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591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十四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礼记 大传: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 。这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一夫一妻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凡人性都是亲近自己的亲人,因为亲近亲人所以尊敬自己的祖先,因为尊敬祖先所以敬重自己的祖宗,因为尊敬自己的祖宗所以把同族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同族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所以有国家的尊崇,因此是强调宗法血缘关系,答案:选 B.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重视家族建设、

2、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权利法案( theBillofRights),它在英国代议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结束 B君主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国王完全处于 “统而不治 ”的境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年, A不对,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的事件是 1688年光荣革命, C不对,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 18世纪前期; D不对,国王完全处于 “统而不治 ”的境地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因此选 B. 考点:权利法案 点评: 1689年,英

3、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统而不冶 ”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部对美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宪法,下列关于这一宪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使中央对地方的专制集权加强了 B宪法成功地调和了三对矛盾,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C宪法有利于美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 “制约与平衡 ”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的原则,但不是专制集权,宪法

4、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因此 A表述不对,符合题意。 考点: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点评: 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某同学在自学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一张学习小卡片。其中出现的错误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因此选 B. 考点:社会主义运动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

5、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 “扩张 ”,宣称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 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他发表这一演说应在 20世纪 A 20年代 B 30年代 C 40年代 D 50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结束后,随着法西斯国家的败亡,苏联与美英的矛盾激化,丘吉尔于 1946年发表 “铁幕 ”演说,发出 “冷战 ”的

6、信号,因此选 C。 考点:冷战 点评: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1946年 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揭开了 “冷战 ”的序幕。 1917年著名盲聋作家海伦 凯勒热情欢呼 “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俄国的彼得格勒 D中国的南京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917年 ”,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爆发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

7、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因此选 C。 考点:社会主义运动 点评: 1917年 11月 7日,十月革命爆发,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彼得格勒,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读下图,这一农业耕作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 答案: C 试题分析: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因此选 C。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 点评: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长曲辕犁和 “蔚犁 ”,但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

8、唐代初期进一步出现了长曲辕犁。转动灵活的 “蔚犁 ”的问世和长曲辕犁的出现为江东犁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 。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

9、没有明显的变化。 从唐代后期 “京夜市宜令禁断 ”到北宋 “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政策 B “草市 ”发展得到政府的扶持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D唐宋时期商业都会大量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唐代 后期 “京夜市宜令禁断 ”到北宋 “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 ”反映了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政策,因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 点评:两宋时期。表现: 城市中 “市 ”“坊 ”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等,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从此城市功能以经济为主; 黄梅戏天

10、仙配里有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下列有关这种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反映了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是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 , 都符合自然经济的情况 , 无从体现,因此选 C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 点评: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是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 -精耕细作,技术先进;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器牛耕;农业的起源 -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 地主土

11、地所有制为主导的 土地私有制;产业结构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读表 1,从中可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表 1: 1912-1921年民族工业企业中的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籍贯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中新等公司 荣宗教、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锡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勤(本为华侨) 广东大城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浙江定海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广东南海 化工 水利化学工业公司 范旭东 湖南湘阴 机器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 上海 轻工业发展较快,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地区分布不均衡,全都在沿海地

12、区 商人群体以华侨为主且均为家族经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 不正确 ,民族工业并非全都在沿海地区 ,也有在沿江地区的 ; 不正确 , 材料只是反映张振勤、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以华侨,并不能说明商人群体以华侨为主,因此选 A 考点:近代民族工业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

13、治艺术品。下列海报反映的事物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粉碎 “四人帮 ” 普及大寨县 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革命委员会好 人民公社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在 1976年粉碎 “四人帮 ”, 是在 19531956 年三大改造时期 , 是在 1966年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 始于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政治、经济 点评:排序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将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答案:。解题方法主要有: 1:首位判断法: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找出选项中以这一史实的序号

