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中历史课时精练: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 选择题 在 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 “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 ”,至多不过是 “和约夷埠一二兵船 ”“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 ”。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 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 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 “天朝 ”心态 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 答案: B “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 “转折点 ”直接相关的不平
2、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清朝官员袁昶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 ”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答案: A 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 “大毛子 ”“二毛子 ”“三毛子 ”,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
3、,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 ( ) 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 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 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答案: D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 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
4、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答案: A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 帝国主义侵略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 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 “趋势 ”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
5、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答案: D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冲击 反应 ”模式 “侵略 革命 ”模式 “早期启蒙 ”模式。 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答案: A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某通商口岸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的英国同行讲:“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个好处。 ”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 (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关税则例 D外舰进泊通
6、商口岸 答案: B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虎门条约 )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 ( ) A精明强干 B软弱无能 C不顾自身利益 D不谙近代外交 答案: D 综合题 某同学对鸦片战争很感兴趣,为此他收集了当时中英双方军队的相关资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清军 英军 武器 清军使用刀矛弓箭和鸟枪,刀矛弓箭手和鸟枪手比例约是5 5;鸟枪的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的 (明嘉靖二十七年 )的
7、葡萄牙火绳枪,枪长 2.01米,射程约 100米,射速 1 2发 /分钟清军使用的火炮,如同其鸟枪,可以追溯至明代。至鸦片战争,火炮使用的年限大多已经很长,清初铸造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前明遗物 英军使用两种军用枪:一是伯克式前装燧发枪,枪长 1.16米,射程约 200米,射速为 2 3发 /分钟,约在 1800年后装备部队;二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枪长 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 3 4发 /分钟,约在1838年起陆续装备部队英军使用的火炮在样式与机理与清军差不多,但制造工艺先进,质量好,有瞄准器具,射击范围广,射程远,射速快 火药 清军制造的火药仍按照明朝末年配方,主要 凭借
8、累积的经验,以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 英军制造的火药,按照 1825年黑色火药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复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由近代工厂生产 军舰 清军水师舰船有数百之多,基本特点是船的吨位小,船上安炮少,任务不是出海迎敌,而是近海巡缉,守卫海岸 英国海军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质风帆动力,只有少量蒸汽动力铁壳轮船,军舰较大,吨位从百余吨至千余吨,火炮较多,从 10至 120门不等,机动性强 兵力 清军有八旗兵约 20万,绿营兵约 60万,总兵力达 80万,战争期间抽调到前线作战的兵力达 10万人 英军正规军约 14万,国民军约 6万,总兵力达 20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兵力约 7 000人,后增兵,最多
9、时达 2万人 据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有学者认为,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 “洋枪洋炮 ”。 “洋枪洋炮 ”出现在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概括英军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 )请从非军事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3)茅海建先生说, “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 ”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案: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进行殖民扩张,侵略中国;传教士来华带 来新技术;出现早期 “西学东渐 ”。 (2)特点:武器装备先进、近代化程度高、人数少,战斗力强、科技含量高、机动性强。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政治体制僵化;经济上,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上,八股取士、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造成思想僵化;科技上,传统科技重经验轻实验;对外方面,闭关锁国的政策、天朝上国的思维,导致中国逐渐落伍。 (3)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或者必须近代化,顺应世界潮流。 理解:以史为鉴,就是面对错误。胜利使人兴奋,错误使人反思。 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 ,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
11、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 (1835年 )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 (1874年 )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 清 史稿 (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三,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答案: (1)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 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侵香港岛,迫上海等五口开埠;附件中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中国海防洞开 ,领海主权遭破坏。 (2)正确。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 (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进一步的破坏:威海卫军港遭日毁,旅顺、大连被日占,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 (4)认识: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卫海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