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末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得民心者得天下 C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D顺乎天而应乎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宗法制规定周天子及诸侯的位置由嫡长子继承。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违反了宗法制度,申侯以此为由起兵杀掉幽王。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正确的是 表: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 10亿美元) 1950年
2、1953年 19541961 年 1962年 1970年 美国 14 5 49 6 40 5 47 8 52 3 77 8 苏联 15 5 25 5 26 7 43 6 49 9 72 0 日本 0 3 0 3 0 4 0 4 1 3 中国 2 5 2 5 0 3 7 9 9 3 23 7 国防开支少有利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量增加 中国国防开支在六十年代的激增是因为经济的好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的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 20 世纪六十年代,由于 “大跃进 ”、人民公社
3、等左倾错误,中国的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中国国防开支激增。故 错误,本题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六十年代的外交 下列有关 20世纪 3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 中国民族工业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入萧条 土耳其是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福利国家制度 ”建立于二战之后; 20世纪 30年代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
4、动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地发展, 错误。故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内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 工业的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成就 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 C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D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 “普鲁士军盔 ”代表统一后的德国带有浓厚的
5、军国主义色彩; “德国民众在帽子下面 ”说明德国的政治并非由人民群众来决定,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791年,伏尔泰的骨灰迁葬巴黎先贤祠,巴黎街头迎送灵柩的人多达 60万伏尔泰的思想在欧洲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B 1870 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 32%,美国占23%,德国占 13%,法国占 10%。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C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 D 1982年,全国人
6、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 尊重宪法成为当时中国人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共识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巴黎人民为伏尔泰送葬,并不能说明伏尔泰的思想在欧洲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B项 “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 32%”,远远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证明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C项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 D项宪法的修订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思想解放的潮流 学习西方的历程 维新思想;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20世纪三、四
7、十年代,日本在中国东北重点发展煤炭、钢铁、水泥、机械等重工业。日本的意图是 A在东北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C将东北变成日本的原料产地 D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 答案: B 试题分析: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对东北的钢铁、轻金属、煤炭、其他重工业和军工生产进行 “支配性投资和经营指导 ”。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观察下图,该硬币 A发行于国共合作时期 B是中央红军在瑞金发行的 C可用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 D可用来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图片信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8、成立于 1931年,当时正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排除 A项;该硬币由川陕省造币厂铸造,排除 B项;铸币与土 地改革并没有直接关系;故只有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 “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 人 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 ”该文应该发表于 A 1913年 B 1915年 C 1917年 D 1920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 人 看待。可以看出此时陈独秀已经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 1917年十月革命后,故本题答案:应为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下图可用来说明的主题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主要的近代企业分布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地区差异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的原因 近代中国工业的合理布局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危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近代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在洋务企业诱导的刺激下产生的。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兴起 “ _ 肇始
10、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 ”横线处的文字是 A雕版 B造纸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项发明始于隋朝, B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 C指南针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D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北宋时期毕 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以下历史现象,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B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C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D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中的 “协田 ”即井田,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11、B项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始于北宋时期; C项 “翻车 ”是三国时期的马钧发明的; D项长途贩运贸易发达,可以判断是明清时期。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井田制;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 “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 “学说 ”是指 A孔孟儒学 B董仲舒的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明末清初的儒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孔孟儒学并没有吸收佛教和道教的观点
12、; B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C程朱理学是宋代由儒、道、佛融合而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符合题意; D明末清初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综合题 ( 34分)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战国时期的韩 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
13、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 1)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8分) 时期 人物 主张 6世纪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 早期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 晚期 洛克 (英国思想家)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
14、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 卢梭 (法国思想家)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 2)阅读上表,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12分) 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 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
