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378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 5月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图中 OP表示价格, 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 D是需求曲线, 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 P1时,该商品供求状况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商品处于卖方市场,企业应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B供求基本平衡,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该商品供不应求,其替代品的生产企业应缩小生产 D该商品供过于求,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商品价格处于 P1时,商品的需求正在下降,供给在上升,说明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企业应调整竞争策略,顾选 D。本题答案:选 D。 考点

2、:本题考查了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对需求量的影响。 薛其坤,山东蒙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 4年的辛苦耕耘,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被称之为 “诺贝尔奖级 ”的科研成果。这说明 A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科研成功源于科学家的素养和研究水平 C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客观事物随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表述错误;科研成功源于实践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科学家的主观因素,排除 B;物质决定意识,认识随

3、实践发展而发展, D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认识的无限性。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检验我国改革和 建设事业成败的标准 对我们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正确反映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理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成败只能靠实验来检验,而不能靠理论来检验,顾排除 ;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践决定认识,科学发展观。 临沂是 “孝圣 ”王

4、祥的故里, “二十四孝 ”故事中有 “七孝 ”发生在临沂。 2012年 8月,全国老龄办等单位推出新 “二十四孝 ”行动标准,其中包括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 容。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用新孝道标准取代传统孝道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博采众长才能实现文化繁荣 C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实现文化更好的传承 D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弘扬传承,古为今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由古代 “二十四孝 ”到新 “二十四孝 ”的变化,表明了在文化传承中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顾选 C; A表述错误; B不符合题意; D只说到了继承传统,没有体

5、现创新,顾排除。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 “正能量 ”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顾排除 ;材料表明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作用,顾选 ; 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影响文化展的因素。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

6、能转变方案。通过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这样做 削弱了我国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职能 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的成本 打破了行政权力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政府职能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是削弱政府职能,更不是政府不作为,而是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 方放手让市场、价值规律去发挥作用,政府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打造服务型政府。顾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政府的主要职能这一知识点。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

7、度,就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的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排除 。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8、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要成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 排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民生改善等,所以 是正确的。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

9、看,守护杜会公正,政府要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 配格局 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积极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促进社会公平,政府首先要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放差距,因此 入选;其次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因此排除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通过税收进行调节等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这需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 会公平中的作用,因此 入选; 不符合题意,排除;本

10、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收入分配对公平的影响、财政的作用。 综合题 ( 22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 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 8分) 【中国梦 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1、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 “中国梦 ”与 “人生出彩 ”的关系。( 6分) 【中国梦 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 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 3)请运用 “当

12、代国际社会 ”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 8分) 答案:(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分)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不断

1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分) ( 2) 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出彩 ”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珍惜和利用大好机会和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3分) 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3分) ( 3)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

14、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 则。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分) 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它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 分) 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对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趋势,这既符合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分) 试题分析:(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即要求回答中国精神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精 神的作用总体上就是文化的作用,所以概括一下文化在实现 “

15、中国梦 ”的伟大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在组织答案:时必须结合材料强调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用。( 2) “中国梦 ”与“人生出彩 ”的关系即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分析二者关系应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社会发展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材料中强调中国的强大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充分说明我国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不仅符合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当今时

16、代发展的潮流。因此本题可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代的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代的主题。 ( 16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 史任务,也是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见下图) 注:城镇化率 30 70 的区间,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阶段。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接近 80%。 材料一 据测算,如果我国每年城镇

17、化率提高 1个百分点,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将达 1300万人。与此相适应 ,城镇必须加强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住房和商业设施 ,并为新增人口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城镇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园区经济的发展,并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 ( 1)根据图表(含注)和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城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10分) 材料二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些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 ,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

18、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 妥地推进城镇化。( 6分) 答案:( 1)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目前正处于快速提高阶段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的城镇化潜力巨大。( 3 分) 城镇化能够吸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将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3分) 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

19、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2分)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2分) ( 2)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搞好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2分)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城镇化目标,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 2分) 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工业化

20、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对图表的分析要指出随着经 济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持续提高,根据注的信息可知我国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进而得出我国城镇化潜力巨大的结论。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投资、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2)材料二指出了城镇化与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速度与规模的关系等,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时城镇化处在复杂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当中,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

21、和条件为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就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整体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从以上三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联系的观点、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 10分)【思想政治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难,但很少听说他们要改变自己的政治制度。而在有些人看来,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 要照搬别国的模式,否则就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且正在取得

22、成功,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 1)请你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回答两项即可)。( 2分) ( 2)请从民主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8分) 答案:(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回答其中的两个,即可得 2分) ( 2) 资本主义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民主制度比较完备和成熟,但仍存在其弊端,其 国家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但还不

23、够成熟和完善。( 3分)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但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分) 试题分析:( 1)中学所学的中国政治制度都具有中特色,因此可任意列举,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由于有些人认为我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照搬别国模式,所以应该指出西方政治体制由其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而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否定这一错误认识。从民主性质上来说,

24、社会主义民主是更高层次的民主,从发展程度上来说,我们的民主制度还不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需要稳妥,需要吸收西方民主政治的优点,但国家性质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政 治体制改革。 ( 10分)【思想政治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一个时期以来,在新交规重罚机动车闯红灯的同时,行人 “中国式过马路 ”的现象也引起人们的热议。 “中国式过马路 ”现象,折射出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爱走捷径的心态,也反映出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 1)简述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4分) ( 2)某班拟以 “我在公德

25、建设中 ”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列出演讲提纲。( 6分) 答案:( 1)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 4分) ( 2) 树立社会公德观念,克服私心,奉献爱心,遵守公德。( 2分) 学习道德榜样,提升道德境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学会慎独。( 2分) 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反映出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由此分析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课本知识,简要回答社会公德的作用、意义即可,可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规范公民行为,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志,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 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等角度回答。( 2) “我在公德建设中 ”为主题,即要求回答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社会公德的文明人,可从克服私心,奉献爱心,遵守公德、学习榜样、继承传统等角度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了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