14、为首的选项,即可用 “直选法 ”选出正确的答案:。 2:尾端判断法:其原理与 “首位判断法 ”相似。 3:两者比较法:在众多史实中能够判断两个或三个事件和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它们的先后顺序排除选项,以减少判断难度。 浙江是中国对外开放度较高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投资环境较好的省份。其中国家最早批准浙江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84年 2月,邓小平在视察广东、福建后,肯定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并建议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并于 5月 4日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

15、会纪要的通知,确定进一步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包括浙江的宁波、温州。因此选 C。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这 14个港口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重要原因是 A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 B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中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因此选

16、 D.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近代 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喜欢穿男装,如图所示,她穿着的服装是 A西装 B中山装 C旗袍 D长袍马褂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判断, “长袍(长衫)马褂 ”是清代最为常见的男性便装,旗袍为女性服装,中山装为在辛亥革命后推广,西装也明显不符,因此选 D。 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

17、变迁 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五四时期人们认为,婚姻自由应该包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由、再嫁自由,这无疑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有 鸦片战争后,近代西方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清王朝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外国的文明 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促进自由、平等等理念传播 A B

18、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不对,晚清时期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到冲击,但没有被废除,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 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

19、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 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2012年年末杭州地铁 1号线正式开通,杭州进入地铁时代,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有 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外来文明

20、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比较迟缓 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辛亥革命 牵引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化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 1865年 6月,李鸿章以六万两白银买下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所有机器设备、原料和工具,并将工厂重新定名为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后由于美国不允许在虹口租界生产军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 1867年 9月在濒临黄浦江的高昌庙征地 70亩建设新厂房。自此,生产军火与造船开始并重。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

21、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 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 (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 )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2年 2月 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 “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 ”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电影金陵十三

22、钗 答案: A 试题分析: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为直接史料即第一手史料,最具有说服力, BC为后人的描述,可能带有主观色彩; D为影视艺术作品,不能做为史料,因此选 A。 考点:史观史法 点评: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 (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史料 (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下列最适用于下图(罗马帝国疆域图)区域的成文 法律是 A习惯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罗

23、马帝国时期,为适应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等问题,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因此选 B. 考点:罗马法 点评: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 “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 “上海合作组织 ”,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

24、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创立 “上海合作组织 ”。它是一个以互信 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它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刺史 C太尉 D御史大夫 答案: D 试题分析:刺史为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官

25、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秦朝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百官的奏章,因此选 D。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 :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主要负责处理财政事务的是 A秦朝的郡尉 B汉代的刺史 C宋代的三司使 D元朝的 “国师 ”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朝的郡尉负责地方军事,汉代的刺史负责地方监察,宋代的三司使负责财政,元朝的 “国师

26、”负责宗教事务及管理西藏,因此选 C。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 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实行刺史制度。 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 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

27、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 (副相 )、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 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

28、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有利于维护领土完整,抵御外敌入侵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有利于克服分裂,维护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定词 “积极作用 ”, 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的发展属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排除后选 C。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

29、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 1912年中国各报刊 上的有 A民国、孙文、共和 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C军阀、实业救国、陈独秀 D革命、中国共产党、抗日 答案: A 试题分析

30、:注意题干限定词 “1912年 ”,本题可用排除法, B不对,八国联军侵华是在 1900年; C不对,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是在 1915年; D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 1921年,因此选 A 考点:近代民主革命 点评: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商埠中,涉及到今天我国直辖市的有 南京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今天我国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南京条约开放上海, 马关条约开放重庆,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辛丑条约并没有涉及,因此选 D 考点:

31、近代不平等条约 点评: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 “五亿(议)港元 ”。 “五 ”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 ”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 “港 ”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 “元 ”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 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 “公 ”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开 ”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行 ”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贿 ”与钱财有关,

32、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 “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 “天 ”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 “天 ”指增开天津为 商埠; “赔 ”指增加了大量赔款; “酒(九) ”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 “两口(子)分工 ”。 “两 ”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 “口 ”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分 ”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工 ”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 “兵民禁赌 ”。 “兵 ”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民 ”指把东交民巷辟为 “使馆界 ”; “禁 ”指清

