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395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文学插图作为在文学书籍中的图像作品,其基本功能便是以图绘的形式描画和展现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下图对联 “萍水相亲为恨豺狼当道路,桃园共契顿教龙虎会风云 ”所描画的历史故事出自小说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西游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得到的信息,图片反映的故事是 “桃园三结义 ”,根据所学知识, “桃园三结义 ”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 18 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

2、技术革命的发生 ”。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伽俐略力学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这次科学革命是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经典力学 尤尔根 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 “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 ”,同时指出: “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

3、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 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 ”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从材料 “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 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 五、 “星期六义务劳动 ”;六、 “全盘农业集体化 ”;七、

4、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 下列对相关小标题的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 “星期六义务劳动 ”反映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急迫思想 C “全盘农业集体化 ”实现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 D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生活在二战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星期六义务劳动 ”反映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急迫思想; “全盘农业集体化 ”实现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生活在 20世纪 30年代中期。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俄或苏联的

5、发展 苏俄或苏联的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瑟诺博斯曾写道: “宪法曾赋予共和国总统以任命阁员之权,但没有决定在任何限度以内他可以真正使用这种权力。 宪法中,虽规定有内阁,但内阁如何运用,内阁总理地位如何,则都靠习惯的发展。 几个政党联合轮流执政使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 ”下列不符合作者对该宪法评论的是 A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平衡 B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 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

6、的权力平衡;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从材料中反映不出内阁对总统的负责。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85年宪法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时期 阶段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五四运动以前 探索时期 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 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者 国民革命运动 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成熟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至

7、1976年 曲折时期 无产阶级文化 文化大革命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根据所学知识, B是错误的,五四运动后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是指1966年 5月至 1976年 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

8、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所以答案:选 A。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下图为 19291937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情况(单位:担)。导致1937 年农产 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B抗日战争爆发,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西方市场消费能力降低 D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 11和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错误的,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措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D项是中国进口增加的原因。所以答案:选 C。 考

9、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的经济 20世纪 30年代中国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A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所学知识, A是 “另起炉灶 ”的外交方针; B是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外交方针; C不符合此时期的要求。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 孙中山说: “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 ”, “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 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 ”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材料的描述可知,孙中山同意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1、是中共方面的原因, 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青年毛泽东说, “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 ”。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A重建人的哲学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C都追求自由平等 D都强调感性认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和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都强调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BC是康德的思想。 D是理学思想。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思想 元史 百官志七记载: “行中书省 掌国

12、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 ”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延续了北宋以来 “强干弱枝 ”的行政管理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叙述的是行省制在行政事务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的作用。其他几个选项的含义并未和材料有直接联系,因此 B项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行省制度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3、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可知,民间的土地买卖得到了政府的承认,政府维护土地买卖。 ABC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地买卖 简答题 ( 25 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论及中国如何摆脱挨打局面时指出: “臣闻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 (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

14、张。为此他采取了 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民族复兴起到什么作用?( 9 分)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 1938 年春夏之交,从苏联回国的蒋廷黻( 18951965 )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撰成中国近代史一书,他说: “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教育家蒋梦麟( 18861964 )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阐述其民族复兴思想。他认为: “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 ” ( 2) 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结合所学知

15、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的原因和抗战胜利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 10 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 (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 “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 6分) 答案: ( 1)基本主张:发展民生。( 2分) 措施:兴办民用工业( 3分) 作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增强了国家实力。( 4分) ( 2)途

16、径:实践三民主义;弘扬民族文化;发展近代科学;(任意两点给 2分) 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人民对民族与国家出路的长期思考;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学说和建国方略中阐发的民族复兴思想 ,奠定了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思想基础;九一八事变以来 ,中国政治思想舞台上各种党派对 “民族复兴 ”这一主题一致的认同。(任意两点给 4分) 贡献:捍卫了民族尊严,取得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壮大了中国革命力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任意两点给 4分) ( 3)中国共产党所作的贡献:中国共产

17、党完成了民族独立重任,为民族复兴扫除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复兴铺设了康庄大道。(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 “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可知李鸿章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李鸿章为 了实现其主张而积极主张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民用工业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增强了国家实力。 ( 2)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从材料“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 ”“

18、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 ”可以概括出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的原因和抗战胜利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 ( 3)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所作 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族独立重任,为民族复兴扫除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复兴铺设了康庄大道。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战时期;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 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19、 综合题 (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时期 材料 结论 第一组 15、16 世纪 他们 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它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哥伦布航海日记 第二组 19世纪中期 世界强国英国在 1846 年和 1849 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 1837 年)、土耳( 1838 年)、波斯( 1836, 1857 年)、中国( 1840,1842 年)、日

20、本( 1858 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 年第六期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第三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苏伊士运河于 1869 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 1914 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 1869 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 1903 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 60 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 70 年代,电话开始使用; 1901 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 20 世纪初期,全世界已由 200 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

21、形成 (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5 分) ( 2)本堂课的主题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7 分) 答案: ( 1) 第一组、第三组。( 1分,错一个不给分) 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 2分,共 4分。 如:第一组 可增加的材料: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打破了世界

22、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或者,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各民族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第一组也可修改结论:欧美联系加强 第三组可增加的材料: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 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第三组也可修改结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23、。 ( 2) 15、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者: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分) 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英国 成为 “世界工厂 ”。( 1分)列强在全球扩张,世界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供应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 2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1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

24、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1分) 试题分析:( 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材料并分析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本题既要判断,又要修改,学生感觉比较难,容易失分。第一组、第三组。( 1分,错一个不给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 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 2)本题考查学生重新组织整理材料并得出变化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紧扣“15、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这个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

