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630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智者学派活动不能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在以神为中心时代,一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在原始自然宗教统治下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否定了神的权威, D项正确。 考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点评:智者运动知识点还可以从背景、探索主题、内容和影响等角度考查 从智者

2、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自然界 ”说法错误;智者学派等是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具有怀疑精神, C项说法错误; D项 “放弃 ”说法错误;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人文精神, B项正确。 考点:比较分析智者学派等哲学思想共同点 点评:本题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可以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异同点进行能力考查。 “知书达理 ”意为 “有文化,懂礼貌 ”。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 ) A “

3、有知识,才有智慧 ” B “认识你自己 ” C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D “美德即知识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须选择最恰当的一个选项。抓住题干的 “有文化、西方名言 ”信息, D项符合题意,是最恰当的,因为 A项是不是西方名言,B项没有强调知识, C项强调的是德行。故选 D项。 考点: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点评:苏格拉底的思想可以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进行考查,如与儒家思想。 下图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 “众神之神 宙斯 ”的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古希腊的 “神 ”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

4、 “神 ” D古希腊的人和 “神 ”没有任何区别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图片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图片是很直接鲜明地可以了解其外貌特征,与人相似, ABC项说法正确;神与人是有区别,神是具有无上法力的, “没有任何区别 ”说法错误, D项正确。 考点:人文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读图释文的能力,此考点可与文艺复兴相结合进行考查。 智者学派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相关知识,智者学派探索主题是人和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以人的眼光考察

5、和认识社会政治等,故 D项正确。 考点:智者学派 点评:本题考查 基础识记内容,难度小。 亚里士多德说: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 下列有关亚里士多德对 “中庸之道 ”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生哲学是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B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态 C任何行为过度与不及都会产生失误 D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题中的慷慨、挥霍和吝啬等可知, B 项说法正确;题干中的 “慷慨、庄重和谦谨 ”是亚里士多德所认同的,过之或不及,就会变成挥霍和吝啬等, C项说法正确;依据前两个的分析判断

6、 D项是说法正确的; BCD项不符合题意,A项无从反映,故 A项正确。 考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难度中等,此考点还可从亚里士多德及其思想的评价切入进行考查。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 ,其中武士们 ( ) A统治国家 B保卫国家 C负责生产 D掌管立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理想图分成三等级:贤哲统治、武士保卫、农民手工业者生产。B项正确。 考点:柏拉图思想主张 点评:柏拉图思想的考查还可从关注焦点、评价等方面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 “哲学的创造者 ”,是 “智慧的化身 ”。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

7、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意义上成为研究 “人 ”的学问, D项正确;客观世界并不是苏格拉底的研究对象,而是人和人类, A项排除; B项是智者学派;认识社会是智者学派,认识人是苏格拉底, C项排除。故 D项正确。 考点:苏格拉 底的思想主张 点评: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探究的主题都是人与人类,但两者是有所区别的,如智者学派是感性的人文主义,而苏格拉底则理性感性主义。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新 ”是指 ( )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

8、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 C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提出 “认识你自己 ”的观点,其意义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项正确。 考点: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点评:苏格拉底的思想内容还可从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异同点的角度来考查。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是 (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存在与否的标准,以人为中心,由题干中

9、的 “强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分析也可知这是人文主义, C项正确; AB项是宗教思想;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D项排除。故选 C项。 考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点评:人文主义还可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来考查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 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 A重视对

10、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答案: A 试题分 析:题干寓言故事形象的概括人从出生到老的状况,故事是以人为研究对象, A项正确; BCD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故选 A项。 考点:人文精神 点评:本题材料以寓言故形式呈现,考查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 下面是不同的人生、生活设计,哪一设计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眼里可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 ( ) A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人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 D努

11、力追求财富,以财富为标准,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智者学派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存在的价值与尊严, A项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B项强调法律,不符合题意; C项是现代民主政体,结合智者学派所处时代,显然不符合题意; D 项强调的是财富,不符题意。故选 A 项。 考点:智者运动 点评:本题通过人文精神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观念的分析、归纳与理解的能力。 综合题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 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材料 2:智者学派关

12、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 3: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 “平等 ”。 材料 4:角色 教师,任务 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 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 和人民版教科书 材料 5: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 “知识即美德 ”;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 “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 1 至材料 4 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指出材料 5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

13、根源是什么? 答案: (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 (2)崇尚知识。 (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试题分析:第( 1)问,综合考查人文精神,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思想,人是万物的标准,肯定人存在的价值与作用;材料二依据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 ”归纳;材料三依据 “追求所有人 平等 ”分析归纳;材料四 主题是教育,它的对象、任务和目的,可知是对人的教育。第( 2)问,由“知识即美德 ”、无知和知道等信息分析可知强调知识的作用。第( 3)问,考查人文精神产生的政治背景,依据教材回答。 考点:综合考查人文精神 点评:人文精神的

14、考查还可以从比较异同点、评价和影响等角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 2:你,我的朋友,伟 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 1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怎样理解此材料的观点? (2)据材料 2 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苏格拉底是针对雅典怎样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

15、: (1)智者学派。材料 1提出以人的感觉和利害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为当时的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美德即知识。状况:公元前 5世纪后期,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目的:重 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试题分析:第( 1)问,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由材料的出处和“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内容分析可知,属于智者学派,并依据教材知识,概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提出的意义。第( 2)问,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伦理思想直接可由材料可知, “美德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古代希腊道德伦丧、世风日下的背景,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其目的则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 考点:综合考查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点评:本题材料阅读量小,难小,基本上是基础性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