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63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3宋明理学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 “三教合一 ”大致始于 (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很难追求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儒学出现危机。佛道两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信徒大增,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学大师开始反思自己的缺陷,从佛道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提出 “三教归儒 ”又称三教合一。故选 C项。 考点:三教合一 点评:此处考查的是理学

2、产生的背景。背景中除了要关注三教合一以外,还要理解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儒学收到佛道两教的冲击是儒学面临危机,儒学危机也是常考点。 史学家张岱称: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文中的 “良知 ”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答案: 试题分析:王守仁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其主张 “致良知 ”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即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 ”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 “致良知 ”也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的 “制良知 ”,属于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故选项 考点:王阳明的主张 点评:要把握好 “致良知 ”的含义:王守仁认为,

3、 “致知 ”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 “良知 ”,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 ”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 ”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 ”也就是知行合一。 “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 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 “心 ”学 D孔孟之道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 理学,作答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的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

4、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 “心 ”学要求的 “致良知 ”是一致的。故选项 考点:王阳明的思想 点评:要注意宋明理学所属的哲学范畴,从总体说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但又有区别,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电视剧潜伏使 “潜伏 ”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 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

5、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文天详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故项与项是不符合题意的;材料中问的是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 ”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中,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政府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这样的地位,故选项 考点:宋明理学的地位与影响 点评:对于其地位而言:程朱理学,在南宋时期就成为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类似的地位。对于其影响而言,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把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消极,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6、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答案: 试题分析:从张载的话中能够看出 “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而 “为往圣继绝学 ”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从 “为万世开太平 ”可以看出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理学强调的 “理 ”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选 C项 考点:理学家的主张 点评:本题属于新材料命题,课本未对张载做详细的叙述,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的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同时联系课本中所学进行参照。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

7、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注重气节与品德 发奋立志 敬畏天理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信息在 “积极作用 ”上,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有许多精华部分值得今天借鉴,如 所述,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有积极作用。而 明显是宋明理学的消极作用,因此 可以排除,故本题应选项 考点:宋明理学的影响 点评:宋明理学的可取之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强调力行、义利观等;不可取之处: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轻视自然科学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

8、风景区 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答案: 试题分析:材料以阳明山的来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故项错误;根据课本中对王阳 明的思想成就的描述,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教合一 ”为隋唐时期的现象,故项错误;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的是明末李贽,因此项错误。故应选 B项 考点:王阳明的地位 点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于王阳明的考察多集中于他的 “致良知 ”的观点上。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9、“忠、孝、廉、节、义 ”,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 A “仁政 ”学说 B “天人感应 ”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他强调要 “存天理灭人欲 ”。 “仁政 ”与 “天人感应 ”涉及的主要是统治者, “经世致用 ”是强调研究学问与现实相结合。故本题选项 考点:理学的影响 点评:理学的影响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把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

10、的性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消极,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下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 ,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倡导 “三纲五常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是典型的心学主张,具体说是陆九渊的主张,故 A错误; B项, “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这是王守仁的主张,故项错误; C项,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是明清之际产生的进步思想,故错; “三纲五常 ”是朱熹的主张。故

11、选项 考点:朱熹的主张 点评:理学内容中命题的重点,是朱熹的思想主张与陆王心学的比较。正确认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唯物主义 D佛道教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理学并未重点吸收; C 项,是唯物思想而理学从哲学范畴上看属于唯心主义,其中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项,佛道教义不符合题干中先秦儒学这一要求。故本题应选项。 考点:理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点评:对理学进行把握时,要站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上进行把握,深刻的理解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

12、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革新,每一次革新既继承前代的基本主张,又有所创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 “新儒家 ”的代表。这个 “新 ”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 A “天人感应 ”和 “大一统 ”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天人感应 ”和 “大一统 ”,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故 A项错误; B项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为战国时期荀子所述,故项错误; C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战国时期孟子所说,故 C错误;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 ”是朱熹的主张,故选 D项

13、考点:朱熹的主张 点评:朱熹的主张有三点是常考点:其一,历史万物的本源;其二,格物致知;其三,存天理灭人欲,要把握三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图是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同台打坐,在别处实为少见,意味深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 A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 B这体现了 “三教并立 ” C这体现了 “三教合归儒 ” D这 体现了佛教的独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图片型材料选择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图片材料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儒者、道士、僧人三者并坐在一起,由此可知他们是并立的。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故 “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 ”不符合史实; “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

14、同台打坐 ”并不能说明 “三教合归儒 ”“佛教独尊 ”的现象,故 C、 D两项从所给的材料中看不出来,故选 B项。 考点:三教并立 点评:图片型材料选择题在解题时要注意:准确的解读图片中的信息,尤其注意两个极端不要过度解读,也不要解读不到位。在解读图片信息时 可以联系所学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参照,但应以图片为主。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 宋 )智圆 材料 2: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

15、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 大学章句 材料 3:王守仁: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请回答 : (1)材料 1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 2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 3主要阐述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4

16、)材料 1对材料 2、 3有何影响? 答案: (1)三教合一。 (2)观点:格物致知。目的: “穷理 ”,朱熹把探究 “理 ”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 (3)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 “致良知 ”。 (4)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 理学 ”。 试题分析:第 (1)问应依据材料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可见材料中叙述了儒家、道教和佛教的主张,其论证的结论是 “三教之大,其不可遗 ”这反应了三教合一;第 (2)问,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格物致知 ”应紧扣朱熹 “格物致

17、知 ”作答,其目的在于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第 (3)问注意从材料3 中获取有效信息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 ”,可知理在心中,人们所要做的是,扩充良知,推挤万物,即 “致良知 ”的观点;第 (4)问应归纳 “理学 ”的形成,理学是由于佛道冲击,儒学大师吸收佛道两教的思想,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考点:理学出现的背景、含义、理学家主张 点评:该题考查了涉及宋明理学的基本知识。宋明理学中的常考点有:背景、主张、影响。其中背景,需要注意 “三教合一 ”与 “儒学危机 ”;主张,需要关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8、的异同;影响,需要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把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宋 )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 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 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备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宋 )朱熹 请回答: (1)材料 1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 2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答案: (1)目的: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 (2)追求:通过把 “三纲五常 ”这一封建伦理规范、等级制度

19、与天理结合起来,论证 “三纲五常 ”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试题分析:第( 1)问,通过阅读材料,得出问题中的目的就是材料中的“为 ” ,把这三个 “为 ” 解释出来即可,即为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第 (2)问,三纲五常: “三纲 ”即 “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 “五常 ”是指 “仁、义、礼、智、信 ”。解答时抓住材料中的目的词即可。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把 “三纲五常 ”与天理结合起来,论证“三纲五常 ”的绝对性和神圣性。 “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从 ”而要求人们遵守 三纲五常,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考点:理学创立的背景与目的 点评:题目中引用的都是原始史料,真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文言文功底,否则极有可能把握不准材料的含义,在解决此类题目时,可以联系课本中的知识,把课本中所学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提示,这样就会降低试题的难度,有利于考生得到高分,但切记要以材料为主,不能照搬课本上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