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3700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桂林山水 古代四大发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桂林十八中 “渴望星期五 ”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 “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项属于纯粹 “自然 ”的东西,故不能入选; 项属于政治范畴,故不能入选; 两项属于文化现象,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特征。 莫言创作生死疲劳时不光用手写,

2、而且用的还是毛笔,他认为电脑拼音输入限制了自己词汇的使用,英国学者感慨 “莫言让我们领略最本土,同时又最共通的体验 ”。形成这种体验的根本原因是( ) A “最本土 ”是根本,通过 “最共通 ”来表现 B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都能获世界认可 C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莫言创作作品用毛笔书写 ”,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情感;题中材料 “不同国家的学者有共通的体验 ”即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因此,本题充分说明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文关怀。由此可见,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从 “嫦娥奔月 ”

3、的神话,到 “千里共婵娟 ”的词句, “月亮 ”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 “奔月 ”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材料中的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体现,凝聚着自尊自信,蕴含着

4、美好的憧憬。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但并非是我们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也未体现浩然正气,故 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用本国文字就能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中国媒体却出现很多诸如 “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呼吁国内媒体( )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用本国文字就

5、能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中国媒体却出现很多诸如 “CCTV”这样的现象 ”,启示国内媒体应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故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 如果说 “舌尖上的中国 ”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 “舌尖上的浪费 ”,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等 “八项规定 ”、反对浪费的号召以来,民间发起了 “光盘行动 ”,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 “说不 ”。有效遏制 “舌尖上的浪费 ” 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要对

6、传统文化发起 “移风易俗 ”的彻底革命 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舌尖上的浪费 ”等铺张浪费的行为都属于落后文化的表现。 项涉及的是腐朽文化,与题目的角度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项中 “彻底革命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落后文化的措施、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表现等相关知识点。 2009年起,国家每年均举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

7、技人才,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科学技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生产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D我们要以科技发展为工作的中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之所以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技人才,是因为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B、 C 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故 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费孝通晚年提出 “文化自觉 ”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 “自知之明 ”, “

8、自知之明 ”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 “文化自觉 ”理解正确的有( ) 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自知之明 是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 ”,体现了 两

9、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故 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故 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 ,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 “最美群体 ”。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 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崇德尚义,坚定自觉维护人民利益 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强调的是 “最美群体 ”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弘扬大爱、正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0、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重 ,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道德榜样,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追求高雅精神生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材料主旨不符 , 两项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三个倡导 ”,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就是倡导(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博爱、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

11、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内容,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 孟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宋 司马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 陈献章)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 王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意为富贵不能迷

12、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体现了否定的重要性,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蕴含着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关系,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点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C、 D四个选项都是文化素养的内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3、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素养的内容、 “三观 ”在文化素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B倡导和践行传 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故 A项表述有

14、误,不能入选;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我们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故 C项表述欠妥,不能入选;D项表述符合题意要求,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做事, “成由勤俭败由奢 ”;施政, “秉公保民,清廉勤 俭 ”。这告诉我们( ) A倡导勤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B勤俭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 C倡导勤俭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D倡导勤俭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答案: B 试题分析: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

15、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故 A、 C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故 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颁奖盛典在拥有 800年历史的佛山南海西樵松塘翰林村举行。获奖的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了广府、潮汕、客家和粤北古村落的风格,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基本囊括了全省古村落精华。这些古村落折射出(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中华民族团

16、结统一、爱好和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颁奖盛典在拥有 800年历史的佛山南海西樵松塘翰林村举行 ”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故 项可以入选;题中材料 “获奖的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了广府、潮汕、客家和粤北古村落的风格,表现出水乡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点 ”体现了 项;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京广高铁于 2012年底全线贯通 ,“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 ”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 改变文化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加

17、快文化传播速度 扩展人们的 文化空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不符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项。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书籍、欣赏作品、观看影视等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表明( ) A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本题材料强调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欣赏作品等透视出来,表明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故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 C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征。 第三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主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之 所以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 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社会、对个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科学发展观

19、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且属于先进的文化。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就在于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发挥的作用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作用。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 “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

20、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 GDP 的 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

21、发 展 D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 GDP的 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 ”,表明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不强,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三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全面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鉴于梁思成故居被拆的教训,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 2012年起,某省投入资金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建筑抢救保护工程。这样做是因为(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