25、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戊 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 “戊戌 ” 材料二 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与

26、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 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 “斗争精神 ”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戊戌变法 是 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 ”这一观点的理解?( 8分) (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7分) 答案: ( 1)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

27、利于政治民主化。 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 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8分,只回答洋务运动或只回答戊戌变法只得 1分,没有史实不得分。) ( 2)评价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 2分) 史实论证: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 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

28、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分) 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 ”是指洋务运动,因此这个题目就变成了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 化。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教育:洋务

29、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 ”中可知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

30、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评价 (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 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 主权者应该拥有的 12 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

31、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 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 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 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

32、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 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 1)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5 分) (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10 分) 答案: ( 1)否定君权神授,国家是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的成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不受契约的约束;人民不能反抗君主;人民将所有权利让渡给国家。( 5分) ( 2)观点:国家根据契约建立,维护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生命财产和自

33、由);国家的统治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公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国家;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6分) 进步:人民签订契约时,只是部分出让权利,人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国家统治者应遵守社会契约的内容,不能违背。(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 “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 ”“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 ”“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 ”中可以概括出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

34、力。从材料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 ”“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 ”“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 ”中可以概括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根据两段材料可 知: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人民签订契约时,只是部分出让权利,人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国家统治者应遵守社会契约的内容,不能违背。 考点:选考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卢梭 (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再次谈到了关于对南越军事介入问题上的顾虑。他担心,此举将导致世界两大对立势力的交锋,并指出,

35、越南的形势与朝鲜战争时完全不同。朝鲜战争时,敌人的入侵已相当明显,而这里的局势则尚未明朗 一九六一年晚些时候,约翰 F 肯尼迪总统的 决定。根据该决定,一万六千名美国军事顾问被陆续派往南越,以帮助其进行训练,与北越保持抗衡。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二 在其它亚洲国家、以及在其它地区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国家的眼里,南越将不仅是对美国坚定性的一种考验,而且也是对美国处理 “民族解放战争 ”能力的一种特殊考验。广而言之,任何一个在未来受到共产党人威胁的国家,也无疑会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将会对他们负责到底。甚至,从理论上而言,即使在拉丁美洲那些偏远的地区,这一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的 一九

36、六五年七月,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即,到年 底之前,十七万五千名美军将士将被派往南越。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三 作为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与了将美国拖入越南战争的各项政策的制定,以至于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之为 “麦克纳马拉的战争 ”。然而, 30 年后,他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颇具震撼地宣布: “错了,彻底的错了 ” 越战的决策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都没有料到,越战的结果在战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美国人痛苦和分歧的根源。 莫里斯 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 分) ( 2

37、)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对越战反思的原因有哪些?( 9 分) 答案: ( 1)变化:从派遣军事顾问但未直接军事干涉( “特种战争 ”)到直接军事侵略( “局部战争)。( 2分) 原因:初期:担心引发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集团的交锋,越战形势不明朗;后期:遏制共产主义势力,争夺世界霸权。( 4分) ( 2)越战失败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经济状况恶化,国内矛盾激化,反战运动高涨,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冷战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逐渐缓和。( 9分) 试题分析:( 1)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 “一万六千名美国军事顾问被陆续派往南越,以帮助其进行训练 ”到材料

38、二 “十七万五千名美军将士将被派往南越 ”可以分析出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 “他担心,此举将导致世界两大对立势力的交锋 ”“任何一个在未来受到共产党人威胁的国家,也无疑会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将会对他们负责到底 ”可以分析出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的变化的原因。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对越战反思的原因有越战失败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经济状况恶化,国内矛盾激化,反战运动高涨,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冷战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逐渐缓和。 考点: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的评价具有

39、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材料一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1863年(同治 2年) 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 1871年(同治 10年) 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同治 11年) 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 11月设轮船招商局 1880年(光绪 6年) 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9年(光绪 15年) 致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 1894年(光绪 20年) 被赏戴了三眼花翎,因为黄海战败,又被拔去了三眼花翎

40、1895年(光绪 21年) 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1898年(光绪 24年) 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1901年(光绪 27年) 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 材料二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只能是屈侮外交。对此,李鸿章一清二楚, 国力衰竭,非李鸿章一人所能左右, 必要时委屈将就忍小忿而图远谋,力保和局,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 “和戎 ”的含义和出发点。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要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

41、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却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而有人从某种卑劣的目的出发,却不自觉地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 “种 瓜得豆 ”,即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一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时,既要看到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所发生的影响;又不能完全忽视该历史人物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观动机。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 6 分) ( 2)根据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就李鸿章 “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这一观点阐述你的看

42、法。( 9 分) 答案: ( 1)军事上:洋务运动中,以自 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 经济上:引进西方机器及管理,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教育上: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出国 ,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每点 2分,共 6分) ( 2)材料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 “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其历史活动的当时和后世影响,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 ” 从客观历史背景看,其外交行为是是清政府的委派;丧权辱国条约签订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朽,国力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落后。( 2分) 主观上来看,他签订条约 ,力保和局

43、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以变法图强。( 2分) 客观效果来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国土,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造成了中国的近代的落后。( 2分) 因此,从李鸿章外交行为的客观效果上讲李鸿章是卖国贼,但是从其外交行为的背景和主观目的上看,不能将李鸿章定性为卖国,其外交行为具有误国的内涵。(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事上: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经济上:引进西方机器及管 理,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教育上:兴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出国 ,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2)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背景、影响来概括。主要观点是 “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其历史活动的当时和后世影响,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 ”。 考点: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李鸿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