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少年时苦学 “六艺 ”,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 B三十岁时融会贯通 “六经 ”,创办私学 C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 D晚年专心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教材可知,孔子约自 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直到 51 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2、此题答案:为 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孔子兴办 “私学 ”这种形式( ) A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形成了 “官学 ”与 “私学 ”竞争的氛围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其限定条件是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 ”,意思是站在社会发展角度考虑孔子兴办私学的影响,其兴办私学只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现象,私学并没有发展到与官学竞争的水平,也没有起到 “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这样的巨大作用,就社会发展而言,他改变了贵族垄断文
3、化的局面,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而 B项对兴办私学的影响也过于夸大,只能说兴办私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答案:为 A。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其兴办私学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既不夸大 也不贬低。 孔子的 “中庸 ”思想( )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对 “仁 ”的学说的否定 C将 “仁德 ”置于首要地位 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C项将 “仁德 ”置于首要地位是对其仁的思想的进一步阐释,题干提到的中庸思想的含义是说话做事既不要过头,也不要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程度,选项中只有
4、 D项符合题意,此题答案:为 D。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要求学生区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 ”和 “中庸 ”之道,理解它们的含义。 体现孔子思想中保守性 一面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要求选择哪一项表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A、C、 D三项都表述的孔子有关仁的思想和以德治民的主张,这是一种民本思想,是进步和积极的,而 “克己复礼 ”的意思是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已达到周礼所要求的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等境界,是维护旧的奴隶制度,表现了其思想保守的一面,答案:为 B。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
5、: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主张中最重要的仁和礼的理解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 A用 “礼 ”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 “仁 ”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 “亲亲 ”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孔子思想的一方面,要求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这是维护周朝的 “礼 ”,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而 B、 C、 D三项都是关于他的 “仁 ”的思想的表述,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此题答案:为 A。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要求学生对孔子各方面的思想全面准
6、确把握,尤其是 “仁 ”和 “礼 ”的区别。 在孔子的时代,社会上的主要文化典籍是 “六经 ”;但后来人们习惯上只是说 “五经 ”。后者不包括前者中的( ) A诗 B易 C春秋 D乐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 “六经 ”和 “五经 ”的相关知识,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改编 “六书 ”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六经 ”,除 “乐 ”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所以 “五经 ”不包括乐,答案:为 D。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六经和
7、五经的了解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整理的 “六经 ”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孔子的史实,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专门从事教育工作;改编 “六书 ”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 “六经 ”,除 “乐 ”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
8、的最基本教材,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论语不是孔子编著的,所以 A项不对。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史实,考查学生对关于孔子的史实的掌握程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下列孔子的主张在今天看来具有消极意义的是( ) A “仁者,爱人。 ” B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答案: D 试题分析: “仁者,爱人。 ”意思是对他人要有仁爱之心 , 爱别人,帮助别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没有道义或者素质的话,就算富有而且高贵,对我
9、来说也是像云彩一样没有任何意义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意思是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在于义气,而小人看重的却在于利益。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利益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答案:为 D。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要和当今世界相联系,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 ) A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B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促进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D使教育得到了普及 答案:
10、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联系所学,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教育是被官府垄断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孔子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这主要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其兴办私学没有达到使教育得到了普及这样的巨大作用, A、 C两项和题干也没有直 接联系,答案:为 B。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主要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孔子兴办私学的作用,注意选项和题干要密切结合在一起,对其作用客观评价,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 A分封制的崩溃 B劳动者地位的提高 C教育向民间普及 D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
11、系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年,逝于公元前 479年,正是我国春秋时期,此时,周王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频繁征战,争霸战争不断,春秋时期不仅是分封制崩溃,而且是整个奴隶制度瓦解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所以此题答案:为 D。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产生背景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出自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意思是:用政令来 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
12、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材料的意思是讲求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这是儒家的思想,答案:为 A。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掌握有较高水平的古文解读能力,充分理解古文材料的含义,再和教材所学相结合,此题要求的能力水平较高。 孔子曰: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 “兼相爱,交相利。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首先我们要知道两