15、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 “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 ”他草拟的 “宪纲大旨 ”包括保护基本人 权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 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 1)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
16、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4分) 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 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4分) ( 2)第一种划分: 6-13世纪、 14-17世纪早期(或 17世纪早期)、 17世纪晚期 -18世纪。 第二种划分: 6-13世纪、 14-18世纪,或 6-13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6-13世纪: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2分)。 背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整个欧洲,影响到法律的制定;( 2分)东罗马帝国为加强对域内众多民族的统治,制定适用于各民族的自然法。( 2分) 14-17世纪早期(或 17
17、世纪早期):自然法是人性的体现。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主张以人 为中心,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3分,本题总分不超过 12分) 17世纪晚期 -18世纪:自然法是人类意志的体现。( 2分) 背景:启蒙运动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进一步解放。( 2分) 17-18世纪(或 14-18世纪):自然法是人性和人类意志的体现。( 2分)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主张以人为中心,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2分)启蒙运动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进一步解放。( 2分) ( 3)示例 1:清前期,我国法律制度重视刑法
18、和行政法,司法不独立, 人们在法律面前不平等,是维护专制统治秩序的工具。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命沈家本等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表明清政府已认识到民商法和司法程序的重要性;废除刑罚上的等级制度,开始接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伍廷芳等人主张司法独立和保障人权,重视法律程序,主张收回治外法权,反映了一个新兴的共和国想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文明、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形象的迫切愿望。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法律最初带有专制统治工具的色彩;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传播的 逐渐深入,我国法律逐步接受了西方法律文化中的人人平等、司法独立、重视司法程序等
19、观念。 示例 2:我国法律制度的变化,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清前期,我国法律制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无法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随着西方的入侵,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意识到西方的强大不仅在于其先进的技术,更在于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清政府意识到再也不能维持原有的专制制度,开始实施新政,迈出了全面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从法律内容、司法程序、法治意识等方面向西方学习。辛亥 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内欲树立文明的形象,对外欲树立独立的形象,因此一些进步人士主张司法独立、保障人权和收回治外法权。总体来讲,我国法律制度的变化,是在西
20、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文明与富强,一些进步人士主动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示例 3:我国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出西方法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法律内容上看,清前期以刑法和行政法为核心,清末新政编撰了民商法,民国初年的一些进步人士主张保障人权。从法律程序上看,清前期不重视法律程序,清末新政编撰了民 事和刑事诉讼法,民国初年的一些进步人士也强调法律程序的重要性。从法律地位来看,清朝司法附属于行政权力,民国初年的一些进步人士则将司法独立视为文明的标志。从法律意识来看,清前期同罪不同罚,人们在法律面前不平等,清末新政则废除了刑法上的等级制度。总体
21、来讲,近代以来,我国法律制度经历了由传统的中华法律体系向近代西方法律体系转变的历程;由于传统习惯等因素的限制,近代中国法治进程发展曲折、缓慢。 试题分析: ( 1)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 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 2)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6-13世纪: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14-17世纪早期(或 17世纪早期):自然法是人性的体现; 17世纪晚期 -18世纪:自然法是人类意
22、志的体现; 17-18世纪(或 14-18世纪):自然法是人性和人类意志的体现。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回答第二小问。 ( 3)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前期、清末新政期间、民国初年 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阐释。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古代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 18分)铁路被称为印度国内交通的生命线。 英国殖民当局大力发展印度的铁路,印度铁路里程 1861年为 1588英里, 1871年为 5077英里, 1881达到 9891英里。 1
23、910年,英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约 1 83亿英镑,其中 77%投向铁路和通讯, 17%投资于矿山和种植园,商业和工业所占比重为 2%。 根据材料,指出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投资的重点领域。( 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6分) 答案: 特点:主要投资于铁路及通讯。( 2分) 影响:便于英国掠夺印度的各种资源;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推动印度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6分) 试题分析: 19世纪后半期到 20世纪初,英国殖民当局大力发展印度的铁路。“1910年,英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约 1 83亿英镑,其中 77%投向铁路和通讯 ”,这说明英国在印度投资的重点领域是铁路及
24、通讯领域。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英国在印度投资铁路的影响。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30分)晋商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跨越明清两朝,兴盛繁华达 500余年之久。 据清代史料记载,山西当地的风俗是 “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 1824年,日升昌票号在山西平遥创立。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大掌柜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东家不能插手经营活动。掌柜和伙计可以人力入股,享有分红的权利。票号的所有人员一律是山西人。 山西票号的血脉里 渗透着传统
25、文化的浸润, “以义制利 ”是其基本准则。清朝续文献通考称:山西票号 “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 ”。 近代以来,外国银行纷纷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清朝末年,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希望票号出钱出人。晋商害怕外省人借机插手票号,予以拒绝。个别晋商主张各大票号联合出资,成立近代银行,也遭否决。 民国初年,统治中国金融业近一个世纪的山西票号在内外交困中纷纷倒闭。 根据材料,概括影响山西票号成败的因素。( 10分) 答案:成功的原因:第一、山西人重视经商,以经商为荣。第二、组织结构合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第三、重视文化的力量,讲究诚信。 失败的原因:第一、近代以来,外国银行抢占山西票号的市场
26、。第二、晋商在危机面前固守传统,拒绝变革。 1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同时满足三项,可得满分。 2提取信息不够充分;总结和归纳不够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不够清晰。出现任何一项,最高不超过 12分。 3提取信息不够充分;总结和归纳不够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不够清晰。出现任何二项,最高不超过 10分。 4提取信息不够充分;总结和归纳不够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不够清晰。最高不超过 8分。 5脱离材料,仅作简单相关论述。最高不超过 4分。 6仅罗列现象,没有相关论述。最高不超过 4分。 7论述不当或错误;内容空泛或与要求不符。不得分。 试题分析:该问考查分析、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山西票号成功的原因有:山西当地的风俗是 “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山西票号的血脉里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浸润, “以义制利 ”是其基本准则。失败的原因有:外国银行纷纷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晋商在危机面前固守传统。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