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份杂志强调要 “去遗传的科举思想,进于现世的科学思想;去主观的武断思想,进于客观的怀疑思想 ”。这份杂志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 “去科举 进科学 ”等信息,可知这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的思想。联系史实可知,在洋务运动中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中提倡的是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只能够提倡的是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故此题选 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
2、佳选择题),题目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 “最 重要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题目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佳 ”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
3、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 ”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 (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 ”。选项 A只是 “学在西洋 ”的反映;选项B 只与 “妻在东洋 ”有关;选项 D 与 “官在北洋 ”矛盾,不是材抖信息的准确反映,均排除。从该学者的经历可判断是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政策相关的,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
4、概况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从依据选择题题干的主要反映这一限定词,判断该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依据题干与选项对应的全面程度进行选择,挖掘高考历史选择题隐含的阶段特征因素,提高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能力。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 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 1917年新青年 4卷 1号。这首诗反映出 ( ) 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 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 “真率 ”与 “质朴 ” 反映了
5、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文学革命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掌握,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从 “1917年 ”“新青年 ”这些字眼中可断定, 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 ”与 “质朴 ” 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文学革命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以上表述均正确。故此题选 B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有关内容,对于文学革命要重点认识其意义,提倡白话文,可使广大百姓易于接受新思想,最终将有利于资产阶级思
6、想的广泛传播,这是文学革命最大的意义。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他认为,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 D 试题分析:蔡元培在北大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发展,起到使新思想得以在北大传播的作用。 A项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这是影响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 B项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这
7、一说法不符合史实; C项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这一说法错误,故此题选 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最重要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因此对于此类题目,比较选项的差异是关键。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 ”作 者 “求变 ”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
8、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文化教育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当中时间 “一战期间 ”,刊物内容反映作者 “求变 ”,可断定这份刊物是新青年,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作者所主张的 “求变 ”主要针对思想观念。 B项政治制度、 C项军事技术 和 D项文化教育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点评:中国近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开始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为代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突出特征是 ( ) 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 B主要
9、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属于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故可排除 B、 C。五四运动中,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 结合,而广大的中国农民与马克思主义接触甚少,故 D项说法不正确。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考点较为重要,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理论条件,因此在把握这一知识点时,要和后面中国共产党的的建立联系起来,这样才对该知识点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和影响,这是常考点
10、。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包括 ( ) 创办各类刊物 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 组建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 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 创办各类刊物,如劳动界 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组建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如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故此题选 D项。 考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
11、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 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D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答案
12、: D 试题分析: A项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和 C项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他们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影响,联系史实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指导作用,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型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 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 “最重要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
13、词。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佳 ”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 “新 ”发展主要体现在 ( ) A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B “民主与科学 ”逐步深入人心 C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D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题干强调 “新 发展 体现 ”,题项列出了 “体现 ”内容;经分析可知, A项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B项 “民主与科学 ”逐步深入人心是在
14、新文化运动中发生的; C项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新发展的体现 ” D项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题干联系不大。故此题选 C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 点评:除了要关注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外,还要注意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何处,主要由以下几点: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第三,新 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形式的新;第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 ) A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B “尊孔复古 ”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
15、碰撞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是 20世纪早期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的封建思想。 A项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项 “尊孔复古 ”逆流泛滥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 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故此题选 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就此题而言设置较为简单,只要读懂题干即可。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
16、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 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联系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可知其内容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从材料中 “言之有物 ”“讲求文法 ”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故选 B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点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考察并不太频繁,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可以简单的概括
17、为 “四提倡四反对 ”,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 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其中 ” 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属于思想革命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属于文学革命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917.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917.2),文学革命由此开始。先排除 A、 D两项,因为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 191
18、8年 4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作品不符合题目要求,再排除 C 项。故应选 B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此类题目的特点: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综合题 智达网报道:北师大博导王富仁教授做客 “名师讲坛 ”,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 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 2009年向前推 30年是 1979年,正是我们这个历史时期的开端 改革开放的时代。再向前到 1949年,可称之为毛泽东时代
19、。再向前推 30年到了 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社会的转折。到 1889年,是一个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文化时代,这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努力着要富国强兵。再向前到 1859年,是中国由古代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和帝国主义全面接触的时期。 请回答: (1)1859年是中国和西方全面接触的时期,这在当时思想观念领域有何体现? (2)1889年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观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什么?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被称为 “千年之大变局 ”中思想文化之变的揭幕人,为什么? (3)为什么王富仁教授说 1919年是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 答案: (1)部分地主阶
20、级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西方的长处,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主张。 (2)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用企业,组建了中国的近代海军和近代学校等。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设立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五四运动中,工农群众 成为革命的主力,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五四精神 ”。 新文化运动彻底冲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同时它也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试题分析:第 (1)问,应注意时间 “1859 年 ”,地主阶级抵抗派认识到西方的长处,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所
21、以在当时思想观念领域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 (2)问应围绕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作答。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观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即由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旨在挽救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到 19世纪 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设立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开始在政治制度方面学习西方,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历程。 第 (3)问要注意 “1919年 ”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中,工农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五四精神 ”。新文化运动彻底冲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同时它也是
22、一场文化转型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王富仁教授说 1919年是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 考 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对近代中国各阶层向西方学习情况的了解;对于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以下要点,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阶层有哪些;他们的代表性主张是什么;有无走向实践;所处的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是什么;如何来认识他们的影响,以上都是本课的一些常考点。 阶级 派别 (实践) 代表 思想主张 层次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技术 洋务派 (洋务 运动) 曾国藩 李鸿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资产阶级
23、 早期 维新派 王韬、 郑观应 最初支持洋务派,后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制度 维新派 (戊戌 变法) 康、梁、 谭、严 主张维新变法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废 “八股 ”、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革命派(辛亥革命) 孙中山、 黄兴 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又将三民主义解释为新三民主义。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 陈、李 胡适、 鲁迅、 刘半农钱玄同 前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文化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苟有新民 (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
24、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 ),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 (1902年 ) 材料 2: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敬陈六义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 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5年 9月 ) (1)根据材料 1、 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 “新民 ”与 “新青年 ”的原因。
25、(2)根据材料 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 “新青年 ”“新 ”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 “新民 ”理念与陈独秀 “新青年 ”理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 (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 ),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 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 ”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
26、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 “新民 ”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 “新青年 ”上,更符合实际。 试题分析:第 (1)问根据材料 1 的出处和时间提示,梁启超新民说 (1902 年 ),可判断这段言论出自戊戌变法;根据材料 2的出处和时间提示,陈独秀敬告青年 (1915年 9月 ) 可以 判断出所说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材料本身提供的是作者的新认识,回答两位作者提出这种新认识的原因需要回顾平时所学知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 ),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第 (2)
27、问注意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知识。从材料中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可以概括出:新 ”在成为 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这些内容又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第 (3)问注意两者关系要概括指明,同时说明时要有根有据 材料中作者观点。梁启超说 “苟有新民 (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 ),何患无新制度? ”由此可见,他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说, “予所欲涕
28、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可见他把目标锁定在新青年上,这是对梁启超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考点:维 新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材料题首先要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关键词语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材料中的重点,是答题时运用的重点。 注意表格栏目,材料的关键或提问与解答的对立统一点在栏目名称。语文肢解,材料分层,方法:划句子成份,看标点符号(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读懂之后才有可能把题 目做的准确,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