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90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某商品的价格 (P)与其需求量 (Q)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若商品价格由 PA向 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减少 若商品需求量由 QB向 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若商品价格由 PB向 PA运动时,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若商品需求量由 QA向 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是反相关关系,价格下降,商品需求量上升,题中价格 A向 B变化,是商品价格的下降,需求量会增加,需求量由 B向 A变化,就

2、是需求量下降,会导致价格下降,故排除 。价格由 B向 A运动时候,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需求量由 A向 B运动,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故 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与题意不符,设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3、度,而不是基本,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并列,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故排除。关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由哪些教材有明确的表述,即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 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013 年 7 月 10 日至 11 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战略及经济等议题上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这说明 中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趋势 我国与美国的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我国为现代化建设积极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4、题中中美之间进行会谈加强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符合,中美两国之间达成共识,进行合作,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 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故 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我国与美国的经济利益不一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下列属于有利于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的经济措施是 降低过剩行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市场需求量 强化需求升

5、级导向,促进产能结 构优化 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过剩行业劳动生产率 A B C D 【小题 2】国务院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是国务院 A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B审慎行使权力,完善决策问责制度的体现 C参与民主监督,减少地方政府工作失误的体现 D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中央政府威信的体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错误,产品的价格由市场价值规律形成

6、,而不是国家制定或降低价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但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再提高劳动生产率没什么意义,故排除。 选项与题意相符,产能过剩,首先要在量上进行控制和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其次要在质上进行提高,即优化产能结构,强化需求升级,故入选。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国务院将化解产能过剩列入政绩考核,对监管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体现依法行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故 A入选。 B选项观 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决策问题,故排除。 C选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公民的民主监督问题,而是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和履行职能,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没有体现

7、民主集中制,目的也不是提高中央政府威信,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依法行政、政府职能 在 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 5641件;并列席了人大会议,听取并讨论了 “一府两院 ”的工作报告。上述事实表明 A政协委员享有政协提案权和审议人大议案权 B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 议政的职能 C政协委员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D “一府两院 ”要对政协负责,并受它监督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政协委员没有政协提案权、审议人大议案权,故排除。 B 选项与题意不符,题中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是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入选。 C 选项

8、观点错误,政协委员不能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故排除。D选项观点错误,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 新泰市委主办的 “新泰民意通 ”网站正式开通一年来,网站点击量 1000 万次,百姓发帖、政府回帖日均 200多件,解决网民反映问题 3.6万件,架起了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这一网站的开通 便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提升了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 有效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有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错误,网站开通之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渠道增多,但不是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公民的民主权利不会因为网站开

9、通而扩大,而是原有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故排除。网站开通,实现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便捷沟通,政府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有问题可以及时反映给政府,解决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故 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民主决策 冬虫夏草有 “软黄金 ”之誉。我国虫草资源已陷入 “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 ”的恶性循环,一些人通过囤货、炒作、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这表明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我国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需要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应发挥宏观调控对虫草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 ”的恶性循环,一些

10、人通过囤货、炒作、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对市场自发性要通过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故 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而不是宏观调控,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 市场秩序的规范 加快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革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这就需要政府 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自主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不再是经济活动参与者,只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重视市场监管,强化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的监

11、督管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与题意不符,政府应该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而不是自主发挥,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弥补市场弊端,政府不是经济生活参与者,而是管理者,但不能只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故排除。减少微观干预,社会事务属于微观领域,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利用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政府还要加强宏观管理,即对市场进行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故 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职能转变 今年以来,国务院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 300 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与此同时,企业登记数增长 25%,其中民营和个体企 业增长 37%,带动了民间投资 23%的速度增长

12、。这说明 中央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减少审批,激发了民间活力 政府需要弱化宏观调控,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政府应减少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经济 我国民营和个体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错误,减少行政审批不是弱化宏观调控,也不是减少行政手段,而是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故排除。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审批,我国的民营和个体企业的政策环境改善,民营和个体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故 入选。解答本题要注意运用教材知识对一些基本说法进行判断,措词要严谨。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 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 “土地换股权 ”模式得到有关部门、

13、专家的肯定。 “土地换股权 ”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错误,产生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而不是按劳分配收入,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故排除。根据题意,题中农民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通过承包权转让,入股分红获取更大的权益,故 入选。对于新模式的出现,不能有模糊的认识,要极具教材结论进行基本判断。

14、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土地流转的意义 某企业 2013年生产总值为 1200万元,生产成本为 700万元。假定该企业2014年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生产总值提高了 2倍,则该企业的利润比 2013年增加 A 1200万元 B 2400万元 C 500万元 D 2900万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生产成本不变,生产总值提高了 2倍,该企业的生产总值 =12003=3600万元,该企业的利润 =3600-700=2900万元, 2013年的利润=1200-700=500万元,则该企业的利润比 2013年增加 =2900-500=2400万元,故B入选。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和计算,故排

15、除。 考点:本题考查企业的利润 综合题 ( 28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 20092012 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 注: 2012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 60,主要发达国家达到 70以上。 (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6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加快服务业发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10分) 材料二 山东省政府最近下发的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0%左右 ,基本形成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

16、实现职能从 “重审批 ”向 “重监管 ”转变,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市场秩序。 ( 2)分析材料中山东省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举措的政治学依据。( 12分) 答案: ( 1) 20092012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2分)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分)但与发达国家和全球水平相比,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差距较大。( 2分) 加快服务业 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4 分);可以扩大就业,有效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4 分);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分) ( 2) 山东省政府作为

17、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下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是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6分) 山东省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市场秩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是图表题,图表题纵向看变化,横 向看差距,题中时间段内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提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优化,但与发达国家、全球水平相比,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差距加大。第二问,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科学发展中就包括转方式调结构,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最直接的一点;其次,服务业发

18、展对就业消费的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最后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 2)本题要根据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选择,政府下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是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政府转变职能、减少审等,是坚持政府宗旨和原 则的体现。关于政府这一主体的相关题目,平时通过大量训练和总结,应该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答题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政府职能、政府宗旨和政府原则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截至 201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76

19、万多家,外商直接投资约 1.3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同 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 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 6个。今后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 10万亿美元,对外 投资将超过 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 1)运用对外开放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 ”的理解。( 12分) ( 2)依据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 12分) 答案: ( 1) 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分)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2分)中国是世界许多经济体的贸易伙伴、

20、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2分)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分)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 2分) ( 2)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共同利益,加强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4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合作,顺应了时代潮流。( 4 分) 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

21、界和平、促 进世界发展,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体现。(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设问中国发展带来机遇而不是威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读,一方面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的经济联系出发,分析中国对他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题知识限定是国际社会,还需要根据题意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确定,根据题意,设问我国上述做法的原因,涉及到我国与他国的关系,所以要运用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其次,我国与他国进行经济上的合作和往来符合 当今时代的主题,运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最后,中国的上述做法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考点: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