和题干没有关系,即题干中心不是强调 B项所述作用。 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典,而近代西方法律是资产阶级性质, D不对,答案:为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 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主旨。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

25、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明 C希腊文明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 ”可知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源头和发展的关系, A项只阐述了其中一方面的表现, B和 C说法明显不对。答案: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抓住题干主旨

26、,或者说是中心意思。 在学习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老师组织学生召开研讨会,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西周建立原因探究 评价中国科举制的创立者 秦始皇 论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是奴隶制王朝,排除 A。科举制是隋文帝开创的,排除 B。明朝废除丞相后,清朝也始终没有再设立丞相这一职位, D项错误。所以答案:为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1870 年美国人史皮尔说

27、在论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 “它没有世袭等级,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它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描述,这种制度既然没有世袭等级,没 有财富的权力,那就排除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而察举制不是通过考试形式选拔官吏,只有科举制符合题干描述,答案:为 D。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此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和理解,只要明白科举制的特点,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

28、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第三次在 1949年 ”。这里第一次 “革命 ”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 C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D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提到的第一次革命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联系史实,这正是秦朝建立的年代,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分析选项, B、 C、 D三项明显不符合秦朝历史,答案:为 A。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很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历史史实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图中人

29、物是秦始皇,他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 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 穿着。这突出说明 A秦朝服饰丰富 B秦朝注重礼仪 C皇权至高无上 D他对服饰很讲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特别强调了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体现了他的至高无上,即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其它选项都是对题干现象表面化的解释。答案: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从服饰中显示其至高无上性。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

30、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宗法制 D禅让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是传统风俗,这种风俗起源于宗法制,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答案: C。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能用这一概念解释题干一类的现象。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 “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他强调的是 A民主原则 B司法独立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答

31、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 “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这句话,实际是说各个部门要各司其职,互守本分,其实就是要坚持分权制衡,答案:为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所阐述的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法国 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是 “国家第一公务员 ”,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这表明当时法国建立的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等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国王受国家和法律制约,不是君主专制,排除 A。既然有国王,那就不是共和制,

32、排除 C。题干没有涉及等级制,排除 D。应该是君主立宪制,答案: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把握其主旨。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 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 “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指的

33、是希特勒发动的二战。二战发生的历史根源是德国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答案:为 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时主要抓住题干中体现的主旨,明白题干所阐述的是德国军国主义和专制只有残余。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追求真理。其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包括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粹主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在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联系教材所学可知,应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所以答案:为 C。 考点:孙中山三民主义 点评:此题很简单,实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

34、基础知识。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 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句话,说明此次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分析各个选项,联系所学,应该是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等多方面开始发生变化,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35、答案: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实际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含 义,联系所学基础知识。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从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 ”说明这次战争对手不是西方国家,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都是在与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战

36、争失败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是 在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战争中失败后签订的,不仅仅是东方小国日本,只有马关条约是在与日本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很简单,实际是考查学生对选项所列条约的认识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可知是割让台湾事件,联系所学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一项内容

37、既是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此题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孙中山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他说的是 A七国之乱 B胡惟庸案 C太平天国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 “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 ”指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一族对另一族的统治,而且没有提出人民主权问题, “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说明其试图建立的制 度仍然是封建王朝模式,再从 “洪氏 ”这一词语可判断指的是近代中国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答案: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

38、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当然必须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解题。 这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篇幅较长、流传很广的一则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下列对此揭贴主旨概括最完整准确地是 A反清灭洋 B反清复明 C杀尽洋人 D扶清灭洋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 “一概鬼子都杀尽 ”反映了义和团的灭洋目标, “大清一统庆升平 ”说明其并不反对清朝统治,排除 A和 B, C和 D互相比较, D项更全面反映了题干材料的两个意思,即扶清和灭洋

39、,答案: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主旨,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材料和应用材料的能力。 新华网上海 2009年 12月 29日电,英国籍毒贩什肯 阿克毛 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注射执行死刑,如果该事件发生在 1845年,援引以下哪项条款,该毒贩可能会免于处罚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 D协定关税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其阐述的是一个司法事件,这与 C和 D明显没有关系,根据所学, B 项是一项原则性的规定,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

40、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这与题干事件没有直接关系。 1845年,根据领事裁判权,这个英国人在中国境内犯法,中国无权进行 审判,而应交由英国处置,所以很有可能免于处罚,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列强在中国攫取的领事裁判权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

4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 C项所述错误,因为俄国革命实际上可 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二月革命,它推翻的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情况,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无能和反动, 1917年又爆发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 C项所述不符合史实,答案: C。 考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主要考查学生对选项提到的各项史实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考查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综合题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42、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 2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8世纪,雅典、斯巴达等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是最大的城邦,面积才不过有 10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人口约为 40000人 各城邦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频繁交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希腊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使得雅典这些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贸易活动频繁 雅典等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依山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听演讲时,国家还向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43、”。 ( 1) 材料一中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时,为什么国家还向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呢?( 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城邦具有哪些特点?(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材料二源自于欧洲哪部法律文献?( 1分)指出据此文献该国建立了何种政治体制?( 2分)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 2分)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 J 布卢姆 说: “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

44、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根据材 料三分析美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确立共和制的?(分) 材料四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

4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美国的 “费城制宪 ”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献?( 1分)并由此确立了哪些 “新体制 ”和原则来维护民主的?( 2分)该文献规定总统与国会各行使什么权力( 2分)? 答案: 原因:让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保证公民积极参政。( 2分) 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思想文化的繁荣。(答出 2点即可, 4分 ) 文献:权利法案;( 1分)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 特点: 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2分) 人们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 州政府软弱,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力; 世人认为美国不可能建立共和制。

46、(答出 2点即可, 4分) 文献:制定 1787年宪法;( 1分)体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制。( 2分) 权力: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国会行使立法权。( 2分) 试题分析: 发放 “观剧津贴 ”是伯利克里改革的一项措施,联系教材所学可知,要求公民看戏是为了提高公民参政能力。分析材料,从雅典城邦 的面积和人口来看,其特点是小国寡民,而其商业活动频繁,海外活动频繁。 此问可依据教材所学解答,很明确是权利法案,其确立的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从材料可知,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分析此问,主要应从人们对君主制的态度、战后各州情况等方面考虑,如从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

47、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 ”可知其背景有对君主制的反对、州政府的软弱等。 回答此问应联系所学史实,为 1787 年宪法,其体制包括三权分立等。总统总揽一切行政大权,国会掌握立法。 考点:世界民主民主政治的演变与发展 点评:此题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 1787年宪法等为考查的中心,综合考查学生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理解、掌握,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 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 “钦定 ”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 “人亡政息 ”。 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 ”,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