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4008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带解析) 选择题 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下面一段笔记。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 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C 19世纪 90年代中期 D 20世纪初期至五四远动 答案: C 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2、 ”这标志着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 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D 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托夫曾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是因为沙俄 ( ) 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 C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 D开始在中国内河航行 答案: B “城门刚打开,联军就出现在城中的每个角落,于是中国人的多少值钱、便于携带的财物,马上换了主人。美、俄、英、日和法国兵到处奔跑,闯进每一户人家,门要不是开着,马上被一脚踢开。 ”这一场景出现于 ( )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

3、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D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 “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 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 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 ”容闳在这里 ( ) A肯定了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了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 A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 )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

4、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答案: C “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从光绪皇帝到清政府的多数官员都是积极主战的,有些官员甚至主动请缨赴敌。在海军和陆军中,还涌现出众多的誓死抗敌的爱国将士。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 ( )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成为时代主流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战争刺激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 A B C D 答案: C 甲午战争后,恭亲王奕诉认为:“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以奕诉为代表的维新派觉醒 B奕诉找到了中国战败的根源 C奕诉在为李鸿章推脱责任 D奕诉对中国国情有了正确认识 答案: C 有人看到一首定征清战略诗:“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英法联军要进攻北京 B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革命党人 “反清复明 ” D八国联军妄图瓜分中国 答案: B 法国一位资深议员发表演说: “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 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D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