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64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带解析) 单选题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 A唯一性 B条件性 C实践性 D客观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 D符合题意, A、 B、 D均不是其基本属性,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真理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福岛连遭强震海啸自然灾害。 “预测 ”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 10年至 30年左右。这说明 ( )

2、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题干说到 “预测 ”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人是可以认识和预测规律的, 观点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在平面内,若直线 aAc,直线 bAc,则 a b;在空间中,若直线 a

3、Ac,直线 bAc,则直线 a与直线 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了 ( ) A人们难于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A观点错误,人是可以认识事物的,题干说到在平面内,若直线 aAc,直线 bAc,则 a b;在空间中,若直线 aAc,直线 bAc,则直线 a与直线 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故 D观点符合题意, B、 C均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4、和范围,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 正在编制的国家 “十二五 ”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 “人数 ”问题,而主要的是 “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 )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 A观点错误,认识是主观的,题干说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 “人数 ”问题,而主要的是 “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故 D观点符合题意, B、 C观点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D。 考点:认识的无限性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的无

5、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传统的 “木桶理论 ”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 “木桶理论 ”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 (向最长的木板倾斜 ),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 ( ) 客观的 具体的 因人而异的 有条件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的特点,传统的 “木桶理论 ”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 “木桶理论 ”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 (向最 长的木板倾斜 ),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无关, 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不是因人

6、而异的,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真理的特点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历时 4年多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贯通。翔安海底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 10年时间。各方面曾围绕建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 ) A认识是主体 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题干中说到翔安海底隧道从前期论证到动工建设,花了 10年时间。各方面曾围绕建

7、桥还是建隧道有过激烈争论,经过严格的考察、勘探和论证,综合比较,确定建隧道优于建桥。这一过程告诉我们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故 C 观点符合题意, A、 B、 D均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有人提出: “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 ”这种观点错在没有认识到 ( ) A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题干中这些人的看法认为地位越高

8、、权力越大,就越能掌握真理,错在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C、 D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 选 A。 考点:真理的客观性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定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说明 (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同一个对象有多个真理 C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无法区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题干说到一定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

9、,故A观点符合题意, B观点错误, C观点与题意无关, D观点错误,二者是有区别的,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真理的条件性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 A观点是片面看问题, B观点讲的是整体部分, C观点讲的是主观能动性,故答案:应选 D。 考点: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

10、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题干说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说明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即永无止境,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真理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

11、。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 A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占有真理没有意义 B认识的目的是掌握真理 C认识具有无限性,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说明真理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故 C 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与题意不符, B观点错误,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D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等重要,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认识的无限性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

12、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 A失败和成功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重点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 A 观点不属于认识论,题干说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故 B观点符合题意, C观点是辩证法, D观点错误,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真理 点评:该题考查真理,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题目难易程

13、度适中。 综合题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研究,先后发布了四个 “气候评估报告 ”。1990年报告称 “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 ”; 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 “被检测出来 ”; 2001年报告认为, “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 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 ”; 2007年报告强调, “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并将这种可能性从 2001年的约 66%提升到 90%以上。 上述材料体现了 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14、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们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研究的结果。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目前人们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说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4)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试题分析:该题以环境为背景考查认识论,考生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

15、角度进行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们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研究的结果;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目前人们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说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考点:认识论 点评:该题以环境为背景考查认识论,考生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题

16、目难易程度适中。 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 ”到党的十六大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再到党的十七大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

17、化的。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的深化,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追求 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5)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论,考生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对公平与效

18、率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的深化,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发展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考点:认识论 点评:该题考查认识论,考生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