33、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赌 ”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 4.5亿两。 李大钊( 1889-1927年)曾说: “(这是)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 ”的事件。他所评论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定词 “中国学生界 ”,A是在鸦片战争时期,并没有学生参与; C是在 1924年开展,由国共两党发起; BD都由学生发起,但 B是在 1919年, D是在 1935年,李大钊不可能看到一二 九运动,因此选 B。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具有广泛的群

34、众基础,多阶层参加。 中国 共产党在一次会议上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中共八大分析新中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因此选 B。 考点:近代民主革命 点评:近代民主革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区域,因为内容的充实性和地位重要性决定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显赫地位。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 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的命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以选择

35、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接性考查,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本单元的命题围绕主干知识:列强侵华影响与评价、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斗争等。预计明年高考命题形式将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突出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历程中有着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认识、探究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读图,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某次军事行动的主要路线图,这次行动应该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地点和军队名称,红军长征时期革命军队称红军,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时期革命军队称人民解放军, 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开展湘赣

36、边秋收起义,因此选 A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在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发。 1927年 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 某班四位同学在对近代日本侵华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期间发生的重 大事件作出以下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A 1932年日军在沈阳发动了 “九一八 ”事变 B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C 1894年中日海军曾在黄海海面展开决战,双方损失相当 D 1938年八路军在平型关消灭日军万

37、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日军在沈阳发动了 “九一八 ”事变是在 1931年 ;B不对, 1894年中日海军曾在黄海海面展开决战,北洋舰队损失严重; D不对,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因此选 B.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或称概念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用 “是 ”、 “表现在 ”、 “反映出 ”、 “标志是 ”、 “开始于 ”、 “内容是 ”、 “性质是 ”、 “特点有 ”等提示语。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重

38、大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下列重大外交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重返联合国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 “乒乓外交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重返联合国是在 1971年 10月 , 尼克松总统访华是在 1972年 2月, 中美 “乒乓外交 ” 是在 1971年 4月,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1979年 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是在 1972年 9月 ,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排序选择题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

39、两种。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 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周恩来 ”“共同基础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可知是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求同存异 ”方针,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谈到的 “求同存异 ”中的 “同 ”和 “异 ”各是什么呢? “求同存异 ”的 “异 ”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40、,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同 ”是指都经历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都面临共同的任务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自从 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92年 “九二共识 ” C 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 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提及的时间 ”自从 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

41、来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 ”,因此可判断出材料信息应出自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CD都与时间不符,因此选 A。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 1949年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读下表部分省市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日期表,这一机构成立的历史影响是 省、市、区 黑龙江 山东 上海 贵州 山西 北京 成立日期 1月 31日 2月 3日 2月 23日 2月 13日 3月 18日 4月 20日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得以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 “左 ”的错误

42、 D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地纷纷成立所谓的 “革命委员会 ”,结果造成前所未有的内乱,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从 “文革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被削弱和破坏。( 2)从 “文革 ”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看, “文革 ”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

43、政治生活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也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难。 (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都参加唱国歌、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确定了新中国的

44、国旗、国都和国歌等 ,其中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因此选 B.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点评: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内容: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决定了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纪年方式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时间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

45、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毛泽东写这首诗是指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解放全中国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以此类推 ,1949年为民国三十八年 ,因此选 C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民国纪年法转换公元纪年法的方法:民国纪年法年份 +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例如:民国 100年换算公元纪年,就是 100+1911=2011,民国 100年就是公元 2011年。)公元纪年法转换民国纪年法的方法:公元纪年法年份 -1911=民国纪年法年份(例如:公元 2011年换算民国纪年,就是 2011-1911=100,公元 2011年就是民国 100年。) 1945年 8月,著名诗人萧三在

46、延安狂欢夜中写道: “延河两岸岗山,野火漫天通红 人们只是叫,只是跳,只是笑 ” 人们 “狂欢 ”主要是因为 A近代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45年 8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是近代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CD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因此选 A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综合题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 1)材料一反映出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有哪些?( 2分)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影响?( 3分) 材料二 ( 2)材料二中的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2分)它的颁行有什么重大意义?( 1分) 答案:( 1)处理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