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373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 互联网。 “喜大普奔 ”是最受亲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 “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 ”“奔走相告 ”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网络语言的文化创新是在网络使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故 B入选。 A

2、选项观点错误,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腐朽落后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自觉接受熏陶的过程,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互联网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物质条件,不是重要途径,故排除。 考点:本题 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的对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体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中华民族精神中没有民主精神,也不包括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饿超然胸襟,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75岁的老革命孙征,用 5年多时间、自费 30多万元、行走 5万千米,在 30多个省 (直辖市、自治

4、区 )举行了 400多场爱国主义巡回宣讲活动。孙征老人的上述做法 源于 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体现出爱国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印证了爱国主义与爱国本质上是一致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孙征老人的上述做法是源于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而不是爱国,爱国主义与爱国不是一回事,故排除。解答本题可以 运用排除法,题中一些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爱

5、国主义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果而不是举措,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果而不是举措,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感动中国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是在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从而弘扬和培育

6、中华民族精神,故入选。 D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做法不是确立新的道德体系,而是弘扬道德模范的作用,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 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维护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实现发展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7、意,题中习书记的观点就是在强调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习书记的观点是强调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主权国家的管辖权,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 ,维护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不是实现发展的基础,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国家利益 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向联合国提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加强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视 ,、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在行使 A平等权和管辖权 B独立权和管辖权 C平等权和自卫权 D独立

8、权和平等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独立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平等权,平等权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根据题意,题中宣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体现我国在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故 B入选。其他选项不符主权国家权利的内涵,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2013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 明确指出,今年将坚持在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执法,并继续对南

9、海我管辖海域开展巡航,深入开展 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重大问题研究。如果就此撰写一篇新闻稿,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是 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B宣示主权,加强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C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D勇于担当,展示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钓鱼岛问题是我国的领土问题,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没有关系,更没有涉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执法,是在宣誓主权,加强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故入选。 C选项观点错误,钓鱼岛问题不是国际争端问题,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存

10、在加强合作的问题,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钓鱼岛问题不是国际事务,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 2013 年 4 月 5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在重视 “大国外交 ”的同时,致力于追求 “新安全观 ”。透过习近平履新国家元首后的首访对象和访问路线,便可看出,中国真诚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 。这是因为 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不存在核心利益差别和对立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国际竞争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11、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上述行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选项观点错误,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核心利益差别和对立,而不是不存在,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国际竞争的问题,即没有体现国际 竞争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利益 近 “远亲 ”,善 “近邻 ”,是中国外交纵横捭阖,广结善缘的底色。自 2013年3月至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可用 “排队 ”来形容。这种局面有利于 合作共赢,主导国际秩序 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增进互信,推动和平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

12、,实现独立自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中国的外交行为,有利于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增进互信,推动和平发展,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局面有利于合作共赢的实现,但不是中国主导国际秩序,故排除。 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中中国的外交行为是在维护国家利益,但不是为了独立自主,我国已经实现独立自主,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而不是实现独立自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13年召开的 G20峰会中,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掀起一波又一波暗流,冲击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使得世界局 势愈发复杂。这一现实 A表明了世界多极化处

13、在发展中 B体现了不同国家间难以存在共同利益 C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反映了政治实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实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世界局势愈发复杂,体现世界多极化处在发展中,故 A 入选。 B 选项观点错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所以才会出现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局势,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大国之间合纵连横有利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不是违背时代主题,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 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不是政治实力,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 2013 年 9 月 2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要求

14、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这次中国投了赞成票。而在此之前,安理会曾三次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但由于决议草案内容失衡、对叙政府单方面施压,中俄三次投了否决票,使得三份草案都未能通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中俄行使否决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外交基本准则 我国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框架内解决叙利亚问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中国的外交行为,体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行为体现中国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中俄行使否决权的根本目的都是为

15、了维护本国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外交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G2”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 Group,以携手 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 伯格斯滕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这会成为西方所鼓吹的 “中国威胁论 ”新的借口 这将是改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转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