13、个人主张的差别是什么,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但是是有阶级差别的。 “兼相爱,交相利。 ”意思是不分阶层都应相互帮助和给予仁爱,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因为孔子代表奴隶制的奴隶主阶级,主张维护奴隶制的礼,墨子代表贫民阶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答案:为 B。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通过古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孔子和墨子思想也就是儒家和墨家 思想的差别,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
14、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而 A项是墨家的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民贵君轻是阐述君臣关系,强调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但这两项和题干事件没有关系,此题答案:为 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题干事件很容易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其本质的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仁者,爱人 ” 贵贱有 “序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有教无类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仁者,爱人 ”的意思是对他人的仁爱之心 ,
15、 爱别人,帮助别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而贵贱有 “序 ” 和 “有教无类 ”分别是指社会群体有阶级差别,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和题干没有关系,答案:为 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孔子的各种思想主张深入理解,并和实际相联系。 论语 述而: “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6、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段古文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反映的是启发式教学,分析选项,只有 B项符合题意,答案:为 B。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材料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 有一定水平的古汉语知识。 简答题 联系必修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答案:、
17、(提示 )儒学的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 -创立、形成 (孔、孟、荀 ) 秦代 -受到沉重打击,进入低潮 汉代 -成为正统、主流思想 (董仲舒 ) 隋唐 -一度繁荣、影响广泛 宋明 -理学、心学 (新儒学 ) (程、朱、陆、王 ) 明清 -批判继承,儒学的权威受到冲击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题干要求概述演变过程,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出明确的时期,然后分别概括每个时期的儒家思想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如:可按照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成春秋战国的起步阶段,秦代的低谷阶段,汉唐的大发展阶段,宋明的转折阶段,明清尤其是后期其传统权威地位受到挑战阶段。 考点:儒
18、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要求概括回答,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但也要求学生对每个阶段儒家思想的发展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此题也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能力。 综合 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 “万世师表 ”匾额 材料三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汉流 ”要走向
19、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 “韩流 ”与 “汉流 ”的内涵解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 “万世师表 ”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 “万世师表 ”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为什么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从当今 “韩流 ”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1)礼、仁、中庸之道。 ( 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 “六经 ”是留给中国宝
20、贵的遗产。 ( 3)原因:受汉唐文化的影 响。史实:思想上:自汉朝以来儒家典籍传入朝鲜,朝鲜建有孔庙、文宣王庙等。制度上:实行以儒学为主的科举考试。(如果学生回答生活习俗、伦理观念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启示: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试题分析:分析第一问,据材料 1回答,从材料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可得出这是孔子关于礼的思想,而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是在阐述其仁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是在阐述中庸之道。第二问,康熙帝作为一位封建帝王,其行为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其统治 ,而孔子被称为万世之表主要是就
21、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而言的。第三问结合现代韩国文化回答问题,韩国所在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一衣带水,汉唐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儒家经典大量传入,材料 2介绍了韩流之所以形成强劲势头,是因为其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启示就应该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以孔子的思想为中心,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精髓的掌握和对后世及现代的影响,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公元前 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 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孔子还曾被
22、称为 “圣人 ”。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 “爱人 ”的人。 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
23、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 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 2)政治:核心思想是 “仁 ”(仁爱),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 “礼 ”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 “礼 ”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倡导 “群体意识 ”,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 “中庸 ”之道, “过犹不及 ”。人性:“性善论 ”教育: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等。 (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义轻利、倡
24、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试题分析:分析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从其被誉为 “人类的导师 ”,被称为 “圣人 ”等叙述可以看出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二问要求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回答此问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中阐述孔子倡导仁爱之 心和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联系教材,孔子还主张中庸之道、因材施教等。第三问和当今世界联系,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所以此问主要应该阐述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内容。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分析此题,主要以孔子及其思想主张为核心,要求阐述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对世界、中国的深远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由历史现象联系现实的能力,以及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