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 “罗马教皇的奶牛 ” 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 “九十五条论纲 ”,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兜售赎罪券,引起了众多的反对,成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马丁 路德公开抨击兜售赎罪券的行为,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
2、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错误,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罗马教廷对德国的压榨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 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
3、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在 “九十五条论纲 ”中,马丁 路德认为( ) A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 C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D人的 “原罪 ”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1517年,马丁 路德公布关于赎罪券的功效 (即九十五条论纲 ),在论纲中马丁 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A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是路德的主张但却不是出自于论纲; D人的“原罪 ”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
4、就能获得上帝赦免这不是路德的主张。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马丁 路德的主张 点评:理解马丁 路德 “因信称义 ”的学说 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马丁 路德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引发马丁 路德发表 “九十五条论纲 ”的导火线是罗马教皇在德意志( ) A征收什一税 B兜售赎罪券 C出售教会职务 D进行神权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九十五条论纲是路德针对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的卑劣行径提出的。当时,教皇代理人宣扬说,只要支付金
5、钱购买赎罪券,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消息传到路德那里,他怒不可遏,于 10月 31是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贴上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故此题选择 B项 考点: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点评: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的理论基础是因行称义。 “因行称义 ”: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 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 被称为 “罗马教皇的奶牛 ”的欧洲国家是( ) A英国
6、 B法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在欧洲德意志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这种情况便于罗马天主教廷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国家的分裂、落后,使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每年借出售赎罪券之名从德国掠夺大量的财产,因此德意志有教皇奶牛之称,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宗教改革的背景 点评:对与宗教改革的背景要全面把握: (1)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 (3) 14、 15世纪西欧很多地方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教会的阻
7、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这是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4)直接原因是教皇兜售赎罪券,借机搜刮民财。 下列关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 B有力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所以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这一说法夸大了宗教改革的作用,是错误的; 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以上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马丁 路
8、德宗教改革影响 点评: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 “教随国定 ”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 路德的主张是 ( )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B教权高于王权 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 D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
9、可以看出,马丁 路德的主要主张是世俗权力至高无上, 教权也要服王权,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B教权高于王权与材料意思相反; 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 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
10、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下列有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不正确的是 ( ) A “因信称义 ” B神职人员可以娶妻生子 C教士应是教徒选出的公仆 D国家权力并非神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丁 路德坚持,因信称义,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沟通的中介。教会应当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还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故此题应选 D项
11、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 “没有 ”、“不正确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马丁 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 A上帝 B圣经 C教会 D教皇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丁 路德核心思想是 “因信称义 ”,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人的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上。强调
12、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A上帝、C教会和 D教皇均不是马丁 路德所说的信仰权威,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 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 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 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 ) 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 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C德意志
1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6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其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德意志地区的大量财富纷纷流向罗 马,材料当中所述的现象就是罗马教廷对德意志掠夺的表现,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罗马教廷对德国压榨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 “最重要
14、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 佳 ”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马丁 路德提出 “因信称义 ”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 “教随国定 ”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丁 路德开展宗教改革是为了否定教皇权威,形成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利
15、益的新教,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B确定了 “教随国定 ”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是其意义但不是实质意义;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这一说法不正确,他维护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 “因信称义 ”思想的意义 点评: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 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 “因信称义 ”,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灵魂的得救不是教会的工作,是上帝把恩赐给了他的信仰者。因此,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 下列符合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 张内容的是
16、 ( ) 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联系史实可知, 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即 “因信称义 ” 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以上四点都属于马丁 路德的主张,故应选 C项。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点评: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其主要的命题点只有以下三个: (1)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人的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上。
17、 (2)强调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3)主张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认为神甫可以娶妻。 2012 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495 周年,当年马丁 路德在 “九十五条论纲 ”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 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马丁 .路德反对罗马教会但是他并不反对信仰和上帝,故选项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和选项 ”和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的
18、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A 和 D两项;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与材料无联系,故排除 B项。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 “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论证了信仰面前人是平等的,故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此题选 C项。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影响 点评: 要注意从新史观的角度来思考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影响,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史观的考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宗教改革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是应当关注的命题视角 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 )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
19、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廷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和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是当时西欧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仅仅是德意志才有,故不能解释题干中提到的现象。因此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点评:宗教改革为何发生在德国主要原因在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政治上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分裂、落后,使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与德国的矛盾异常尖锐,同时没有强大的王权,反倒有利于各种反教会思想的存在 马丁 路德发表 “九十五
20、条论纲 ”的直接原因是 (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 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 D马丁 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记忆分析能力。 “九十五条论纲 ”的全称是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它主要是针对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并引起人民的极大愤怒。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和 D马丁 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属于 “论纲 ”发表的原因,但却不是直接原因。故此题选 A项 考点:宗教改革的原因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21、,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 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简答题 简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主张。 答案: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
22、础是所谓的 “因信称义 ”。因此,他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他还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他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他还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都的权力应当高于教会权并支配教权;德意志应当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 1、马丁 路德强调 “因信称义 ”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所以他反对罗马教会的因行称义说,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 2、他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他还提出神职人员也可以结
23、婚生子。 3、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别人信仰自由的权利。他进一步指出,既然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能自主地阅读和理解圣经,那么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 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沟通的中介。教会应当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4、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考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主张 点评:注意比较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相同点: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都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都反对天主
24、教神学,都否认教皇权威,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都主张信仰得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不同点:马丁 路德改革引发农民战争,使天主教会势力受到学生打击,封建诸侯取代教 皇,确立 “教随国定 ”原则。加尔文宗教改革倡导先定论,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其思想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和理论武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 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 “遁入空门 ” 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
25、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 “ 因信 称义 ”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古代卷 )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 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 迈克尔 H.哈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 “因信称义 ”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
26、知识指出 ,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 “宗教思想自由原则 ”的? (6分 ) 答案: (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 路德主张 “因信称义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 “因行称义 ”。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 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 “教随国定 ”原则。 试题分析:第( 1)问,从材料当中 “少年时的马丁 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可见,马丁 路 德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第( 2)
27、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而天主教的主张则相反,他们主张 “因行称义 ”: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第( 3)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以后,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最后于 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 “教随国定 ”原则。 考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的内容与宗教宽容
28、 点评:对与宗教改革而言要重点区分几个概念,即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和 “信仰得救 ”的异同 ( 1)相同 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 2)不同 “因行称义 ”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 ”是在 “因信称义 ”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 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对着几个概念掌握之后本课知识就很好理解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 “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 ”他悠然回答
29、说: “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 ” 材料二 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词: “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 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 ” 材料三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赦免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 ”“他们 说什么当钱柜中的银币叮当作响,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九十五条论纲 ” 据以上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
30、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 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区别。 答案: 直接原因: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售赎罪券。 区别:马丁路德主张 “因信称义 ”,即通过内心信仰,虔诚直接地与上帝沟通 以获得上帝赦免,而天主教会主张教徒通过购买赎罪券由教皇免除罪过。 试题分析:由 “九十五条论纲 ”的内容,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即可看出,引发宗教改革的是,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售赎罪券;后半问其实就是要求回答,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的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因信称义 ”,即通过内心信仰,虔诚直接地与上帝沟通以获得上帝赦免,而
31、天主教会主张教徒通过购买赎罪券由教皇免除罪过, “因行称义 ”。 考点:宗教改革原因及马丁 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区别 点评: 对于宗教改革其常考点除了改革家的主张之外,还经常考查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宗教改革地影响。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3)新教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 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5)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