22、越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它可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庆祝民族节日,而本题材料中表述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化的经济功能问题,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要遵循各

23、国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D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 “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B、 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石头、剪子、布 ”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 中华文化的源远

24、流长和博大精深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源于中国的 石头、剪子、布 游戏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 ”,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 项可以入选;题中材料 “石头、剪子、布 游戏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 ”,体现了 项; 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2年 9月 3日 “北京数字学校 ”正式启动。这是传统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北京市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5、的最新尝试。学生可以通过北京数字学校门户网站、歌华有线电视点播课程资源,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名师同步课程进行学习。北京数字学校的启动,说明( )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动力和源泉 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北京数字学 校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交流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

26、播中的作用。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该画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 “剩山图 ”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另外八分之七 “无用师卷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于 2011年 6月举行 “山水合璧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 响,这表明( ) A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 B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深刻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台北故宫博物院于 2011年 6月举行 山水合璧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这

27、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 ”,表明中华传统文化被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故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而非世代沿袭,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问题,故 C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深刻影响,故 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 漫步在集美学村,一栋栋 “穿西装,戴斗笠 ”式的教学和生活楼房让人流连忘返。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韵味无穷。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建筑让人感悟到( ) 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 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程度

28、的重要标志 C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化实践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集美学 村建筑的传统闽南风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其西洋风格则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 B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C、 D两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 A它具有 “传道、授业、解惑 ”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

29、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 答案: C 试题分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 “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可见,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 项。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的特定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键盘冲击 ”催生网络 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 汉字

30、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 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 三项是关于汉字作用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意义。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选秀节目普遍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好声音开播不到两个月,其收视率就达到 “秒杀 ”同行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它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以温暖励志的人文情怀鼓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它引进荷兰 “The V

31、oice of Holland”的电视节目制作版权,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再次,它的选手大多来自普通百姓,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节目具有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好声音是如何实现成功的。( 12分) 答案: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 分)中国好声音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激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2 分)(若答 “文化创新要注入和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可得分) 文化创新,需要进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 2分)中国好声音重视从国外引进电视制作版权,并加以本土化改造。( 2分)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

32、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丰富生活中汲取营养。( 2分)中国好声音的草根色彩,更能引起百姓共鸣。(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好声音实现成功的原因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材料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 “它以新闻的视角和公益的诉求,激励人们通过艰苦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表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题中材料 “它引进荷兰 “The Voice of Holland”的电视节目制作版权 ”,表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题中材料 “它的选手大多来自普通百姓 ”,表明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

33、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以 “我心中的雷锋 向郭明义学习 ”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 郭明义,一个 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 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 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 2个小时上班, 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 5年的工作; 1990年起,累计献血 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 10倍多; 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 12万元,先后资助 180多名特困学生 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 “好人 ”,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请

3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 意义。( 10分) 答案: 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的内容,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3分) 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可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4分) 弘扬郭明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意义。本题属 于求因型试题,解答本题

35、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并围绕材料的主题充分检索教材,从中找出答题的方向。关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问题,学生可从先进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分析其原因和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先进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太原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总结提炼出 “包容 尚德 崇法 诚信 卓越 ”的城市核心价值观 ,把文明创建作为 “最大的惠民工程 ”来抓,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体性文化

36、活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引导市民长期投身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提振城市精气神。 材料二 建设 “包容性城市 ”已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太原要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胸怀世界。 太原自古地处中原汉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汇之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之地,是一座连接南北、 贯通东西的中国北方军事边贸重镇和历史古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原是古代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既体现

37、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现代化。有了尊重和包容,有了胸襟和敬畏,城市的繁荣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空间和潜质。 (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2分) (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 12分) 答案: ( 1) 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该市经济政治的发展,壮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强化城市达人民主管理;( 3分) 文化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市民,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持续建设城市的热情;( 3分) 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市民的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

38、面发展。( 3分) 文化建设能够提振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扩大其影响力。( 3分) (如果答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可给 2分。) ( 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2分)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分) 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太原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造就了太原人民海纳百川、多元和谐的开放胸襟。( 3分) 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分布在太原的部分少数民族显然已经融入太原

39、这块热土,与本地居民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面,学生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提高社会综合实力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说明;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向,学生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展开说明。 (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本题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包容性内涵及其作用的理解与记忆。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学生可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进 行阐述;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作用,学生可从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件的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