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576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了一家打铁作坊,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 1869 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到 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 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B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发昌机器厂 ”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2、企业由小到大的曲折经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受洋务企业利润的刺激下诞生的,所以它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但它的出现晚于洋务企业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 B。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民资本 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该题的考查即是从 两个方面来着手,因此解题时还应关注其它两个方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才是准确、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

3、键。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铁制农具大量出现,同时铁犁牛耕也已经出现,所以结合所学不难判断 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是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工具本身即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所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就农业生

4、产工具的种类应关注以下几种:耒耜,耧车、犁壁、耦犁,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图六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 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下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法德两国的和解是指美苏两国冷战的背景下发生的,这说明欧洲的联合是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谋求生存的结果,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不能准确概括欧洲联合的时代背景和目的。 考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欧洲的联合 点评:在欧洲联合的原因中应该注意相关不

5、 同原因的区别: 根本原因: 20世纪 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但欧洲的联合本身即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还应该仔细体会欧洲联合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柏林墙于 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 169.5公里,墙高约 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6、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4年为了防止东德人民流向西德,东德在柏林修筑了柏林墙目的是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答案:选 B, 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美苏冷战的影响 点评: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冷战 ”中的热战 “ 朝鲜战争 ”和 “越南战争 ”。 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

7、际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事件 A亚非会议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 “七十七国集团 ”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也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点评:高考对不结盟运动的考查主要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对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应当有一定的了解: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

8、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2011国际经济盘 点 :欧债危机步步惊心 世界经济或掉头向下。二战后,欧洲经济也出现严重衰退,欧洲经济复兴幸亏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一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为欧洲经济复兴提供了保障 D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得益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答案:选 D, A项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重要原因, B C两项是美国推行冷战的政治和军事行为。 考点:美苏 “冷战 ”的表现 点评: “冷战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 交战即 “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9、,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高考中要牢固掌握 “冷战 ”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即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 1964年第 18届)和世博会( 1970年)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B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日本的国际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奥运

10、会和世博会在日本举办即是其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体现,答案:选 A, B发生在 1980年代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C项说法错误, D项是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考点:日本经济的崛起 点评:二战后的 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一; 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二; 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三; 重视教育,加速人才的培养,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四; “经济第一 ”勤勉劳作的精神,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之五。

11、 据朝中社 19日报道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 2011年 12月 17日 8时 30分现场指导途中因积劳成疾在列车上不幸逝世,韩国欲借此事改善朝韩关系。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侵略 B美苏冷战 C朝鲜内部矛盾 D朝鲜内 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美苏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分裂和印度的分裂,所以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美苏冷战,答案:选 B, A项是其发生的背景, C D两项是其朝鲜半岛分裂的重要原因。 考点:美苏冷战的影响 点评:美苏冷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

12、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 和平; “冷战 ”中的热战 “ 朝鲜战争 ”和 “越南战争 ” 19世纪 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没有找到合适国情的革命道路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世纪 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的是由于普法战争的爆发引发的革命战争,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当

13、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的时期,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这就决定了巴黎公社革命必然失败,答案:选 C, A B D三项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考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

14、无力可耕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 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封建土地自由买卖的前提条件,土地的自由买卖必然会造成土地的兼并现象的发展,美到王朝末年土地的高度兼并就会造成 “有力者无田可耕 ”和农民起义的发生,所以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土地兼并的根源,答案:选 B, A C D三项只是此种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 点评:在中国古代,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 离失所,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

15、的,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但在今天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生产资料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小农经济是落后的,始终将被取代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古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重要差异。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新技术不容易推广 技术工艺容易失传 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是由官府直接经营,垄断了最好的生产资源,同时生产中产品不计成本,产品也

16、不进入市场流通,这就必然会造成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不容易推广和技术工艺容易失传等弊端的出现,所以 符合题意要求和史实, 是官营手工业的优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点评:本题的考查角度还可以从如下方式进行: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属于官营手工业基本特征的是( A ) 由官府直接经营 产品不计成本 技术先进,产品精美 与市场流通,赚取利润 A B C D 1916年 1月农商公报记载, “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 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

17、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 ”这反映出 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 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济南棉花价格受到日本大阪行情的影响,说明中国棉花生产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开始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 A项揭示了这一现象的实质, B项说法错误, C 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答案:选 A。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经济逐步解

18、体,商品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经济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 始的,由于逐步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浓郁的半殖民地色彩。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 “有伤风水 ”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 ”为由极力阻挠 ” 自来水公司的开办,说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的极大阻碍,答

19、案:选 D, A项不符合题意主旨, B C两项材料并无体现。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艰难曲折的总特征。一方面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遭遇重重阻碍,但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在遭受重大压榨中缓慢前进,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始终未能成为推动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主导力量,民族资本主义的这一发展特点也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A 19世纪 50年代前后 B 19世纪 70年代前后 C 19世纪 80年代前后 D 19世纪 90年代前后 答 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

20、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诞生,答案:选 B,A C D三项时间特征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 点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之路,此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则将这一进程引向深入,继之晚清新政改革继续推行这一进程,民国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获得较快发展,直至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后,中国执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工业化进程才显著加快。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是 A是中国社会 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21、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开始缓慢解体,与此同时这也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无论是洋务派开办的洋务企业还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答案:选 C, A 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的不利影响。 考点: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特点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遭受严重剥削;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中国的土特产品就是民族工业的主要依赖对象。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

22、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 “机工 ”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 “机户 ”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机工 ”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 “机户 ”雇佣,暮息而归。 ”说明明代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其实质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答案:选 C, A B两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 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实。 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

2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把握。明清时代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是对此现象的反映,判断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标志是看 材料中是否有雇佣关系的存在。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自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开始实行,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所以重农抑商并未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被废除, D项表述错误, 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 D。 考点