16、问题的主要障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只能导致西方国家攻击中国的借口,应该客观的分析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会因为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而改变,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仍然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点没有发生改变,但题中观点并没有涉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3年 9月 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

17、彼得堡会见德国总理默克 尔时说,总理女士是物理学博士,我由 “牛顿力学三定律 ”联想到如何更好推动中德关系发展,一是牢牢把握中德合作的 “惯性 ”,二是通过深化务实合作提升中德关系的 “加速度 ”,三是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 “反作用力 ”。下列有利于减少中德关系“反作用力 ”的是 巩固中德战略同盟,努力消除双方利益分歧 双方要着眼共同利益,求大同、存小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导世界格局变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互利共赢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习近平的观点把握惯性提升加速度,减少反作用力,体现双方要着眼共同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体现中国坚持和平共

18、处五项原则,实现互利共赢,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中国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之间不结盟,巩固中德战略同盟的说法是错误的,双方利益分歧会减少,但不会消除,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不会主导世界格局变化,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近年来,公共外交越来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右图反映了公共外交的范围和模式。由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政府外交是对外国 政府,公共外交则包括外国公众 公共外交增加了本国公众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 公共外交将成为发展国际关系的主渠道 公共外交通过多层次交流宣传赢得外国公众的理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图示表明政府外交是

19、对外国政府,公共外交包括外国公众,公共外交通过多层次交流宣传赢得外国公众的理解,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公共外交与公众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属于不同的范畴,公共外交没有增加本国公众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政府外交仍然是发展国际关系的主渠道,公共外 交是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皮影戏又称 “灯影戏 ”,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 1000 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活化石 ”。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传统

20、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皮影戏将绘画、刻纸等融为一体,体现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不是传统文化,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不是民族文化的表现,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北京的 “四合院 ”、上海的 “石库门 ”、广东的 “围村 ”、陕西的 “窑洞 ”、福建的“土楼 ”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 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

21、的地域文化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地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条件影响文化,而不是决定,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借鉴,但不是日趋同一,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决定和同一都是明显错误的说法。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 2013年暑期隆重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包含

22、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材料说明 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之魂 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书写汉字有利于弘 扬中华民族精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汉字书写说明汉字的重要性,即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但不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之魂

23、是中华民族精神,书写汉字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没有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重要性、意义 一位外国朋友曾说 “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 ”。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故 B入选。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设问要求根本原因,我国政府开放文化市场是文

24、化市场色彩斑斓的原因之 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文化市场的色彩斑斓是同一过程,而不是其原因,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网络高度发展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市场色彩斑斓的原因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 “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 ”等词语 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新出现的词语真实记

25、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而不是享用文化,题中没有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寻找选项中与题意材料不相符的进行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特点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耳濡目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都是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故入选。 选项

26、观点与题意不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强调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无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深渊持久,而不是潜移默化,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 ”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学校教育对人的

27、影响,而没有强调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学校教育起到翻阅历史,文化感受,时间安排,舞台表演,机会创造,期待成长,都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即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方式,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人对文化的影响题中体现潜移默化,但没有涉及深远持久,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 近来,一篇名为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非常红,该文以美国丈夫的经历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的痛苦下场。其中包括 “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 ”, “鸡爪子、猪耳朵等啥都敢吃 ”。一位中

28、国人写了博文谁说娶中国老婆很痛苦对此逐条批驳。他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 “狠 ”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啥都敢吃意味着会烧菜不挑食。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设问要求产生差异的文化原因,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经济发展程度不是文化原因,是经济原因,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体现文化对 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而没有涉及人们的交往方式,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老外的观点与中国人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29、,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入选。 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渊持久的特点,没有源远流长的特点,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墨子 所染中说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 ,五入必 ,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 ,不可夺其坚 ;丹可磨也 ,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 ,则名配 尧舜 C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 ,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体现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见贤则思齐 ,则不贤

