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3913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珠海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 “围剿公田 ”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其反映了私田的扩大和公田的破坏,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说明,铁犁和牛耕的使用有利于开发更多的私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耕作方式的变化 法国学者费奈隆( 16511715 )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

2、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同时演讲影响力民主政治,但这也存在一些弊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 B摧毁了天主教的

3、精神枷锁 形成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发现人,宗教改革减少了宗教对社会进步的束缚,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均有利于人类思想的进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与文 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比较性认识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 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 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

4、大历史事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 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说明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世界的文明进程。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联邦党人论稿的 “引论篇 ”中指出:如果美国 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 “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 ”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解决文中的现象, 1787年宪法 A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 C确立了联邦

5、制原则 D 确立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美国建国初确立的邦联制使得美国难以发挥国家力量,根据 “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说明其意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某种 “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主要反映了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

6、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 .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 .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说明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 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 ”“这项事业 ”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

7、计划的实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 .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 ”说明该事业使得民生消费品缺乏,同时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最符合的是五年计划的实施。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20世纪 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 “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下列哪一主张属于该流派的思想? A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B通过高福利消除贫富差距 C完全肯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 D

8、反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到 20世纪 70年代出现滞涨等问题,继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增加自由经济的成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凯恩斯主义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

9、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即可概括出作者认为的 “冷战 ”是世界处于和平的状态。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学者陈衡 哲在西洋史中写道: “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牛顿 B达尔文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时间信息:启蒙运动。 CD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所以 CD给予排除掉。根据 “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 .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 ”即可知最符合的是牛顿。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

10、力学 牛顿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下列有关国际组织及宗旨的表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国际组织 宗旨 A 上海合作组织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B 世界贸易组织 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 C 华沙条约组织 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 -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D 欧洲共同体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区域性的合作和安全合作组织,不涉及世界性的福利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促进

11、世界贸易的发展;华沙条约组织是两大阵营对抗的工具;欧洲共同体不是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此后 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 ”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改革开放作了必要的准备。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2008年 10月, 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一九七八年以 10大流行语 ”揭晓,分别是 “下海 ”“下岗再就业 ”“农民工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上网 ” “ ”, “北京奥运 ”“炒股 ” 和 “雄起 ”。其中 和 两条是对其余 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体现了 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改革开放最符合。在 “雄起 ”之前的最符合的是 “中国特色 ”。 考点:中

13、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和史实, a描述的是建国初的土地革命,实行农民所有; b描述的是人民公社化,实行集体所有; c描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民经营,土地归国家所有。所以改变的是经营方式。 考点: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

14、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出现 在春秋战国至秦汉。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出现在元朝至明朝。秦汉至宋元,中央集权程度不断加强,地方势力趋于减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历程 “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 ”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A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C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

15、家无井盐耳 ” D “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主要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经济形态。根据所学, “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反映的是重视商业的发展的主张,与重视农业发展的主张相矛盾。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顾炎武认为: “王 (阳明 )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 “经世致用 ”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答 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王 (阳明 )学流背离孔门为学

16、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说明作者认为宋明理学背离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传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陈旭麓先生说: “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 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 ”“庚申之变 ”后 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政府颁布 “废止缠足 ”的法令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庚申之变 ”实际上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庚申之变 ”后 20年中国社会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

17、变法等事件。其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两次高潮期出现的时间分别是一战期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结合所学,一战期间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阶段发展的原因 维

18、新派指出,洋务运动 “利未一见,弊已百出 ”的根本原因在于 “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 “本原 ”是 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只强调学习西方的器物,主张 “中体西用 ”,而“利未一见,弊已百出 ”的根本原因在于 “变法不知本原 ”强调的是学习政治制度。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民主制度 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实业救国 民主与科学 “自强 ”“求富 ” “超英赶美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实业救国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与科

19、学出现在新文化运动, “自强 ”“求富 ”出现在洋务运动, “超英赶美 ”出现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国家富 强的探索与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有人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 ”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 B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 ”实际上说明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某些方面处于进步的状态,并非一无是处。根据所学,该时

20、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等,但时局动荡。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 “革命 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 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 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 “革命 ”定义的有 辛亥革命 十月革命 工业革命 邓小平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 .不再具有

21、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 ”得出该 “革命 ”的含义是不对原有秩序的彻底破坏,而是静态且影响深远的改革,最符合的是 。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 1924 1927年 B 1937 1945年 C 1945 194

22、9年 D 1949 1956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 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 说明该时期的民生凋敝,民主政治遭到破坏,经济秩序紊乱。最符合的是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综合题 ( 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一词由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一词于古希腊的拉