24、: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 “重农抑商 ”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上风,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统一国家,农耕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而商人则被认为不事生产之人。所以该政策自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开始实行,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一直被统治者视为不可更改的铁律。 商代号称 “青铜时代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用的礼器以及贵族的生活用器,由于青铜器冶炼技术复杂,且生产

25、成本较高硬度较低不适于制作农具,所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数量极少,A说法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 ,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丝做衣料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26、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不难判断 在商州时期已经出现, 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 元代我国棉花种植开始推广全国,所以以时间先后为序应是 ,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A都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B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C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都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巴黎公社革命由于没有

27、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革命最终失败,但其作出了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建立了第 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即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巴黎公社的革命史实不符。 考点: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

28、“新政治制度 ”是指 A无产阶级专政制 度 B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 C工农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其无产阶级革命首创精神对此后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选 A, B项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 C项与巴黎公社无关, 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点评:高考中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巴黎公社革命

29、的具体进程; 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局限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性质,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观察下图,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能做出 “俾斯麦下野 ”决定的是 A德意志帝国议会 B德意志帝国皇帝 C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 D德意志帝国选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 1890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下野,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免,所以能决定免除宰相俾斯麦职务的是德意志帝国皇帝,答案:选 B, A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史实。 考点:德意志帝国宪法 点评:德国

30、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完成德国统一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由于德国统一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模式实现的,因此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反映在政体建构上便是德国皇帝并不是 “虚君 ”而是真正手握大权的皇帝。 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 喊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导火线,答案:选 B, A C D三项发生的时间特征与上述史实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不符。

31、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 点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我们积极倡导的五四精神与此相联系,所以必须对其要有深刻的领会。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将这棵大树砍断 ”指推翻了中国封建 制度 B “树墩还在 ”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32、 C袁世凯称帝是 “萌发 ”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思想根基并未废除,所以 A项说法不够准确,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 A。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 点评:材料的主要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 ,有关辛亥革命的局限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和积极参与;

33、 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尤其是没有进行反封建思想的斗争。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推动国共两党的抗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但抗战期间国共

34、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也不相同,所以 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 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 “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 ”四个篇章。 “内乱毁梦 ”是因为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 C发生了天京变乱 D清政府 “借师助剿 ” 答案: C 试题分析:

3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 ”分别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帝教组织起义力量,发动反清战争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变革中国和 “天京变乱 ”导致革命力量由盛转衰的史实,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高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36、步。 ”“这场战争 ”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是指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终结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答案:选 A, B C D三项均晚于鸦片战争,它们加深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苦难。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 题,高考也及时地加以引入,

37、本题即是此种题型的反映。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反映的是相劝的不断削弱和皇权的不断强化,答案:选 A, B项 说法错误, C项只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 D项与此无关。 考点: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

38、代皇权与相权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解。在秦始皇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相权对皇权还存在极大的制约与束缚,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在试图削弱相权以强化皇权,不同时期所采用手段和形式有巨大差异,但究其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 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 ”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带兵陪同天子作战的义务,因此周天子才可能点燃烽火招来诸侯,这种 “烽火戏诸侯 ”的故事说明春秋早期分封制的功能基本上还能够实现,答案:选 B,A C D三项与上

39、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具体内容,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 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 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寻根祭祖 ”体

40、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 B, A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 C D两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不仅对 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实现西周王权的平稳过渡,而且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法制并未同分封制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今天像寻根认祖、续家谱、祭祖、家族观念、祠堂、父辈称呼等依旧存在,这正是宗法制顽强生命力的表现。 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 “安乐死 ”,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 “安乐死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

41、民政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建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构,而在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展开之前这一职能由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代行,目前 B政协已经不具有立法功能,答案:选 A, C是司法机关, D是最高行政机构。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最突出的有三项重要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和民族区域制度,最能体现民主政治特色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中国最为根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中明确加以规定。 孔子曾

42、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意思是 “和谐而又不同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欧共体的建立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指出运用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 “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 ”,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符合题意要求的特征,答案:选 C, A项没有运用此项思想, B D两项是同一制度的国家建立的联盟与题中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 ”的要求不符。 考点:建国后的重大外交活动 点评:建国后的重大外交活动的考查是高考中的热频

43、考点,具体涉及到以下三次重要行动,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第一次 “亚非国际会议 ”即万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建交,这几次重大外交活动是中国建国后的成功外交,对中国外交事业有深远的影响。 1840年到 1900年列强的侵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后顺序是 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 帝国主义 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近代中国与西方列

44、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可知, 出现在南京条约中, 发生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出现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 是辛丑条约中的重要条款,所以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应该是 ,答案:选 D。 考点:列强侵华影响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法兰西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 1787年宪法颁布 B 1875年宪法的颁布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D巴黎公社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法兰西共和制度在法

45、国大革命中建立起来,但此后法国政局动荡,共和制度几度被废除,直至 1875年宪法的颁布法兰西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法国 1875年宪法 点评:法国总统共和政体的建立效仿美国,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由于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因此总统在一定程度不能独立行使完全的行政权,受到议会的极大限制和约束,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掌握完全行政大全这是二者的根本差异。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首先爆发于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巴黎 D伦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7年

46、 11月 6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水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 11月 7日,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以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 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 11月 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十月革命取得成功,所以革命的首发地是彼得格勒,答案:选 A, B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C D两项分别是法国和英国的首都不是俄国城市。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 点评: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其开展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

47、阶段: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七月流血事件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 11月 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尤其要关注的是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区别和关联。 英国于 18世纪 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其与中国明朝时期的内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国王权利进一步加强 B内阁拥有立法权 C国王权利进一步被架空 D内阁阁臣听命于国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