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4136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万州二中 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其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执行新经济政策 B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 C农、轻、重协调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答案: B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 “我是法国人 ”或 “我是德国人 ”转变为 “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答案: C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二战 ”后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 C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

2、干预经济 D尽力保持 “自由企业 ”制度 答案: C 下列有关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有 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总部均设在日内瓦 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 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A B C D 答案: D 以下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中途岛战役 阿拉曼战役 不列颠之战 柏林战役 A B C D 答案: A “布拉格之春 ”的出现集中说明了 A人民群众关心并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 C共产党国家的关系不正常 D斯大林模式走向失败 答案: B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

3、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边界 赔款 答案: C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 启发中国探索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引起波兰爆发波兹南等事件 激发匈牙利人民的民主改革热情 揭开苏联批判斯大林活动序幕 A B C D 答案: D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开始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答案: D 20世纪 5080 年代,日本和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包括 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

4、的援助 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 B C D 答案: C 二战后,美国推行 “冷战 ”政策的表现有 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因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B是在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的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战略体系,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D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之上,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答案: A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

5、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答案: A 选择题 下列关于 20世纪美国 5090 年代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50年代中期 70 年代初,呈现出相对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基本特征 B 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C 80年代,通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扭转了经济颓势 D 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服务业和旅游业 答案: D 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 “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 ”; 1946 年他又发表 “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 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

6、益的忠实卫士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 A B C D 答案: B 二战后,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黄金时期 ”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B进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C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答案: A 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 A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答案: A 促使西欧国家联合组成欧共体的因素有 抗衡美苏,谋求自己的安全与发展 美国的渗透和控制

7、,苏联对欧洲的威胁 抵制英国的 “势力均衡 ”政策 加强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A B C D 答案: A 欧共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B清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使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级格局 答案: B 战后日本发展现代经济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 A挖掘国内资源,扩展海外市场 B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产生率 D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答案: D 对下图反映的史实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继续 B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落后 D推动了社会主

8、义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 C 2008年当地时间 2月 14日,美国再次发生校园枪击案,已经造成包括凶手在内共 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美国频传校园枪击惨案,令原本安静平和的校园充满恐慌。以此为代表的社会暴力造成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社会危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还表现在 毒品泛滥 贫富悬殊 种族 歧视 人口膨胀 A B C D 答案: A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共同途径是 A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转化为人民民主革命 B把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与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相结合 C使用革命暴力从资产阶级手中夺权 D走与俄国十月革命完全相同的道路 答案: A 下列有关二战后东欧国家改革的表述,正

9、确的是 A波兰是改革斯大林模式的第一个国家 B南斯拉夫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 C匈牙利改革一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西方国家的干涉使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夭折 答案: C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于双方 A意识形态的分歧 B国家性质的不同 C国家利益的冲突 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答案: C 下列对战后处置德、日法西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日法西斯分子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B把柏林分成苏联占领区和英美法占领区两大区域 C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 D日本的天皇制被保留 答案: D 俄国十月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10、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其中最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的是 A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B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接管银行、铁路,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D组建红军,签订布勒斯特和约 答案: C 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在苏联初期和二战时期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导致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的出现 二战后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是社会主义经济发

11、展的必然结果,其形成的标志是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A B C D 答案: B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的历史教训是 A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D发展重工业 答案: C 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波兰、匈牙利等)先后进行改革,其共同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B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 D对付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政策 暴露 答案: C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A各国加强对人民的掠

12、夺 B德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 C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D列强不断掠夺殖民地财富 答案: C 在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大量企业破产,致使大批工人失业,职业介绍所前排起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为此,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A扩充军队,发动对外战争 B国家出资兴办工程,扩大就业 C缩减工业,发展农业,减少失业 D将第三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 答案: A 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激烈竞争 C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D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B 1919年巴黎和会上

13、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答案: C 下列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本质是重新瓜分世界 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C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 D为世界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 B 对 “二战 ”后国际政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C 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在会议上通过而后来并未最终落实的决议是 A战后建立联合国 B苏联对

14、日作战问题 C战后合作宣言 D惩处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答案: C 下列关于 “二战 ”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 B最深远的意义在于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促使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D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 C 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 A美苏抗衡,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势均力敌 C意识形态分歧,两大阵营对立 D美居霸主地位,苏联在政治军事上与之抗衡 答案: D 综合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 3月,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

15、列宁的建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谈到: “晓得是今天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 材料二 “总统先生!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 罗斯福: “你是共产党吗? ”“不是 ” 。 “你是资本主义者吗? ”“不是 ” 。 “你是社会主义者吗? ”“不是 ”。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那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 ”“哲学? ”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 “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 如此而已

16、” 材料三 1946 年 1992 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 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示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 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 “感到痛惜 ”( 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 2分) ( 2)材料二中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是 “共产党 ”、是 “社会主义者 ”?( 4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法

17、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 4分)你认为材料中 “自由的缺点 ”和 “计划的优点 ”各是什么?( 4分) 答案: (1)“痛惜 ”原因:新经济政策利用市 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 2分) “痛击 ”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的。( 2分) ( 2) 罗斯福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以工代赈,触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分) 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原则,不被理解。( 2分) (3) 干预: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2分)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导经济发展。( 2分) 缺点:自

18、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的矛盾。( 2分) 优点:一定程度上避 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分) 【 24分】二十世纪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主要体现在美国、日本、中国的关系上,而美国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 “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 1915 年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 1918 年换文于后,在这种情况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华盛顿会议)经过两个半月的讨价还价,中国获得的成果有:修改关税率,从现行的名义 5,改为实值税率 5。其后,在一个特别委员会认可下,中国开征

19、附加税。日本撤销 “二十一条 ”要求中之第五款,即废除此条中实际要把中国变成日本保护国的各项要求。日本同时放弃其它一些特惠权。实际是由 “九国公约 ”取代日中双方原订之 “二十一条 ”。英国放弃了威海租借地。法国同意归还广州湾租借地。特别是在山东问题上,按中日双方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湾德国原租借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日本将胶济铁路交还中国 按协定日本于 1922年 12月 10日向中国移交了胶济铁路。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教训 ( 1)材料一中,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对山东问题持何态度?( 2分 )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 2分) ( 2)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在华盛顿

20、会议上争得的权益。( 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争得这些权益?( 4分) 材料二: 1941年 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击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罗斯福私下的反应是: “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 -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们尽 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借口。 ” ( 3)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来什么事件使美国卷进了世界大战?用史

21、实说明该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本和中国政策的调整情况。 (5分 ) 材料三: 1950年 1月 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 “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 ”美国的防区(即远东军事包围圈) “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指台湾) ”自 “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 ” 二十世纪美国史 ( 4)为实现材料三中的政策, 20世纪 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和日本各采取 了什么措施?( 3分) ( 5)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处理与中国和日本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分) 答案:( 1)态度:反对中国收回山东( 2分)。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2分) ( 2)权益:日本放弃 “二十一条 ”中的部分条款;英法归还在中国的部分租借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路权。(任答两点得 4分) 原因:美英的压力;中国人民坚持斗争。( 4分) ( 3)原因:罗斯福不愿意仅为英国利益作战( 2分)。事件及政策:珍珠港事件。( 1分)美国正式对日宣战,( 1分)与中国合作对日作战。( 1分)如1942 年与中国一道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1943 发表开罗宣言等( 2 分)。 ( 4)措施:扶持日本,使其成为抗衡社会主义的阵地( 2分)。 拒不承认新中国,采取敌视、包围和封锁政策;( 1分) ( 5)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