23、丁文 “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 人民生活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中国汉语传统的 “文明 ”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材料二: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 “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 ”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材料三:中国古代长期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夷、番、鬼。 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 “Modem”翻译成 “文明 ”, “文明 ”一词被指为西方传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 “文明戏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 “文明 ”内涵与古希腊什么因素有关? 中

24、国汉语传统的“文明 ”内涵为什么对行为、举止要求特别高而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6分) ( 2)材料二中, “文明 ”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的意思,反应了 18世纪法国的什么思想潮流?有何影响?( 4分) ( 3)阅读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 “文明 ”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 “文明 ”给中国近代带怎样的影响。 (分 ) ( 4)新中国成立以,中国吸收了世界那些物质和制度文明的成果?建国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那些贡献?(分) ( 5)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看法。 (分) 答案: ( 1)因素:城邦制度(民主政治或人民主权

25、)( 2分)(如答商品经济发展给分) 中国:儒家思想长期教化注重道德(或答中国古代思想重人伦轻自然),小农经济对知识技术要求低。(分)(注:深色处是关键点) ( 2)思潮:启蒙思想,(或理性主义)(分) 影响: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推动法国大革命(推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 或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分 ,每点 1分 ,任意答两点 ,) ( 3)特点:全面深入学习西方文明(或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 2分) 原因:民族危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分,任意答三点分) 影响: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分,如答

26、出具体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全面近代化也可以给分) ( 4)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苏联的建设经验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干预经济建设的道路、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分,任答两点给分) 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积极主动加入世贸、各种区域经济集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袁隆平的水稻、航天技术等促进世界科技发展。(分,任答两个角度即可给分) ( 5)看法:如答: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有利于国家和人类的进步;反对把本国的文明

27、强加给他国。(分,任意答出两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 “英文中的文明 .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中国汉语传统的 “文明 ”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中,根据所学,古希腊的 “文明 ”内涵主要与民主政治 、商品经济相关。中国汉语传统的 “文明 ”对知识与技术次之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 2)根据材料二 “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 “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 ”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中的 “文明 ”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实际上反应了 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结合

28、所学不难概括出其影响。 ( 3)根据材料三 “中国古代长期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 .20世纪初中国 .“文明 ”一词被指为西方传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 “文明戏 ”即可概括出 20世 纪初中国 “文明 ”内涵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特点。其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接受西方 “文明 ”给中国近代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近代化分析。 ( 4)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以,中国吸收世界物质和制度文明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苏联的建设经验和教训、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干预经济建设的道路、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等。中国为世界文明

29、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 5)对世界文明的看法比如: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反对把本国的文明强加给他国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突出影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的外交成果 ( 25分)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四百年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

30、侵略性和最霸道 的国家。 丘吉尔( 1936年) 材料二 1969年 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外交政策新设想,主要原则是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对抗 “共产主义的侵略 ”,美国将只给他们提供建议、物质及武器援助,被称为 “尼克松主义 ”。 夏亚峰: “尼克松主义 ”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邓小平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以及支撑政策的因素。( 7分)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 析尼克松主义反映的实质问题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7分) ( 3)

31、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怎样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4分) ( 4)本世纪初以,世界形势是和平发展为主流,请你举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 4分) (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的认识。( 3分) 答案: ( 1)目的:争夺或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1分) 因素:建立强大海军,树立海上优势;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率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政局稳定;科学技术先进。( 6分,每点 2分 ,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2)实质问题: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1分) 历史背景:西欧、日本崛起

32、,冲击美国霸主地位;越南战争消耗美国实力;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 6分,每点 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3)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 2分,任意两点,每点 1分。) 原因:改革开放需要有一个安定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 2分,任意两点,每点 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 4)因素: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作用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4分,任意

33、答其中两点每点 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 5)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分,从多个角度谈,至少三点。)如,经济是外交的后盾;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 “英国四百年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1936年 ”,即可概括出英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支撑该政策的因素可以从经济、政治、技术、军事等角度说明。 ( 2)根据材料二 “1969年 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外交政策新设想,主要原则是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对抗 “共产主义的侵

34、略 ”,美国将只给他们提供建议、物质及武器援助 ”论述的尼克松主义的内涵,再结合所涉及的时间即可分析尼克松主义的本质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 3)根据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 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国际环境、政治等角度说明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的影响。主要从国际环境、国内发展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4)根据所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主要有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作用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 5)综合上述材料,根据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改变,关于外交政策的认识,可以有:经济是外交的后盾;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反 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