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1.2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排除 ABD项,C项正确。 考点:一战爆发的原因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描述和阐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一战爆发的原因还可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等角度切入考查。 和平
2、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英军曾在一天内伤亡 6万人,其中 2万阵亡。这是经过统计的一战中一天内伤亡人数的最高纪录。索姆河战役一直持续到 11月份,双方损失士兵多达 127万人,比凡尔登战役的人员损失更为巨大。故 B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难度小。 “一战 ”爆发后,意大利反而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主要是因为( ) A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 B意大利考虑到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其不利 C协约国集团对意大
3、利进行威胁和拉拢 D意大利国内人民反对德奥德帝国主义战争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从意大利的国家利益角度来分析。 A项 “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 ”说法错误;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 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 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由此可知, BC 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意大利的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C项不符合题意, B 项是主要原因; D 项 “反对德奥德帝国主义战争行为 ”说法错误。B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意大利外交的举棋不定到背信弃义
4、原因 1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定的。 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 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往外国谋生。因此,意大利有 “贫穷的帝国主义 ”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张有利,
5、它就靠向谁。 2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因为其漫长的海岸 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 “贫穷的帝国主义 ”在财政上对 “高利贷帝国主义 ”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 1887年和 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赔款 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
6、表示,共同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在黑海海峡的 扩张持 “善意态度 ”,俄对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3协约国对意大利领土方面要求的许诺。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布 “中立 ”,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 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 战。 在马恩河战役
7、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 “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是因为( ) A德国军队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反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战役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 D项正确; A项 “主力遭到重创 ”说法错误;B项 “反攻 ”说法错误; C项 “被突破 ”说法错误。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 1)原因: 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
8、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 协约国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 久战和阵地战。 ( 2)影响: 这一变化使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
9、加入一战的时间是 ( ) A 1914年 9月 B 1916年 2月 C 1917年 3月 D 1917年 4月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 1917年 4月,美国因德国 “无限制的潜艇战 ”而遭受巨大损失,放弃中立,对德宣战并加入协约国阵营,故 D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美国对外政策的 转变 ( 1)大战前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原因: 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推动。 对外扩张的重心在拉美和亚太地区。 得以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 可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国双方扩大军火贸易,大发战争横财。 ( 2) 1917年 4月,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原因: 美国与协约国英、法存在着很
10、深的历史渊源。 大战期间,美国与协约国贸易额大幅度增长,这样,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紧密结合在一起。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美德矛盾从 19世纪末开始,逐渐尖 锐。 德国的 “无限制的潜艇战 ”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契机和借口。 战争后期,双方筋疲力竭。 1916年 2月德国宣布实施 “无限制的潜艇战 ”,其目的不包括( ) A扭转海上劣势 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 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 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 “无限制潜艇战 ”是德国海军部于 1916年 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
11、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德国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 “有限制潜艇战 ”。但到 1916年 2月 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 “无限制潜艇战 ”。因此, ABD项说法正确,是实施 “无限制潜艇战 ”的目的,但不符合题意;美国是中立国,后以此为借口参战并加入协约国, 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 C项。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4年。同盟国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心
12、在西线,先西后东。西线:马恩河战 役,宣告了双方速决战计划的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由速决战转为持久战。东线:俄奥交战,德军增援,俄军失利。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德国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第二阶段: 1915 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线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线战事,俄军节节败退。但德国因为战线的延长,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在东线转为阵地战。 第三阶段: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同盟国受 到了极大地打击,形势逐渐对其不利。 一战中率先
13、使用下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片中的新式武器坦克,故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自己的新武器 坦克,故排除 ABC项, D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是调用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 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日德兰海战 马恩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日德兰海战是 1916年 5月,马恩河战役是 1914年,索姆河战役是1916年 6月,凡尔登战役是 1916年 2月,故先后顺序是 , C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14、点评:本题考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一战重大战役还可从规模特点来考查。 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A项排除;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宣告德国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失败, B项排除;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C项正确;日德兰海战是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 ,D项排除。 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识记层次,难度小。 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15、 D日德兰海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西线的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德军 “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由此可知, BCD项错误, A项正确选项。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对一战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战役的掌握情况。解答应知: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宣告德国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失败;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战役;日德兰海战是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 一战欧洲战场的主战线是 东线 西线 南线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一战爆发
16、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 的主要战线, 正确, 错误,故 BCD项排除, A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欧洲三条战线及其对峙形势 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英法军队 德军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军 德、奥匈军队 南线 巴尔干地区 塞尔维亚军队 奥匈军队 一战中提出 “施里芬计划 ”的国家是 (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 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故 ABC 项排除,正确选项为
17、D项。 考点:施里芬计划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识记层次,难度小。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 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 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 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摘
18、自 1916年 12月 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 2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同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做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摘自 1916年 12月 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回答: ( 1)料 1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上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 3)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评价?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同盟国将会取得胜利
19、而且不会对战争负任何责任 ( 2)材料二认为协约国会胜利。协约国的观点符合实际,因为经过两年的战争,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 3)互相推卸责任。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是一场掠夺战争。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一战的评价知识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第( 1)问,考查观点的分析与归 纳能力,依据: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第( 2)问,考查综合比较分析能力,从两则材料的出处,在第( 1)问题的基础比较,由材料二中的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同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做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归纳观点,结合一战的结果分析。第( 3)问,考查一战的性质,两者材料反映同盟国与协约国都认为己方并不会担负责任,由此可知是互相推卸责任,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 性质的战争,是一场掠夺战争,非正义的。 考点:一战的性质 点评: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