30、而内自省也,也体现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人,故 D入选。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石可破也 ,不可夺其坚 ;丹可磨也 ,不可夺其赤,没有体现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以自身自强 ,则名配尧舜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没有体现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 “经 ”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这表明 A吸收外来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

31、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吸收外来文化不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故排除。 B 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而不是基本途径,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而不是伟大人物,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体现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目前其在世界许多地区 “生根发芽 ”,并有 “茁壮成长 ”的趋势。孔子学院正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这一趋势有利于 中华文化向外辐射 ,为世界文化

32、发展作出贡献 吸收世界各种文化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孔子学院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体现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能够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孔子学院成为新时期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窗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而不是我国吸收世界各种文化,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不是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3、 ”是北宋理学家张载先生的 “横渠四教 ”。这 四句话既是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可以看作是宋儒的集体文化纲领。这启示当代的学者,要做到对自身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历史感和责任感就必须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我为主 C担当责任、继承传统、服务大众、展望未来 D立足实践、推陈出新、求同存异、创新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设问要求启示当代的学者而不是其实国家和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故排 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为天地立心,为生

34、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要担当责任、继承传统、服务大众、展望未来,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到社会实践的问题,也没有涉及求同存异的问题,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 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 4月 4日(农历三月十四)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 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 “礼治 ”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

35、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先进性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继承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体现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也体现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但这不是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广大的原因,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的传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36、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了 “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 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设问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故入选。

37、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文化传播的方式,发展教育不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和地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 “虚拟文化资源 ”,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 网络文化。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C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D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最大限度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全面创新的形态网

38、络文化,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故 A入选。 B选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而不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大众传媒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最大限度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近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这说明 A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 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

39、媒的消失 C新传媒出现是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最常见的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新旧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其作用,而不是强调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互联网、移动技术是新媒体,电视报纸为旧媒体,二者并存,说明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故入选。 C 选项观点错误,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不是新传媒,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 综合题 ( 10分) 2013年 3月 17日上午 9时 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40、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大代表、向全国各族人民郑重宣示。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人民大会堂见证,在繁星点点的穹顶下,在如潮涌动的掌声中,习近平坚定表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是共和国领导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什么说

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 ”? 答案: 中国梦就是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4分)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或弘扬民族精神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方向保证)( 3分) 弘扬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强基固本。( 2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是对设问的解读和转化, 即把实

42、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转化为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语言表述为中国梦就是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对教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进行系统梳理,即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不要疏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 10 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1995年,国际出版商 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 “世界图书日 ”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

43、教科文组织。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 4月 23日为 “世界图读书日 ”,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说明 “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的合理性。 答案: 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形式,爱读书能提供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2分)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 2 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

44、、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活动,必然推动社会发展。( 3分)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爱读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题目类型原因类。解答本题还需要针对题意进一步找准知识切入点,文化的特点有三个,与读书活动 相对应的就是人的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读书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不是文化产业,故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而不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对社会的作用还包括文化在综合国力

45、中的地位和作用,联系爱读书组织语言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 ( 10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本土特质的古村落古建筑,由于 “保护性 ”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 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 ( 1)运用 “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知识说明, “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 ”如何 “一直说下去 ”。( 6分) ( 2)有人认为,传统民居等古建筑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抛

46、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4分) 答案: ( 1)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 2分)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城镇化过程既要继承、保 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和剔除其糟粕。( 2分)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分) ( 2)答案:一:赞同。相对于传统民居和古建筑的文化意义,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2分)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占有了太多的土地资源,的确会对日益增多的人口生存发展造成挑战。( 2分) 答案:二:不赞同。传统民居和古建筑虽然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但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带。( 2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继承性和文化发展,题目类型措施类。解答本题还需要针对设问进一步准确定位知识点,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知识切入,题中古建筑首先是传统文化表现之一传统建筑,可以运用传统建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