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 “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就是历史上 “楚王问鼎 ”和 “问鼎中原 ”的由来。 “楚王问鼎 ”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周王室已衰微 分封制遭到破坏 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鼎 ”是古代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的故事说明了楚王对周王权力的觊觎,周王室势力弱
2、于楚王势力,原有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项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 “你喜欢资本主义吗? ”欢迎者占 27%,不欢迎者 73%; “你赞成社会主义吗? ”赞成者占 76%,不赞成者占 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人(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 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 D赞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解读能力。从题干信息看出,多数人赞成共产主义,其实质是赞成共产主义的公平公正理念。 B项明显与材
3、料信息不符,而 A项北伐在 1925年后, D项斯大林模式 1936年才形成,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 1919年 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爆发了( )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可从档案的时间上来分析: 1919年 5月,发生了涉及全国许多大城市的五四运动,许多学校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等,出现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选 A。 B项是错误的,天平天国运动是在 1
4、9世纪中期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在 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D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 19世纪末发生的,也与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AC项是欧洲19世纪中期的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了的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
5、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 “三个最先进国家 ”指的是(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以下表述与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符的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推进了俄
6、国民主化进程 C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条件 D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条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ACD三项是正确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推 进了俄国民主化进程, B 项与十月革命不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一国两制 ”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
7、出来的?(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做本题时要抓住关键点:“最早 ”“提出 ”,香港是最早用这一方针解决的, “一国两制 ”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
8、两度提及的 “九二共识 ”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停止炮击金门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九二共识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北约 ”和 “华约 ”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冷战 ”转化为大规模的 “热战 ”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
9、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两极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选项 C中转化为大规模 “热战 ”错误,因为冷战局面下,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影响 “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 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朝鲜战争 B “柏林墙 ”事件 C越南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 答案: D 试
10、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苏争霸的认识,本题关键的信息是 “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和 “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发生在美苏争霸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争霸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 “我是法国人 ”或 “我是德国人 ”转变为 “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欧洲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从根本上说
11、是欧洲各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深的结果。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 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注意题干中的时 间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此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中,故 正确, 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12、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 “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 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在人们的思想上没有彻底消灭封建思想,说明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20 世纪初,列强
13、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次 “亮相 ”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法联军侵华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巴黎和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简 单。此题解题的关键 “20世纪初 ”和 “集体亮相 ”A八国联军侵华符合条件; B.英法联军侵华发生于 19 世纪,不符要求;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发生于 19 世纪,不符要求;D.巴黎和会发生于 1919年,时间符合但不符合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秦统治者
14、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 ,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所列举的 “严密的组织 ”制度是指( )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考查。秦朝利用的这些严密的组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 “严密组织 ”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开始实行的,秦朝实行郡县制;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
15、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 “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 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 ”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政权结构 ”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B “这部大机器 ”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在中国古代的专制主
16、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体制一方面是君主的工具,另一方面保障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国家统一。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唐朝中央政府 “三省制 ”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 -中书 -门下 B中书 -门下 -尚书 C尚书 -门下 -中书 D门下 -中书 -尚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度,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
17、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 “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 ”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 ”可知,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都有同样的发言权,体现了人人都有民主权力。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人文精神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 ) A罗马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法大全标志
18、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 全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 1787年、 1871年、 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国家元首均需选举产生 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议会都是两院制 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比较美德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法两国的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而德国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成熟;三国的议会都是两院制,都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代议制 美德法三
19、国宪法的相同点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 “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 “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 ”是指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 ”保障地方的民主权力,故两者相结合起来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 “政治
20、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 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中国的丞相制度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任何制度都必须符合现实,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而 都符合这一特点。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政治文明的历程 各项制
21、度的演变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 “轰 ”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中世纪是指封建制度,“被轰出中世纪 ”指的是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2009年 2月 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中国律师团的追索被法国法院驳回后,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巴黎拍卖了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青铜兽首
22、鼠首和兔首铜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掠走兽首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并火烧圆明园。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
23、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完全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综合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 “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 ”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法国大革
24、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 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 1)根据
25、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以及它们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 4分) (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 1870年后,法国 “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4分) (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的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 ”指什么?这种 “错位 ”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8分) 答案: ( 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雅典:奴隶城邦民主政治。 影响:秦朝: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
26、强和完善。雅典:为 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 ( 2)标志:颁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3)政体: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标志: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2分) 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得德国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中第一幅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官制与地方制度,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幅图 所介绍的是雅典的一些民主机构,反映的是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联系
27、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制度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雅典的民主制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联系所学的知识可知在1875年后,法国 “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标志是法国颁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应从经济方面找法国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 ( 3)联系史实可知,德意志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从材料中 “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可知,错位指的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
28、领导权;这种落后性,使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近代法德两国的政体 ( 14分)近来,钓鱼岛撞 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日本首相安培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29、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 “尖阁 ”列岛 -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材料三: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 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 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 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四: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
30、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五: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 ,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六: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 1)材料一的诗写于哪一年 日本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 “春愁 ”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分) ( 2)根据材料三所
31、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 1931年至 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 3分) ( 3)依据材料四、五,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 ( 4)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4分) 答案: ( 1) 1896年。马关条约。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 ( 2)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 4) 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 一次取得完全胜
32、利的反侵略战争。 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答中国收回了台湾,或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有效获取能力和对基础知识再现再认能力。根据材料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可知,材料一的诗写于1896年,日本是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从 “春愁 ”中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可知作者的心情。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和
33、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 1931年至 1945年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四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和材料五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等材料可以得出分析中国抗日 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是中国人民在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
34、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 “美利坚合众国 ”,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
35、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材料四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2分)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4分) (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6分) (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
36、存在差异?( 4分) 答案: ( 1)特点: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问题:政府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 ;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 ( 2)原则:中央集权 (联邦制 );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特点和影响: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 3)差异:政府首脑产生方式和职能;议会与政府关系等。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当时美国确立了松散的邦联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松散的邦联制给美国带来的问题:政府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 ( 2)本
37、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得,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的原则:中央集权 (联邦制 );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三的描述可知美国总统制的特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 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
3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 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 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 200多场战争,平均 5年就开战一次。 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 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
39、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 1)材料一中 “相逢一笑氓恩仇 ”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4分) ( 2)材料二中 “东方和西方 “的核心国家各是谁 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6分) (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 4分) 答案: ( 1)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 ,欧共体形成。 ( 2)美、苏。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
40、冷战 ,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 ,柏林墙修建 ,古巴导弹危机。 ( 3)国家利益。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 ;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 “相逢一笑氓恩仇 ”指的国家是法、德;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举例: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 ,欧共体形成。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 “东方和西方 “的核心国家各是美、苏;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举例:冷战 ,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 ,柏林墙修建 ,古巴导弹危机。 (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产生的影响: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 ;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